学科分类
/ 25
493 个结果
  • 简介:葡萄糖广泛应用于日常医学治疗,但其造成电解质变化(尤其血磷)较少引起人们注意。本文对40名患者静脉注射不同剂量葡萄糖,观察注射葡萄糖前后血磷变化,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0例均为非糖尿病清醒病人。其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21~87岁,平均64.2±16.9岁。

  • 标签: 葡萄糖 静脉注射 低血磷 不同剂量 电解质变化 非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采用集束化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感染性休克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表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集束化治疗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乳酸(Lactate)、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CRP、乳酸、PCT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RP、乳酸、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87%)显著高于对照组(85.11%),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采用集束化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炎症反应,具有显著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感染性休克 集束化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川西地区妇女HPV亚型与宫颈病变关系。方法对川西地区2000例有性生活史妇女进行宫颈癌HPV筛查,将其中HPV阳性且宫颈外观不光滑或肥大、质硬以及年龄30岁以上宫颈外观光滑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并将HPV亚型类型与其宫颈病理检查结果相结合分析。结果宫颈CINII及以上病变组,HPV-18型比例最高,占55%,HPV-16型和HPV-非16/18型分别占21.67%和23.33%;在宫颈CINI及炎性病变组,HPV-非16/18型占83.33%,HPV-18型占16.67%。结论HPV-18型和HPV-16型是宫颈病变高危因素,且HPV-18是高级别宫颈病变中最常见HPV亚型,可作为重点监测。

  • 标签: 川西地区 HPV亚型 宫颈病变
  • 简介:急救绿色通道是医疗机构为体现人道主义精神,最大限度减少社会人员生命及健康损失建立有效措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完善社会保障功能重要手段.我院在急诊科建立健全绿色通道过程,采取一系列措施使急救绿色通道运行纳入正规化轨道.

  • 标签: 建设管理 急救绿色通道 急诊科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烟雾病患者围手术期规范化护理措施。方法对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行颞浅动脉一大脑中动脉分支吻合并脑一硬膜一肌肉血管融合术治疗烟雾病患者34例,其中包括男16例、女18例;年龄20~63岁,平均(43±9)岁进行规范化护理。结果患者病情恢复良好,达到预期效果康复出院。结论针对行颞浅动脉一大脑中动脉分支吻合并脑一硬膜一肌肉血管融合术治疗烟雾病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个性化护理措施及出院指导,不仅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也可以使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 标签: 烟雾病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咽喉部血管瘤出血急诊处理和治疗方法.方法:对7例不同原因咽喉部血管瘤出血临床急诊处理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通过微波或碘仿纱条填塞咽喉腔结合平阳霉素血管瘤瘤体注射方法进行止血和治疗后全部有效.结论:微波或碘仿纱条填塞咽喉腔结合平阳霉素血管瘤瘤体注射方法对咽喉部血管瘤出血止血和治疗有确定疗效.

  • 标签: 血管瘤 咽喉部 治疗 出血 急诊处理 碘仿纱条填塞
  • 简介: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方法:将15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6例,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高压氧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高压氧治疗时间越早,疗效越好。结论:高压氧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治疗效果,减低伤残率及死亡率。

  • 标签: 高压氧 重型颅脑损伤
  • 简介:目的:通过回顾分析各种群体性伤害事件原因和特点,探讨综合医院急诊科应如何制定相应应急预案。方法:统计我院2004年1月~2006年9月以来急诊科收治群体性伤害事件发生原因、人数、年龄、性别、发生时间及采取应急程序。结果:在所有群体事件发生按发生案例数从高到低原因分别为:食物中毒、治安事件、车祸、安全生产事故。按发病人数排列则分别为:食物中毒、车祸事件、治安、安全生产事故。男性多于女性,发病人数集中在21~30岁和31~40岁。我院采取了相应应急流程,使群体性伤害事件均能够得到妥善安置。结论:食物安全、交通安全、生产安全和治安问题是导致城市群体伤害事件主要原因,医院急诊科应根据群体事故特点制定相应应急预案。

  • 标签: 群体性伤害事件 原因 特点 应急预案
  • 简介:摘要热休克蛋白是一类广泛存在,具有高度保守性应激蛋白。在抗原经典递呈与交叉递呈途径、巨噬细胞与淋巴细胞活化以及树突状细胞活化成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巨噬细胞是机体重要免疫细胞,具有吞噬、抗原递呈和分泌细胞因子等功能,在清除病原微生物、促进炎症反应和修复损伤组织过程起关键作用。随着对热休克蛋白与巨噬细胞关系不断研究,发现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相互作用,进而影响到感染、炎症、自身免疫病、肿瘤等多种疾病发生发展。

  • 标签: 热休克蛋白 巨噬细胞 小分子热休克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患者营养影响。方法:将196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三组:A组(66例)术后第2d开始肠内营养(EN)支持,术后第2~7d起,联合应用生长激素(GH);B组(61例)术后第2d开始胃肠外营养(TPN)支持;C组(69例)按传统方法鼻饲。测定术后不同时间多项营养指标。结果: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术后第21d,A组与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明显高于C组比较(P<0.05);外周总淋巴细胞计数:三组分别在第7d、14d、21d明显高于第0d(P<0.05);血糖:A组和C组,在术后第7、14和21d分别与正常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B组于第7、14和21d均明显高于正常值(P<0.05);谷丙转氨酶:术后第21d,A组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A组与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甘油三酯:A组和C组第7、14和21d与第0d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B组在第21d与第0d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不仅可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营养状况,而且不引起代谢紊乱。是一种安全、可行方法。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早期肠内营养 胃肠外营养 传统鼻饲 营养状况
  • 简介:置入记忆合金支架是一种较新治疗管腔狭窄技术手段,国内外多在X线监视下进行[1],并取得较满意治疗效果.我院自1996年6月至2001年6月,对40例食管良恶性狭窄,或食管气管瘘患者进行放置记忆合金支架置入术,结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内镜引导 引导放置 支架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应用在小儿营养不良性腹泻患儿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122例小儿营养不良性腹泻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1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之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为77.05%,试验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为95.08%,试验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住院时间、腹泻停止时间及健康教育效果等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应用在小儿营养不良腹泻性患儿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患儿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患儿尽早恢复健康,值得临床重视并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小儿营养不良性腹泻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和产褥期静脉血栓病因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7年1月间我院诊治12例妊娠期及产褥期深静脉血栓栓塞患者临床资料.结果:4例血栓发生在妊娠期,8例发生在产褥期;3例合并肺栓塞,1例死亡;经过溶栓等治疗,11例预后良好.结论: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原因是妊娠期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高危因素是剖宫产、产时使用止血药、有妊娠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辅助检查以超声为首选,早期抗凝治疗是主要及有效方法,对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症高危因素围妊娠期患者,应加强预防措施.

  • 标签: 妊娠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 抗凝治疗 高危因素
  • 简介:目的:总结有效控制和预防留置导尿病人尿路感染发生。方法:通过查阅了近年关于留置导尿与尿路感染关系论文进行归纳分析。结果:留置导尿术本身、不当操作、患者自身因素、传统尿管系统和膀胱冲洗是引起尿路感染主要原凶。结论:严格掌握留置导尿适应证、正确操作和置管后护理、指导病人及家属、采用密闭式导尿系统及选择性膀胱冲洗是预防留置导尿病人尿路感染有效措施。

  • 标签: 留置尿管 尿路感染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发生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病原体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对我院重症监护病房2000年11月~2002年1月住院52例获得性肺炎患者临床和细菌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52例患者获得性肺炎发病危险因素有:机械通气、侵入性治疗、意识障碍、应用制酸剂、高龄,其发病相对危险度分别为7.82、5.58、2.68、2.53、1.24;②痰培养共检出病原菌128株:G-杆菌93株(占72.66%),G+球菌22株(占17.19%),真菌13株(占10.16%);③128株致病菌对所选抗生素有很高耐药率.结论:机械通气、侵入性治疗、意识障碍、应用制酸剂、高龄是ICU获得性肺炎主要危险因素;G-杆菌是获得性肺炎主要致病菌,真菌感染有增加趋势.

  • 标签: 重症监护 医院感染 肺炎 危险因素 致病菌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低压液体复苏对创伤性休克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2006年10月我院急诊科16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早期采用低压和正压液体复苏救治效果,以及两种方法对Hb、PT、PLT、Het影响。结果:16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早期低压复苏组死亡率20.73%,正压复苏组死亡率37.18%,其中以1~2h内两组间死亡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实验室指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早期低压液体复苏可降低创伤性休克患者死亡率,其中休克后1~2h内控制输液量是救治关键。

  • 标签: 创伤性休克 低压复苏 正压复苏
  • 简介:目的:探讨提高阴茎再植术成功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5例运用显微外科技术行吻合血管神经阴茎离断再植术临床资料。结果:5例阴茎再植术均取得成功,1例术后出现轻度尿道狭窄,1例出现远侧段阴茎局部皮肤坏死和远端阴茎水肿。结论:术前有效抗休克治疗,术成功吻合阴茎背动静脉和神经,使阴茎远端深浅组织恢复良好血供,术后做好防止感染、血管痉挛和血栓形成等,是提高阴茎再植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发生关键。

  • 标签: 阴茎离断 再植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超声表现及诊断方法。方法分析总结5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病例资料,术前分析超声表现,作出大致病理分期,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敏感性为95.7%(495/517),病理分型诊断符合率85.1%(440/517)。结论超声对急性阑尾炎诊断和病理分期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超声 急性阑尾炎
  • 简介:目的:利用肺核素影像扫描检查及肺动脉造影等其它临床手段,对肺血栓栓塞症(PTE)进行明确诊断;从临床基础探讨PTE致病危险因素.方法:对1993~2002年间,我院37例肺血栓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在37例患者,进行核素影像明确诊断32例(86.4%).在21~50岁年龄段,女性发病率小于男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19例(51.4%)患者存在深静脉血栓.结论:核素影像仍是目前首选诊断肺栓塞筛选手段,其结果有较重要诊断或排除诊断意义.女性PTE发病年龄晚于男性,与雌激素降低胆固醇血浓度及月经周期改变凝血机制等有关.下肢深静脉血栓作为主要危险因素,与PTE发生密切相关.

  • 标签: 肺血栓栓塞症 核素影像诊断 临床资料 PTE 影像学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心理障碍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科行血液透析45例患者心理状况和护理对策.结果:患者能改善心态,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提高透析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生存质量提高.结论: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重要护理手段.

  • 标签: 血液透析 心理障碍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