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胃肠镜检查在消化内科应用临床效果.方法对该院消化内科收治疑似胃肠疾病患者共101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无痛组.常规组患者接受插入式电子胃肠镜检查,无痛组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结果两种胃肠镜检查方式均能够有效地检出各种胃肠疾病等消化内科疾病,无痛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常规组为53.8%,无痛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疼痛、放弃治疗等情况低于对照组,焦虑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痛胃肠镜检查诊治消化道疾病较常规胃肠镜检查效果更显著,能大幅度降低患者痛苦,但临床上对胃肠镜检查方法选用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

  • 标签: 无痛胃肠镜 消化 临床应用 安全性
  • 简介:1921年夏天Rmacleod从狗胰腺中分离出过滤物给糖尿病(DiabtesmelliitusDM)狗注射后,血糖水平明显下降。开始八十余年来,人们对胰岛素(Ins)结构、种类、生产以及临床应用研究有了很大进展,开辟了人类战胜DM病新纪元,拯救了无数濒危MD患者生命。并从“风烛残年”步人“风华正茂”大好时期。也给予全世界亿万DM患者带来了福音。重温Ins发明者、研究者科学研究成果,给后来人以启迪和无限敬仰。

  • 标签: 临床应用研究 胰岛素 血糖水平 科学研究 糖尿病 注射后
  • 简介:传统消化内镜仅能观察胃肠道黏膜表面,确定诊断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造成活检部位欠准确、诊断延迟、内镜下治疗不能同步进行,且放大倍数有限。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confocallaserendomicroscopy)在传统内镜基础上集成了共聚焦激光显微成像系统,可得到放大1000倍图像。并可对黏膜进行一定深度断层扫描成像.实时显示组织细胞显微结构,有助于内镜下作出组织学诊断并指导靶向活检。本文结合文献及作者应用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体会。从基本原理、构造、临床应用、存在问题及展望等方面对其作一较全面综述。

  • 标签: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 胃肠道疾病 应用
  • 简介:目的检测胰腺癌患者粪便Alu序列表达量,探讨其对胰腺癌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1例胰腺癌、27例慢性胰腺炎及23例健康者粪便样本,采用酚一氯仿方法抽提粪便中基因组DNA,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Alu重复序列表达量。结果胰腺癌、慢性胰腺炎、正常健康者粪便Alu重复序列表达量分别为(5.17±0.99)、(3.79±0.94)、(0.28±0.35)ng/g,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通过接受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胰腺癌曲线下面积为74.8%,95%可信度为0.661~0.835,诊断胰腺癌敏感性为75.6%,特异性为67.1%。结论胰腺癌患者粪便Alu序列表达量显著增加,对胰腺癌诊断可能有一定价值。

  • 标签: 胰腺肿瘤 Alu序列 诊断 实时定量PCR 粪便
  • 简介: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欣维宁)是一种高效、高选择性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抑制剂,可竞争性抑制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GPⅡb//Ⅲ″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其抗凝作用全面、有效,安全性良好,目前已逐步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e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术抗凝抗血小板联合治疗。

  • 标签: 盐酸替罗非班 急性冠脉综合征 护理
  • 简介:目的用定量组织多普勒成像(QTVI)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功能.方法利用QTVI技术,测算30名心肌梗死患者(MI组)和30名正常人二尖瓣环各位点收缩期峰值速度s、舒张早期速度e、舒张晚期速度a、收缩期位移D以及各位点Tei指数,上述各指标取6个位点测值均值作为左室整体指标测值.所有MI患者行同位素门控心血池造影检查,记录左心室射血分数(ECT-EF)及左心室峰充盈率(PFR).结果(1)MI组二尖瓣环整体以及各位点s、e、a及D均较对照组显著减低,Tei指数测值较对照组显著延长;(2)不同部位心肌梗死患者,其各室壁D减低、Tei值延长程度不同,以梗死侧室壁更为显著;(3)MI患者D、Tei值与门控心血池造影所测得ECT-EF、PFR之间呈相关性.结论利用QTVI可准确评价心脏整体和局部功能,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定量组织多普勒成像 心肌梗死 左心功能
  • 简介:急性脑血管病(ACVD)是我国城乡居民死亡原因第一位,包括出血性脑血管病(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死、脑血栓、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近年来随着对ACVD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不断提高,患者预后明显改善,病死率降低,但仍有很高致残率。陈志军等认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延迟就诊是影响患者病死率、致残率主要因素。特别是在基层医院,

  • 标签: 急性脑血管病 院前急救 改良流程 转运
  • 简介:随着新器械、新技术不断涌现和临床医师不懈努力,股动脉闭塞性病变治疗方法在不断进步,并逐渐朝安全、有效和微创方向发展.短段股动脉病变一般行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或PTA加裸支架植入术,效果可靠.长段复杂股浅动脉病变,传统膝上股股转流术是公认治疗方式.新型Viabahn覆膜支架出现使得"腔内转流"成为了可能,它治疗复杂股浅动脉病变较传统治疗优势显著,通畅率满意,并可达到与人工血管旁路术相媲美的临床效果,本文综述了此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动脉硬化 动脉闭塞性疾病 Viabahn覆膜支架
  • 简介:血小板减少特别是〈20×10^9/L患者可引起自发性出血或轻微损伤后出血不止,其病情危急随时需要救治,保持一条持久静脉通道是治疗成功关键,我科室于2007年1月至2008年2月将经外周插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应用于血小板减少病人,取得很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 标签: PICC 血小板
  • 简介:目的总结Ⅰ型和Ⅱ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应用效果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捆绑式胰肠吻合术38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Ⅰ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20例,行Ⅱ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18例。比较Ⅰ、Ⅱ型术式手术时间及术后患者住院天数、早期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Ⅰ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手术时间为(91±20)min,Ⅱ型术式为(63±21)min,两者相差显著(P〈0.05)。Ⅰ型术式早期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患者住院天数分别为10.0%(2/20)、45.0%(9/20)和(20±2)d,Ⅱ型术式分别为5.6%(1/18)、38.9%(7/18)和(23±2)d,两种术式间无显著差异。Ⅰ型术式发生胰瘘2例(10.0%),Ⅱ型术式发生1例(5.5%),两者间亦无显著差异。结论Ⅰ型和Ⅱ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手术效果无差别,有区别地选择Ⅰ型和Ⅱ型术式有利于捆绑式胰肠吻合顺利实施。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管空肠吻合术 胰腺瘘
  • 简介: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中应用价值。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合并2型糖尿病和不合并2型糖尿病冠心病组,超声观察颈动脉血流参数、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指数(PI),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照。结果与单纯冠心病患者相比,合并2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径和血管阻力指数均增加(P〈0.05),IMT及PI随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可以间接判断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严重程度,可作为诊断合并2型糖尿病冠心病一项辅助检查方法。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糖尿病 2型 冠状血管造影术 颈动脉
  • 简介:目的会诊-联络精神医学(CLP)是在医院开展相关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一门学科,重点是关注综合性医院患者心理卫生、社会文化因素、躯体功能及精神障碍等相关问题,从心理-社会-生物多因素诊断并治疗患者。本文就近年来CLP在综合性医院中应用情况进行综述,旨在进一步提高人们对CLP服务认识,从多方位为临床及社会提供完善精神医学服务。

  • 标签: 精神医学 会诊联络 精神障碍 综合性医院 综述
  • 简介:目的:探讨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运动/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和术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PCI术CAD患者30例,术前2周及术后3个月行99mTc-MIBI运动/静息G-MPI,对比手术前后心肌灌注异常节段、负荷/静息灌注总积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及运动异常节段变化。结果狭窄程度>75%44支血管对应320个节段,心肌可逆性缺损(RD)患者异常节段数术前和术后3个月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χ2=231.867,P<0.001)。心肌固定性缺损(FD)患者异常节段数术前和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98,P>0.05)。RD患者术前与术后3个月负荷灌注总积分(SSS)、静息灌注总积分(SR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7,2.115,P<0.05),FD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S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2,P<0.05),而SR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8,P>0.05)。PCI术后LVEF、EDV、ESV较术前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5,0.032,0.022;P>0.05)。320个总节段,运动异常节段数术前和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70,P>0.05)。结论99mTc-MIBI运动/静息G-MPI对于CAD患者PCI术前治疗方案确定、病例选择、危险度分层及术后疗效评估均有一定指导意义。

  • 标签: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疗效评估
  • 简介: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慢性传染病,需要多种抗结核药物联合使用,不间断用药半年以上,在治疗过程病人可能出现各种不同程度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s。ADRs),而影响结核病防治。要全面了解并注意观察结核病治疗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使病人能够坚持完成治疗,避免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 标签: 不良反应 结核病 治疗 慢性传染病 抗结核药物 身体健康
  • 简介:目的探讨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对于降低老年患者药物不良事件(ADEs)发生率及提高临床医疗安全作用。方法随机选取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老年医学科及消化内科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老年患者(〉65岁)为研究对象。第一阶段,两科均不使用PASS介入干预。第二阶段,老年医学科使用PASS介入干预;消化内科不介入干预。根据Naranjo评分表判定ADEs。比较两个科室前后阶段ADEs发生率、分布及严重程度,发生可预防ADEs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差异。结果(1)老年医学科介入干预后,可预防ADEs及重度可预防ADEs发生率下降(P〈0.01),消化内科前后阶段可预防ADEs及重度可预防ADEs发生率无显著差异。(2)两科室可预防ADEs,重度事件所占比例多,干预治疗后,重度事件减少更显著。(3)老年医学科介入干预后,可预防ADEs相关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都有所下降(P〈0.01)。消化内科,前后阶段可预防ADEs相关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DEs在老年住院患者普遍存在,越是严重ADEs越可以防范。使用PASS对可预防性ADEs加强防范,有更多临床获益,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少医疗隐患,降低病残率,提高临床医疗安全。但其仍存在一定缺陷。

  • 标签: 老年人 药物不良事件 合理用药监测系统
  • 简介:为实现结核病疫情下降,世界卫生组织在2006年提出了“遏制结核病”策略(StopTBStrategy)。该策略提出各国应提供更加容易获得高质量诊断和以病人为中心治疗服务,这需要充分调动各种利益相关者积极性。世界各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利用多方资金,设计和实施了面向各种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s)结核病控制激励与保障机制(Incentives&Enablers,以下简称激励机制),配合已经制定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

  • 标签: 结核病控制 保障机制 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 世界卫生组织 利益相关者 结核病疫情
  • 简介: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作为一种全身性疾病,乳腺癌患者最佳管理模式需不同领域专家共同协作,因此多学科团(multidisciplinaryteam,MDT)随之产生。MDT成员就患者具体情况展开讨论,并在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共同做出临床决策,有利于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 标签: 乳腺癌 多学科团队
  • 简介:系统生物学是一门学科紧密交叉学科。它从整体角度出发,利用高通量实验技术获得海量数据,整合不同类型信息构建生物系统模型。通过对模型分析,揭示生命本质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系统生物学为研究心血管疾病提供了新视角和手段,本文主要介绍系统生物学在心血管疾病研究应用

  • 标签: 系统生物学 高通量 心血管疾病 网络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