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学者们认为隶属于半胱氨酸蛋白酶(cysteineprotease)组织蛋白酶(cathepsins)主要作用是在溶酶体酸性条件下,降解不必要细胞器及蛋白质,使其再被利用.然而最近研究显示,组织蛋白酶家族成员和其他细胞外蛋白酶(如基质金属蛋白酶和丝氨酸蛋白酶)一样,对细胞外基质重塑、间质基质降解以及细胞信号传递和细胞凋亡起重要作用.本综述重点叙述组织蛋白酶生物学特征(结构、合成、加工、激活、分泌、活性调控和功能),以及参与各种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尤其是关于循环血中组织蛋白酶水平作为诊断心血管疾病、预后判定和药物靶目标的应用潜能.

  • 标签: 半胱氨酸蛋白酶 组织蛋白酶 细胞外基质 心血管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四腔心切面(fourchamberview,FCV)+三血管切面(threevesselsview,3V)在产前超声初步筛查妊娠-晚期(18~40周)胎儿心脏病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妊娠中晚期(18~40周)5395例经追踪随访胎儿,比较单纯FCV、左或右心室流出道切面(ventricularoutflowtractview,VOTV)、3V所费时间及显示率,通过病理或产后超声心动图诊断比较以上切面组合初步筛查中晚期胎儿心脏病敏感性。结果耗费时间:FCV〈3V3V〉VOTV;敏感性:FCV+3V为82.9%(34/41)、FCV+VOTV为68.3%(28/41)、FCV为46.3%(19/41);FCV+3V敏感性明显高于其他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CV+3V能简单、快速、有效地提高中-晚期胎儿心脏病检查敏感性,是初步筛查胎儿心脏病首选方法。

  • 标签: 心脏缺损 先天性 超声检查 产前 四腔心 三血管 心脏病
  • 简介:目的探索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在血液透析相关心血管疾病评价临床意义.方法检测65例规律血液透析24个月以上,血液透析前无心血管疾病非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和MPO活性,横断面研究MPO活性与血液透析后合并心血管疾病之间相关性.结果24例在血液透析后发生心血管疾病,与无心血管疾病患者比较,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MPO活性和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更高,但年龄、性别和血压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MPO者透析时间更长.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更高.MPO活性和C-反应蛋白(r=0.306,P=0.013)及透析时间(r=0.392,P=0.001)相关.在单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MPO活性和C-反应蛋白水平是合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MPO活性每增加10单位,合并心血管疾病危险性增加23.5%.在多变量模型,经C-反应蛋白水平校正后,MPO活性每增加10单位,合并心血管疾病危险增加20.4%.结论MPO活性反映了血液透析相关炎症-氧化应激水平,和心血管疾病发生相关.

  • 标签: 过氧化物酶 血液透析滤过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究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防治措施以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1年-2013年收治老年心血管患者89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此类患者临床表现特点,针对性制定防治措施。结果老年人中心血管患者男性比例相对于女性要高;心血管疾病病种从高到低排列如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高血压、冠心病、风心病、肺心病。结论引发老年人出现心血管疾病因素有很多,对于高危老年人群应该密切注意,加大健康宣教力度,帮助老年人构建健康生活方式,最大程度降低心血管疾病出现概率。

  • 标签: 老年人 心血管疾病 防治
  • 简介:随着社会发展,中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全国老年人有1.3亿,到2020年65岁以上人口将达到总人口11.5%。65岁以上老年人有25%会生病,带病生存是老年人一个特点。

  • 标签: 老年人 预防保健 心血管病 老龄化社会 总人口
  • 简介:目的:总结腔内血管支架植入治疗主动脉夹层临床经验。方法:胸主动脉夹层5例,男3例.女2例.平均年龄(53.5±4.5)岁。经多排CT增强扫描或磁共振成像确诊。切开右侧股动脉,植入腔内血管带膜支架.封堵原发破口。植入后重复造影检查。随访行胸部X线平片与多排螺旋CT检查。结果:支架植入均成功,术后即刻造影5例均无内漏。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真腔均明显扩大.远端降主动脉及分支供血均有明显改善。术后3月随访,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真腔扩大。近端夹层动脉瘤消失。结论:腔内血管带膜支架植入治疗胸主动脉夹层近期疗效满意。

  • 标签: 支架 主动脉瘤 血管成形术
  • 简介:随着医学科学发展,新诊治手段特别是侵袭性操作采用,抗生素更新及广泛使用致耐药菌株产生,医院感染日益增多,而受到关注。本文观察1996~2000年我院心血管系统疾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探讨其特点及防治措施。1材料与方法1.1一般材料:因心血管系统疾病住院患者

  • 标签: 心血管系统疾病 医院感染 防治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血管药物胺碘酮对心律失常患者心电图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80例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结果80例患者治疗后经DCG检查治疗有效71例,治疗有效率为88.75%,无效8例,无效率10%,恶化1例,恶化率为1.25%。患者治疗后心率每分钟减缓5~20次,平均(12.6±1.4)次,患者治疗后心律失常发生次数明显减少,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 标签: 胺碘酮 心律失常 心电图
  • 简介:根据2015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报告,全球约每3s就有1例新发痴呆患者,目前老年痴呆有4600万人,预计2050年全球老年痴呆的人数将增加至1.315亿。2015年世界卒中日宣言也发生了巨变,"从关注脑卒中残疾转变到关注脑卒中后认知"。因此,痴呆是当今和未来人类所面临最大全球公共健康和社会保健挑战之一[1]。作为痴呆分类第二大原因,血管性认知损害1995年最早提出。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血管性 认知障碍 日常生活活动 诊断显像
  • 简介:临床统计资料表明.节日前后是高血压病情恶化、心绞痛发作和心肌梗塞高发期。研究表明,这与节日期间生活紊乱、饮食不当和情绪波动、天气寒热不均等息息相关。为使心脑血管病人安度佳节.应认真做好保健。

  • 标签: 脑血管病人 节假日 节日期间 心绞痛发作 病情恶化 统计资料
  • 简介:执行总结SildenafilCitrate(Viagra)目前广泛用于男性勃起功能不良.后者是美国一个常见问题.较常见于心血管病人.Sildenafil问世对此种功能不良作出了很大贡献.本文旨在适当地提醒医生们心脏病人用Sildenafil要留意,而不是过分地惊吓医生们.

  • 标签: 心血管病 SILDENAFIL 硝酸盐 未发表资料 抑制剂 抗高血压药物
  • 简介:目的:分析我院住院心血管病人死亡率趋势。方法:查阅1993年1月至2004年12月12年来在我科住院死亡病人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2年来住院病人总数呈上升趋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2)在269例死亡病例。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P〈0.001);(3)在269例死亡病例,以≥80岁年龄段死亡率最高(P〈0.001);(4)住院死亡率。以冠心病及夹层动脉瘤最高。分别达到5.78%,5.5%,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但冠心病死亡率较之高血压、风心病、心脏病显著增加(P〈0.001)。结论:12年来昆明地区心血管病人住院总数量上升.反映发病率增加,但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说明医疗技术进步和成绩显著。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住院病人 死亡率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破裂性颅内动脉瘤临床特点和血管内治疗方法。方法选择35例年龄≥60岁患者共39个颅内动脉瘤,全部经全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对37个动脉瘤采用了血管内治疗,其中9例宽颈动脉瘤采用三维弹簧圈成篮技术、联合支架或球囊重构形技术;1例梭形动脉瘤患者,采用支架贴覆治疗;其余动脉瘤患者采用单纯栓塞治疗。结果对39个动脉瘤37个成功实施血管内治疗术,成功率为94.9%;栓塞动脉瘤36个,一期达致密栓塞25个,占69.4%。35例患者,术后良好23例,遗留不同程度神经功能障碍9例,死亡3例。结论血管内治疗是老年破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首选治疗方法,但对患者相关慢性疾病处理和术后血管痉挛治疗,应给予足够重视。

  • 标签: 栓塞 治疗性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 破裂 预后
  • 简介:由海军总医院神经内科承办“脑血管病与神经免疫进展研讨班”将于2014年8月21—24日在山西省太原市举办。研讨会聘请国内资深神经科、病理科、影像科专家,对近年脑血管病(含大脑皮质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等疾病)、神经免疫疾病[含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抗体相关脑炎、神经脱髓鞘病等]、颅内占位病变影像鉴别诊断等进行专题讲座,并进行论文交流及疑难病例研讨(可携带病例资料现场答疑)。

  • 标签: 神经免疫 脑血管病 N-甲基-D-天冬氨酸 深静脉血栓 神经脱髓鞘病 颅内占位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