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大连市内四区中老年女性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重要危险因素之跌倒风险,为本地骨质疏松预防和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大连内四区41至70岁女性487名进行骨密度测定并进行相关跌倒风险评估。结果年龄、绝经年限、BMI、运动时长及服用激素类药物等对中老年女性跌倒风险高低影响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女性跌倒风险高低与年龄、绝经年限和BMI、运动时长、口服激素类药物等密切相关。

  • 标签: 跌倒风险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性骨折
  • 简介:目的观察益肾壮骨法治疗系统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合并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Glucocorticoidosteoporosis,GIOP)患者影响,客观评价其疗效。方法将48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两组均予以西医常规治疗+一定剂量糖皮质激素继续控制病情+调节骨骼代谢药物(碳酸钙D3、骨化三醇等),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我院自制剂生髓健骨胶囊(由山药、杜仲、熟地、淫羊藿、枸杞、蛤蚧、山茱萸、鹿角霜等组成)。治疗时间以6个月作为1个疗程,在治疗过程中,停止应用导致骨质疏松症发生及治疗相关各种药物、和理疗方法。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前、治疗后进行比较2组临床疗效、骨密度值、中医证候积分变化、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血钙、血磷和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得出治疗组相对于对照组疗效显著,(P<0.01),差异有统计意义。(2)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和总分,较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均P<0.05);治疗后比较两组,得出治疗组主症证候单项评分及总积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均P<0.05)。(3)治疗组腰椎(L2-4)、左、右髋骨3个部位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值在治疗1个疗程后,无显著变化(均P>0.05),而治疗后对照组腰椎(L2-4)、左、右髋骨骨密度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2组比较,治疗组骨密度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有关骨代谢生化指标方面,治疗组在治疗后呈略下降趋势(P>0.05),而对照组生化指标值则显著上升(P<0.05),治疗后2组进行对比,发现对照组各生化指标值显著高于治疗组(P<0.05)。(5)治疗过程中,患者无任何不良症状,也无脱落病例�

  • 标签: 益肾壮骨法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 临床研究
  • 简介:目前对于直接比较椎间盘摘除术与非手术疗法疗效结果资料很少。OstermanH等将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年龄20—50岁,临床上有神经根压迫症状持续6—12周而无绝对手术指征)随机分到微创组和非手术治疗组。50例患者(89%)有2年有效随访。结果:两组在腿痛或下腰痛程度、主观无力、或随访2年中健康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没有明显临床差异性,而椎间盘摘除术似乎有更高复发率,但是在L4/L5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上,摘除术更优于非手术治疗。结论:腰椎间盘微创摘除术只在由于椎间盘脱出引起坐骨神经痛患者治疗中有一定短期优势。椎间盘突出程度可能是手术治疗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但是这个推测需要进一步论证。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摘除术 随机对照试验 治疗组 微创性 随访
  • 简介:目的探讨对胸、腰椎爆裂型骨折伴不全神经损伤患者行前路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对19例不稳定性胸、腰椎爆裂型骨折伴不全神经损伤患者行侧前方椎管减压、自体骨植骨融合.Kaneda器械内固定治疗。结果全部患者经1-6年随访,脊椎后凸畸形由术前平均25.1°提高到术后平均13°,平均椎管占位率由术前45%提高到最终随访10%。神经功能按ASIA分级示,提高1级者有12例,2级者有4例;14例膀胱/直肠障碍者有5例完全恢复,8例有不同程度改善,1例无变化。结论胸、腰椎爆裂型骨折伴不全神经损伤患者经侧前路减压融合、Kaneda内固定器可较好地提供脊柱即刻稳定性、矫正后凸畸形、有利于早期下床行走和防止继发性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大多数不全神经损伤患者,其神经功能至少可提高1级,而脊髓圆锥创伤患者可表现为部分直肠和膀胱功能恢复。

  • 标签: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内固定器
  • 简介:目的探讨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mutipleossificationofposteriorlongtiudinalligament,MOPLL)患者行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后轴痛发生特征、病理机制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行单开门椎板成形和连续节段Centerpiece开门侧钉板系统固定,治疗颈椎管MOPLL患者共计79例,其中术后轴痛发生者12例,减压范围均不低于4个节段,比较术后轴痛和非轴痛患者C(2-7)节段整体、C(3-4)和C(5-6)椎间屈伸术前活动度和术后矫正值,评估术后轴痛和非轴痛者间C(2-7)椎体中心间距和侧块关节最大间距术后矫正值差异。结果颈肩轴痛发作者,术后C(2-7)屈伸运动范围下降幅度大于非轴痛者,差异有统计意义;术后轴痛者C(5-6)术前屈伸度大于非轴痛组,差异有统计意义;轴痛者术后C(3-4)椎间活动度矫正值大于非轴痛者,差异有统计意义;椎体中心和侧块关节最大间距术后矫正值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术前如合并颈椎失稳,易致减压范围内各椎间屈伸度变化程度失衡和周围软组织应力动态失衡,继发术后轴痛发生。

  • 标签: 术后轴性痛 单开门扩大成形 椎间活动度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 简介:目的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治疗严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评价其安全和有效方法2007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18例25椎严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应用国产球囊行PKP手术。其中男性6例9椎,女性12例16椎;年龄65~88岁,平均73.4岁;压缩椎体分布:T10椎体1椎,T11椎体5椎,T12椎体9椎,L1椎体7椎,L2椎体3椎。观察手术前后椎体前缘、中线及后缘高度变化,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疼痛和功能改善情况,观察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及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均采用单侧穿刺。本组患者术后VAS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X线片观察:术后椎体前缘和中线高度恢复明显(P〈0.05)。骨水泥充填满意。本组有5例6椎出现椎体前缘渗漏,4例4椎出现椎间隙少量渗漏,1例1椎出现椎旁少量渗漏,1例1椎椎前及椎间隙渗漏,无临床症状。结论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严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其有良好临床疗效和安全

  • 标签: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症 椎体压缩骨折
  • 简介:目的研究老年骨质疏松女性髋部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与血清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和血清尿酸(uricacid,UA)相关.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就诊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108例.记录患者年龄、身高、体重、股骨颈BMD、股骨大转子BMD、股骨粗隆间BMD、髋部整体BMD、Ward’s区BMD、TC、TG、HDL-C、LDL-C、UA、血清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erminalcrosslinkingtelopeptideoftypeⅠcollagen,CTX)、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rocollagentypeⅠNpropeptide,PINP)、25羟基维生素D(25-OH-VitD,VitD-T)及基础疾病情况等资料.髋部BMD、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β-CTX、PINP、VitD-T、TC、TG、LDL-C、HDL-C、UA相关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结果股骨颈BMD与年龄、β-CTX呈负相关,与BMI、VitD-T、TG、UA呈正相关(r〈0,P〈0.05).股骨大转子BMD与年龄、β-CTX呈负相关(r〈0,P〈0.05),与BMI、VitD-T、TC、TG、LDL-C、UA呈正相关(r〉0,P〈0.05).股骨粗隆间BMD与年龄、β-CTX、PINP呈负相关(r〈0,P〈0.05),与BMI、VitD-T、TC、TG、UA呈正相关(r〉0,P〈0.05).髋部整体BMD与与年龄、β-CTX呈负相关(r〈0,P〈0.05),与BMI、VitD-T、TC、TG、LDL-C、UA呈正相关(r〉0,P〈0.05).股骨Ward’s区BMD与年龄、β-CTX呈负相关(r〈0,P〈0.05),与BMI、VitD-T、TC、LDL-C、UA呈正相关(r〉0,P〈0.05).TC与β-CTX、PINP呈负相关(r〈0,P〈0.05),与VitD-T、UA呈正相关(r〉0,P〈0.05).TG与UA呈正相关(r〉0,P〈0.05).HDL-C与VitD-T、UA呈正相关(r〉0,P〈0.05).LDL-C与β-CTX、PINP呈负相关(r〈0,P〈0.05),与VitD-T、UA呈正相关(r〉0,P〈0.05).结论骨质疏松患者髋部不同

  • 标签: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性骨折 尿酸 血脂代谢 骨密度
  • 简介:目的探讨经单、双侧椎弓根途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47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单侧或双侧椎弓根途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单侧组25例51个椎体(T1111个、T1216个、L115个、L29个),男10例,女15例,年龄56~77岁,平均66.9岁。双侧组22例45个椎体(T1110个、T1213个、L113个、L29个),男8例,女14例,年龄57~80岁,平均68.7岁。随访1年,观察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SF.36评分、椎体平均高度变化及骨水泥渗漏。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无肺栓塞、神经根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单侧穿刺组每个椎体手术时间为27~46min,平均36min。每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为3—5mL,平均3.8mL。双侧穿刺组每个椎体手术时间为48~89min,平均69min。每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为4~7mL,平均5.9mL。单侧穿刺组51个椎体中10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19.6%),双侧穿刺组45个椎体中17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37.8%),两组骨水泥渗漏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术前两组VAS评分、SF-36评分无统计意义,术后3d及术后1年两组VAS评分、sF一36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意义。两组手术前后椎体平均高度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单、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均可取得同样满意临床效果,但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手术时间、安全上更具优势,更适合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普及。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继2007年8月及2008年9月成功举办第一、二届“脊柱脊髓复合损伤治疗新进展学习班”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脊柱外科)定于2009年9月25日~27日再次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第三届“脊柱脊髓复合损伤治疗新进展学习班”(项目编号:2009-04—07—037)。学习班将邀请国内著名脊柱外科、创伤外科、神经外科、胸外科、

  • 标签: 复合性损伤 脊柱外科 学习班 治疗 脊髓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 简介:目的观察唑来膦酸辅助治疗女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效果。方法126例老年压缩性骨折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进行给予PVP治疗,治疗组给予唑来膦酸5mg治疗。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使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评价患者疼痛改善情况;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检测患者骨密度改变情况和骨代谢指标:骨钙素(BGP)和I型前胶原肽(CTX)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12个月,两组患者VAS与OD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评分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12个月,治疗组骨密度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血清CTX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而治疗前后BGP无明显改变(P〉0.05),对照组上诉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有助于改善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骨密度和骨代谢,降低VAS与ODI评分,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PVP 唑来膦酸 骨密度 骨代谢
  • 简介:目的:探讨过伸体位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新鲜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35例41椎,其中男10例,女25例;年龄60~92岁,平均(75.7±7.3)岁。过伸体位复位后行PVP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疼痛情况、椎体高度及Cobb角变化,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5例41椎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20~85min,平均(35.0±14.1)min。椎体骨水泥注入量为1.8~9mL,平均为(4.6±1.6)mL。患者PVP术后VAS疼痛评分、椎体高度及Cobb角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过伸体位复位结合PV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可部分恢复椎体高度和矫正后凸畸形,安全可行,实用强。

  • 标签: 过伸体位复位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临床效果
  • 简介:骨折复位后断端紧密接触是骨折治疗基本原则之一。股骨颈骨折穿三刃钉内固定后作断端嵌插也是常规操作。本文报告陈旧股骨颈骨折403例穿三刃钉内固定后虽经嵌插处理,仍有79例断端有分离,未作其它处理。79例中随访69例,骨折愈合64例(92.8%)。不愈合5例(7.2%),这是一种极不平常现象。

  • 标签: 骨折愈合 断端分离 断端嵌插
  • 简介:目的设计下腰骶部背根神经节(dorsalrootganglion,DRG)中央突束缢多重狗马尾束缢模型并致马尾综合征实验研究,分析鞘内注射可生物降解脑源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在DRG内感觉神经元损伤中修复作用。方法成年雄性杂种犬(n=18)随机均分成I组(假手术组)、Ⅱ组(对照组)和Ⅲ组(实验组)。Ⅱ组和Ⅲ组动物行多重马尾束缢(multiplecaudaequinaconstrictions,MCEC)48h后解除马尾压缢,同时Ⅲ组鞘内注射可生物降解(PLGA)纳米微球BDNF(15mg,内含有活性BDNF2.5mg)。术后1周、2周和4周分别取相应DRG行HE染色及BDNF免疫组化分析,并行神经功能评估和半定量评分。结果MCEC48h后持续观察4周,相比较Ⅱ组、Ⅲ组相应DRG神经元群体内BDNF免疫反应更强且其神经功能评估、半定量评分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鞘内注射持续缓慢释放BDNF纳米粒,在治疗急性重度马尾综合征狗模型中疗效明显。

  • 标签: 腰骶部 神经节 多发性神经根病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简介:全身状况较差老年人经常会因骨质疏松或椎体转移肿瘤发生椎体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和椎体成形术已经成为这种骨折标准治疗方法。某些特定原因(如转移硬膜外肿瘤造成脊髓压迫或椎体压缩所致椎管短缩)导致局部后凸畸形,需通过短时程外科手术减压并稳定椎体。本文作者介绍了在行椎体后凸成形术稳定椎体时,

  • 标签: 椎体后凸成形术 转移性肿瘤 骨质疏松症 脊柱骨折 治疗方法 开放式
  • 简介:本文通过对37例主胸弯、代偿小C形腰弯特发性脊柱侧凸(IS)患者采用单一器械悬臂bending技术(CBT)进行高选择胸弯矫正术。术前、术后立即和术后近期随访(2~6年)时摄X线片进行随访。结果发现在近期随访中平均83%胸弯和接近81%腰弯得到了矫正。

  • 标签: 特发性脊柱侧凸 自我矫正 代偿性 能力
  • 简介: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老年性疾病,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OVCF)是目前困扰老年腰背痛患者顽症之一。传统非手术治疗疗效欠佳。随着经皮椎体成形(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技术不断完善,凭借其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稳定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为老年OVCF治疗开辟了新途径。2005年8月-2008年8月,

  • 标签: 胸椎 腰椎 骨折 压缩性 骨质疏松 椎体成形术
  • 简介:目的观察改良经椎板间入路经皮内窥镜下减压术(PEID)治疗退行腰椎椎管狭窄症(DLSS)临床效果,为此项技术在临床推广使用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6月一2015年6月,共74例符合纳入标准DLSS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40例,女3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传统手术组(传统组)和改良PE1D组(改良组),每组各37例。记录2组患者住院天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央椎管矢径和横径变化,以及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Qswestiy功能障碍指数(QD1),以评估手术效果。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在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方面,改良组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意义〇P<0.05)。2组患者术后3、6个月时VAS评分和0D1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意义〇P<0.05);但2组间各时间点VAS评分和0D1改善差异无统计意义(尸>0.05)。结论改良PE1D可以取得与开放减压术同样临床效果。且改良PE1D在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开放减压术,提示它是治疗DLSS安全有效手术方法

  • 标签: 腰椎 椎管狭窄 内窥镜检查 减压术 外科 外科手术 微创性
  • 简介:目的研究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椎体成形术对煤工尘肺合并骨质疏松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疼痛缓解及肺功能改善影响。方法本院自2003年10月~2007年6月共收治煤工尘肺合并骨质疏松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患者33例共42个椎体,均采用局麻下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结果采用统计方法分析术前及术后数据差异显著。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3d、3个月疼痛缓解,肺功能改善。结论该术式能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肺功能。且比较安全有效。

  • 标签: 球囊扩张椎体椎体成形术 煤工尘肺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肺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青少年脊柱侧凸最佳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08年4月~2012年3月本院收治11例青少年脊柱侧凸病例临床资料,11例患者均采用后路选择双侧交替置钉或椎板钩、钉棒系统矫形内固定术进行手术治疗,对术前、术后脊柱侧凸、胸椎后凸、腰椎前凸Cobb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侧凸Cobb角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58.36°±14.34°、23.27°±8.47°及28.82°±12.34°,侧凸Cobb角术前与术后及末次随访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1);胸椎后凸、腰椎前凸Cobb角术前与术后、术前与末次随访、术后与末次随访相比,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单纯后路选择双侧交替置钉、钉棒系统矫形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脊柱侧凸安全、经济,适合于普通医院开展。

  • 标签: 青少年 脊柱侧凸 内固定器 截骨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