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内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护理的措施及注意事项。方法对40例胸腔积液患者应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膜腔引流的护理过程进行总结。结果25例结核性胸腔积液,引流时间为3~7d,15例癌性胸腔积液,引流时间为7~14d,无1例发生肺、胸壁、脏器和组织的损伤,亦无出血、感染、气胸、复张性肺水肿、皮下气肿等并发症。结论术前做好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术后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引流液的观察、穿刺点的保护。保持引流管固定通畅,防止感染,是保证置管引流成功,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重要措施。

  • 标签: 留置中心静脉导管 胸腔引流 护理
  • 简介:摘要1.胸腔引流是指胸膜腔内的的气体或液体导流到体外•引流系统与大气相通,属于外引流。2.其目的是将胸腔内的气体或液体排出,预防其反流,重建胸腔内。促使肺腑张,平衡两侧的压力,预防纵膈移位及非萎缩。3.常言道“三分治,七分养,”所谓“七分养”,实质上是指护理,可是护理的好坏,对其痊愈显得至关重要。

  • 标签: 胸腔闭式引流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者中年女性,因“食欲不振10余天,神志不清12小时。”于2017-12-11日入住ICU科。往有2型糖尿病病史5年,自行注射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情况不详。30日引出液培养+药敏结果提示屎肠球菌,给予万古霉素治疗,病人病情无好转,1.1日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

  • 标签: 胸腔穿刺 闭式引流 入胃
  • 简介:摘要探究胸腔引流患者的舒适护理方法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胸腔引流患者5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55%,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72.41%,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胸腔引流患者进行舒适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胸腔闭式引流患者 舒适护理 应用效果
  • 作者: 李有红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14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25期
  • 机构:绵阳市人民医院  四川绵阳 621000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扩张皮瓣修复术和腹壁成形术后持续引流和间歇引流对并发症的影响最小化效果。方法2017年5月至2019年8月,武汉市第三医院医疗美容科(整形外科)对76例扩张皮瓣修复术后女性患者[年龄27~35(31±14)岁]和58例腹壁成形术后女性患者[年龄38~55(48±8)岁],随机分为间歇引流组(n=67)和持续引流组(n=67)。根据手术类型设置不同压压力值,记录两组引流量、引流置管时间、血肿发生率、皮瓣坏死率、切口Ⅰ期愈合率、引流相关出血情况。结果持续引流组降低了皮瓣坏死和血肿发生率,其中38例扩张皮瓣修复术后发生皮瓣坏死1例、血肿3例;29例腹壁成形术后仅发生血肿1例。切口Ⅰ期愈合较快(P<0.05),引流量较大,但引流时间较短(P<0.05),未观察到与引流相关的出血。结论接受扩张皮瓣修复术和腹壁成形术患者,术后持续引流有助于提高整形手术效果,是整形外科术后护理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外科手术 外科护理 持续负压引流 间歇性负压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简易吸引术在重度疮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重度疮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其依据单双号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单号)与观察组(双号),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在2016年7月-2017年6月期间入住我院,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清创并给予敷料治疗,观察组行改良简易吸引术进行治疗,对比2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重度疮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创面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简易吸引术在重度疮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改良简易负压吸引术 重度压疮 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居家的吸引治疗失能老人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失能老人疮患者中随机抽选20例为研究对象,遵循病人入院日期的先后划入两组,即常规组(n=10)与吸引组(n=10)。常规组病患接受传统换药干预,吸引组病患予以居家的吸引治疗。统计两组病患治疗后的疮愈合量表评分、疮愈合结果下降率。结果 相较于常规组病患,吸引组病患治疗后PUSH评分的结果明显更低(P

  • 标签: 负压吸引 失能老人 压疮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封闭引流治疗骨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骨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每组43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2组患者均进行封闭引流治疗,在此过程中,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的有效率为97.7%,并发症发生率为2.3%,高血压发病率为2.3%,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的有效率为86.0%,并发症发生率为9.3%,高血压发病率为6.9%。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骨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中效果显著,并发症及高血压的发病率低,该种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封闭式负压引流 骨外科疾病 高血压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封闭引流技术治疗下肢开放性骨折创面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010年1月~2010年12月临床收治的42例应用封闭引流技术治疗下肢开放性骨折的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结果接受VSD治疗的42例患者感染均得到控制,创面经7天引流后肉芽组织新鲜,毛细血管丰富,创面无明显水肿。结论下肢开放性骨折的患者术后维持适当体位,持续恒定的吸引,密切的护理观察和引流管的管理是护理的关键环节。

  • 标签: 封闭负压引流(VSD) 下肢开放性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封闭引流技术在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换敷料治疗,观察组给予封闭引流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皮肤坏死与骨髓炎的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换敷料持续的次数也少于对照组,但观察组敷料维持的时间则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引流技术能促进骨折患者创面的愈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封闭式负压引流 骨科 创面 敷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封闭引流技术在手足外伤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104例于2017年1月-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手足外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足外伤手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封闭引流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术后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为(80.7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引流技术在手足外伤手术中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减轻患者手术疼痛程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封闭式 负压引流 手足外伤
  • 简介:摘要创面封闭引流技术(VSD)是Fleischman等1首创,对促进创面(尤其是慢性创面)的愈合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已得到充分肯定,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理想方法,它是外科引流技术的革新,我科将其用于软组织缺损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病人避免了被截肢的可能,保存了肢体,生活质量得到大大的提高。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