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血糖波动是糖尿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其评价手段及评估参数得到不断丰富。但目前大多数参数仍仅关注短期血糖波动的幅度,而未体现血糖变化在时间尺度上的规律性,因此,寻找能综合血糖波动幅度和时间序列上变化的参数是大家感兴趣的方向之一。短期和长期血糖波动与糖尿慢性并发的相关性已有较多临床证据支持,而基础机制的研究仍在不断完善中。血糖波动异常除了通过氧化应激和慢性炎症等机制外,尚通过表观遗传学改变导致血管损伤。此外,随着新型降糖药物的不断涌现,其对血糖波动异常的改善程度也受到重视,以期进一步延缓糖尿慢性并发的发生发展。

  • 标签: 血糖波动 持续葡萄糖监测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新型降糖药物 参考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用前列地尔治疗糖尿并发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2014年 1 月~ 2016年 12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80 例糖尿并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这 80 例患者中有糖尿足患者和糖尿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各 40 例。我们将这 80 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 40 例患者,且每组各有 20 例糖尿足患者和 20 例糖尿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我院给两组患者均使用胰岛素进行降糖治疗,在此基础上,我院给对照组患者使用复方丹参进行治疗,给观察照组患者使用前列地尔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中糖尿足患者和糖尿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FBG(空腹血糖)的水平、 m Alb(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 Hcy(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糖尿足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中的糖尿足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 标签: 糖尿病并发症 前列地尔 效果
  • 简介:糖尿为常见代谢性疾病,在老年人中发病率高,致残率和致死率高,且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加重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饮食结构改变,老年糖尿患者的比例越来越高,因老年人机体特殊特点,其对疾病的感知能力较低,无典型糖尿症状,加上环境和医疗条件等因素限制,临床漏诊率和误诊率较高,导致老年糖尿慢性并发发病率逐年升高,不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为了有效减轻老年糖尿慢性并发对患者的影响,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慢性并发症 有效护理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引起糖尿肾病血液透析并发的原因,针对糖尿肾病血液透析并发的原因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达到减少并发发生的目的。方法分析58例糖尿肾病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并发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结果58例糖尿肾病患者在血液透析时通过精心的护理和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的发生。结论糖尿肾病血液透析并发发生率高,做好糖尿肾病血液透析并发的预防及护理,降低并发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血液透析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老年 2 型糖尿慢性并发的相关因素 。方法 将我院 2017 年 1 月 -2017年 12 月收治的 140 名 2 型糖尿 患者作为 本次研究的对象,收集相关资料,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患者的患病情况以及出现慢性并发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 结果 年龄在 80 岁以上的患者出现冠心病、脑梗死、糖尿肾病、糖尿周围神经病变、糖尿视网膜病变、糖尿足的发病率高于 70 岁以下的患者; HbAlc ≥ 7.5% 的患者并发发病率明显高于 HbAlc < 7.5% 的患者。 结论 老年 2 型糖尿随着时代的发展呈上升趋势,慢性并发的发生风险也会随之增加,定 期监测血糖水平并对其进行适量控制, 尽早进行预防、治疗,能有效延迟慢性并发的出现时间 。。

  • 标签: 糖尿病 慢性并发症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笔者深入探讨糖尿并发的临床护理及健康教育效果研究。就近年来本院治疗的150例糖尿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开展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护理内容包括基础护理及低血糖、糖尿足、糖尿合并视网膜病变及糖尿肾病预防护理;对照组仅开展基础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依从程度、血糖控制情况、并发发生率。结果经系统护理及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依从程度较高,血糖控制更为稳定,并发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心理、饮食、运动护理联合并发对症预防护理,可有效降低糖尿并发的发生率,并且能延缓糖尿并发的进程。

  • 标签: 糖尿病 并发症 护理 健康教育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合并妊娠孕产妇的临床并发。方法选取我院30例糖尿合并妊娠孕产妇,作为观察组,并选取30例正常孕产妇来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产后并发以及新生儿并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为83.3%,产后并发发生率为70%,新生儿并发发生率为90%,对照组以上情况的结果分别是33.3%、30%、26.7%,两组对比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中糖尿合并妊娠会增加母婴并发的发生,并降低顺产率,因此需要得到高度重视,加强糖尿患者在妊娠和生产时的血糖等控制。

  • 标签: 糖尿病 妊娠孕产妇 临床并发症
  • 简介:目的了解糖尿病人饮食行为,分析饮食行为与糖尿并发的关系,提出改变不良饮食行为对策。方法采用询问法对糖尿病人进行膳食调查、饮食行为以及并发调查。结果697例糖尿病人超重和肥胖者占66.14%,并发有高血压、高血脂、神经病变、脂肪肝的病人分别为48.64%、42.90%、38.31%、36.44%。年龄、病史、BMI为糖尿并发的危险因素,膳食因素中奶类为保护因素,饮食行为中每习增加餐次可以降低糖尿并发发生的危险。结论糖尿病人饮食行为影响糖尿并发的发生发展,应倡导控制体重,科学、合理、健康的饮食行为。

  • 标签: 糖尿病 饮食习惯 糖尿病并发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我国2型糖尿患病人群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临床上,仍以非手术治疗为主,近年来发现胃转流手术对2型糖尿患者具有治疗作用,获得医学界的广泛认可,已逐步进入临床推广应用,但其治疗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术后长期效果及可靠性有待进一步观察。本文对胃转流手术的手术效果、术后复发及并发情况做一综述。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胃转流 复发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对糖尿并发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70例糖尿并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74.29%,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并发患者,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方案,可显著改善预后,提高治疗有效率。

  • 标签: 糖尿病并发症 中医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糖尿患者由于体内代谢紊乱,体质差,极易合并各种急性和慢性感染。患者因口中所含糖分较高,所以易于感染。糖尿患者的皮肤遭到损害时,很难迅速愈合,有时小伤口也可引起组织坏死,不仅难治,而且还会使糖尿病情恶化,因此要加强口腔和皮肤的护理。

  • 标签: 糖尿病 并发症 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2型糖尿合并慢性并发的骨代谢改变机制。方法测定60例2型糖尿合并慢性并发病人和60例糖尿并发病人以及与其年龄、体重指数相匹配的60例健康对照组的空腹血糖(FBG)、血钙(Ca)、血磷(P)、血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骨钙素(BGP)、糖化血红蛋白(HbAlc)、尿羟脯氨酸(HOP)、尿脱氧吡啶啉(DPd)和骨密度(BMD)。结果2型糖尿合并慢性并发病人组与无并发组和对照组相比,血清BGP明显下降、尿HOP、DPd明显升高,BMD下降加快。结论2型糖尿病人的骨密度下降,合并慢性并发病人比无并发病人BMD下降为快。

  • 标签: 2型糖尿病 并发症 骨吸收 骨形成 骨代谢
  • 简介:【摘 要】在长时间患有糖尿后,患者容易出现一些糖尿并发,常见的有糖尿肾病、糖尿神经病变等等,对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调查发现,糖尿并发的治疗药物相对较少,需要加大研发的力度。本文对药物研发的进展进行探究分析,希望为糖尿并发的治疗带来一定的帮助。

  • 标签: 糖尿病 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药物研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老年糖尿慢性并发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住院老年糖尿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分组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51例以及对照组5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1%(49/51)、并发发生率为1.9%(1/51);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4.3%(43/51)、并发发生率为11.8%(6/5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针对于住院老年糖尿慢性并发患者而言,采用临床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中可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糖尿病患者 临床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整体效果及并发观察情况。方法:以我院2018年3月-2019年12月收治的糖尿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借助盲选法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研究组应用细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各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前,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在SDS、SAS评分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各指标改善情况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应用细节护理干预的整体效果显著,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肾衰竭 血液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