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检测并比较40例无大血管并发的T2DM患者(A组)和48例存在各种表现形式的T2DM大血管并发患者(B组)的血清hs-CRP水平,T2DM有大血管并发组比无并发组血清hs-CRP水平高(P<0.01),通过比较分析两组T2DM患者中hs-CRP水平及影响T2DM大血管病变进程的有关因素

  • 标签: 中研究 反应蛋白 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心血管疾病并发糖尿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显示对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糖、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血压、糖尿肾病和不良的生活方式进行干预不能大幅度降低1型糖尿(T1DM)患者的死亡率。近年来多项研究探索了新的T1DM心血管并发相关危险因素,包括血糖波动、低血糖、胰岛素抵抗、严重的糖尿视网膜病变、心脏自身免疫和抑郁状态。如何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心血管并发相关危险因素,是T1DM心血管并发管理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 标签: 糖尿病,1型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白脂素(asprosin)是一种新型葡萄糖调控蛋白激素,其主要由白色脂肪细胞合成分泌。Asprosin可通过增强胰岛素抵抗、调节胰岛素分泌、影响食欲参与糖脂代谢,从而调节血糖稳态。此外,研究发现Asprosin与糖尿血管并发糖尿微血管并发存在较多联系,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深入探讨Asprosin与糖尿及其血管并发的作用机制,可为糖尿及其血管并发的治疗提供新靶点。

  • 标签: 白脂素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 简介:摘要探讨糖尿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并发的特点。纳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MH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合并糖尿分为糖尿组和非糖尿组,比较两组患者透析超滤量、血压、心脑血管事件及并发的差异。结果显示,糖尿组平均超滤量、透析前收缩压、内瘘狭窄率、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占比、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率均高于非糖尿组。血钙、血二氧化碳结合力、平均死亡年龄低于非糖尿组。提示MHD合并糖尿患者容量控制差,透析前血压高,血二氧化碳结合力低,易发生内瘘狭窄和心脑血管事件,死亡年龄较低。

  • 标签: 肾透析 糖尿病 手术后并发症 心脑血管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慢性血管并发与血清Hcy的关联性。方法选我院治疗的403例2型糖尿患者,按血清Hcy值分3组对照组、实验组A、实验组B。检查3组患者眼底、检测8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通过测量颈总动脉内中膜来确定动脉斑块发生率。探究2型糖尿慢性血管并发和血清Hcy的关联性。结果实验组A、实验组B的动脉斑块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B高于实验组A;实验组B8h尿UAER异常和糖尿眼底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实验组A,且实验组A高于对照组。结论血清Hcy值越高,糖尿慢性血管并发发生的可能性越大,高血清Hcy值是引发2型糖尿慢性血管并发的原因之一。

  • 标签: 2 型糖尿病 慢性血管并发症 血清Hcy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在2型糖尿发生大血管并发的患者体内所起的作用,从而指导临床治疗,以利病人疾病预后。方法收集该院2010年1月-2011年8月共计66例2型糖尿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28例存在大血管并发与38例无并发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其他相关指标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有大血管并发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血压值、体重指数、空腹胰岛素水平以及胰岛素抵抗程度等不合格人数明显比单纯的2型糖尿组高。结论在2型糖尿血管病变的演变过程中,C反应蛋白可能扮演重要的中介角色,提示在临床实践中应积极控制病人的血压与体重、针对病人的实际情况选择胰岛素增敏剂等措施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病情,以利病人康复。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2型糖尿病 大血管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2型糖尿和2型糖尿合并血管并发患者CRP和MBL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0例2型糖尿伴有血管并发组,60例2型糖尿血管并发组及60例正常对照组。化验这三组患者的血清MBLCRPTGTCBS和HDL的浓度并作相关分析结果2型糖尿患者血清CRPMBLTGTCBS较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RP与MBL可作为非特异性血管并发标志物。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MVD)治疗面肌痉挛术后并发原因及处理。方法对2000年12月~2007年3月我院207例面肌痉挛行MVD术后进行1年以上的随访,观察相关并发的发生及恢复情况。结果无一例死亡,15例(7.2%)在术后1周内出现脑脊液漏皮下积液,给予加压包扎(13例),穿刺抽吸后加压包扎并头高脚低位(2例)处理后出院时积液基本消失,48例(23.2%)出现面瘫,20例(9.7%)出现听力下降,12例(5.8%)出现耳鸣。术后随访1~7.3年,(4.2±2.7)年,无一例发生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面瘫及耳鸣患者全部恢复,10例(4.8%)仍有听力障碍,其中6例(2.9%)为耳聋。结论脑脊液漏、皮下积液、面瘫、耳鸣、听力下降是MVD的主要并发,脑脊液漏、皮下积液、面瘫、耳鸣可逆转,听力障碍是远期主要的并发,术中注重操作技巧可减少并发的发生。

  • 标签: 微血管减压术 面肌痉挛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本研究主要就2型糖尿患者中糖尿血管并发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之间的关系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2型糖尿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所收治的382例2型糖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型糖尿患者中,有15.7%的患者存在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情况,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的糖尿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无亚临床甲减症状患者的各项指标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亚临床甲减。结论在所有2型糖尿患者中,合并亚临床甲减的患者较多,且女性患者的比例相对较高,亚临床甲减是导致患者出现糖尿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它与心血管疾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对2型糖尿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一定要对患者的甲状腺功能进行定期检查,以此来避免2型糖尿患者出现各类糖尿血管

  • 标签: 2型糖尿病 并发症 心血管疾病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2型糖尿患者中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血管并发关系的研究。方法 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于我院的2型糖尿患者163例,依据是否存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分为A(单纯糖尿)、B(2型糖尿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血管并发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B组LDL-C、TG、TC水平均比A组高(P<0.05);B组发生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以及糖尿肾病的几率比A组高(P<0.05)。结论 和单纯糖尿患者相比,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糖尿肾病以及视网膜病变的几率高,因此此类患者应定期进行检查,以此达到及时发现和治疗的目的。

  • 标签: 2型糖尿病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LDL-C TG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活血化瘀治疗糖尿并发理论依据;灵活运用益气、理气活血;扶正温阳活血;及清热活血治疗糖尿并发临床到显著疗效。

  • 标签: 糖尿病 并发症 活血化瘀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证型糖尿慢性并发的关系。方法此次研究应用的是资料回顾性方法,研究者对各个中医辩证等进行信息登记,最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最容易引发糖尿慢性并发的年龄为59~64周岁,糖尿肾病并发的几率为45.63%,比重最高;在所有的中医证型中,气阴两虚患者的频次达到了69.53%,比重最高,阴阳两虚患者频次为11.09%,比重次之,血瘀气滞类型的患者发生频次为10.16%,频次最低的是阴虚热盛类型的患者,为9.22%,从中医论证频次演变角度来说,气阴两虚患者最容易引发糖尿慢性并发,所占比重最低为61.32%,最高达到了87.5%,其中发病率最高的是糖尿肾病述所得数据均真实有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慢性并发通常发生在年龄比较大的群体中,而最容易引发的糖尿慢性并发糖尿肾病,而容易引起糖尿慢性并发的是气阴两虚的患者。

  • 标签: 中医证型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关系
  • 简介:本文明确指出,糖尿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终身及多并发的代谢性疾病,其引起的并发后果严重。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防治糖尿并发,既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健康状况,也可以减轻化学药物对脏器的损伤,其意义不可低估。

  • 标签: 防糖尿病 并发症 合理饮食 代谢性疾病 人类健康 非传染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治疗糖尿及其并发的应用。方法选取于2017年4月-2018年5月本院所收治患有糖尿的病患106例作为本次临床观察基本研究对象,以实际就诊的顺序为主,将该例病患平均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均53例病患。仅观察组接受中药疗法临床治疗,常规组则为基础疗法。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相比,观察组病患的临床疗效指标评分极高,组间数据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对于接受糖尿临床治疗的病患,实施中药疗法临床治疗,能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对并发可起到一定抑制作用,应用效果较为明显。

  • 标签: 中药 治疗 糖尿病 并发症 应用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