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股骨干骨折患者镇痛效果及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于硬膜外麻醉下行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共计102例,年龄37~67岁,ASA分级Ⅰ~Ⅱ级,采用计算机随机软件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组(parecoxibgroup,P组)和对照组(controlgroup,C组),每组患者各51例。两组患者于麻醉前(T0)、手术开始即刻(T1)、手术后30分钟(T2)、手术结束即刻(T3)检测白细胞计数(WBC)、皮质醇(COR)及C反应蛋白(CRP)浓度。记录出室即刻、术后2、4、8、12小时点患者VAS评分及两组患者术后12小时内镇痛按压次数。结果P组患者术后12小时镇痛按压次数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室即刻、术后2、4、8、12小时点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手术开始即刻的WBC、COR、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患者手术后30分钟、手术结束即刻WBC、COR、CRP均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能够显著降低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同时还能抑制行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患者WBC、COR、CRP的表达,抑制机体应激反应,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帕瑞昔布钠 超前镇痛 术后镇痛 应激反应
  • 简介: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临床上产生一些多重耐药菌株。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使常规抗生素在临床细菌性感染治疗中失效。细菌主动外排是耐药菌株产生多重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目前所知的外排共约250多种转运体家族,可归人数个超家族中^[1]:主要易化子超家族(majorfacilitatorsuperfamily,MFS)、耐药结节分化超家族(resistance-nodulation-divisionsuperfamily,RND)、药物代谢物转运体家族(drug/metabolitetransportors,DMT)[包括小多耐药蛋白(smallmuhidrugresistantprotein,SMR)家族]、多药及毒物外排家族(multidrugandtoxiccompoundextrusionfamily,MATE)和ATP耦联盒超家族(ATP-bindingcassere,ABC)等。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外排泵 抗生素
  • 简介: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技术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输尿管镜下手术以其美观、留下的创伤较小、适用性较好、安全性较高以及恢复快的特点被大众接受,渐渐成为当下治疗相关疾病的主要手段。手术治疗中液压灌注是必备设备之一,其使用方法关系到手术的成败,非常具有研究价值。基于此,本文根据我院2021年上半年使用该仪器治疗的200例患者,深入讲解了该仪器的使用方法,希望对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 标签: 输尿管 手术 液压灌输泵 使用方法
  • 简介:摘要:质子抑制剂是一类新型的、不断发展的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其与胃壁细胞质子结合,使H+-K+-ATP 酶失活而产生抑酸作用[1]。目前临床疾病中的消化不良、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其多数与胃酸分泌过多有关,而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抗酸药,一是抑酸药。一般情况下,对于溃疡等患者,服药疗程较长,而抗酸药物服用次数较多,且不良反应较多,不宜长期服用。质子抑制剂作用迅速,抑酸作用时间较长,服用次数相对较少,因此一般选择质子抑制剂进行治疗。各类质子抑制剂在作用机制、作用决定性因素、相互作用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特点。因此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根据药物特点选择药物,会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医生和临床药师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1]。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溃疡 胃酸分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近几年伴随现代医学的迅速进展,再加上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围产医学也快速 发 展,同时 对 孕妇分娩护理要求愈加严苛,镇痛分娩能够 很 好 地 减轻产妇疼痛,还可以让其忧虑、慌张 、 暴躁的情绪得到缓解,让 因 害怕疼痛选择剖宫产的产妇 在数量上 大幅度降低,正 因 这些优点 , 镇痛分娩在临床上的运用十分广泛。下面笔者将自身所处医院产科观察施行自控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针对整个生产经过的影响的体会进行了以下整理、解析与总结。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产程  镇痛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细化护理在ICU机械通气病患中的镇静镇痛护理效果影响。方法:将本医院ICU收治的行机械通气治疗病例,选取84例进行分组对照实验。探究组行精细化护理,对比组行基础护理。结果:探究组的病患通气时间(5.47±1.85)d、ICU内治疗时间(6.25±1.26)d、右美托咪定用量(208.05±57.29)mg、丙泊酚用量(221.59±88.60)mg相较于对比组的(7.75±2.66)d、(8.87±1.15)d、(358.66±75.35)mg、(351.24±90.31)mg均更短、更少,表示探究组病患的镇静镇痛护理效果更好;探究组的病患SAS焦虑评分(33.63±2.26)、SDS抑郁评分(32.78±2.32)都低于对比组的(38.47±2.42)、(36.75±2.23),表示探究组病患的焦虑、抑郁程度更轻,心理状态也都更好。结论:在ICU机械通气治疗病患中采用精细化护理效果更好,有效改善病患的镇静镇痛护理效果,降低病患的焦虑、抑郁程度,提升心理状态,此种护理方法应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ICU 机械通气 镇静镇痛
  • 简介:背景:围全膝关节置换期疼痛处理一直是临床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寻找安全有效的镇痛方式,成为关节外科医生的重要任务之一。目的:比较硬膜外镇痛和股神经阻滞镇痛在患者全膝关节置换后镇痛、康复的效果,探索相关的多模式联合镇痛方案。方法:随机选取行单侧膝关节置换的患者40例,按照镇痛方案的不同分为硬膜外镇痛组和股神经阻滞镇痛组,每组20例。患者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单侧膝关节置换并进行术前宣教和塞来昔布给药。置换后硬膜外镇痛组通过留置导管连接0.2%罗哌卡因、2mg/L芬太尼止痛镇痛;股神经阻滞镇痛组通过股神经阻滞导管间断注射0.2%罗哌卡因镇痛。观察全膝关节置换后患者6,12,24h和2—7d每天的疼痛程度,以及2-7d每天的膝关节活动度。结果与结论:全膝关节置换后2-7d,2组患者每天的静息痛和活动痛的目测类比评分均呈下降的趋势,股神经阻滞镇痛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小于硬膜外镇痛组患者。置换后2-7d,股神经阻滞镇痛组和硬膜外镇痛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都逐渐升高,股神经阻滞镇痛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大于硬膜外镇痛组。结果说明虽然硬膜外镇痛和股神经阻滞镇痛都能缓解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但股神经阻滞镇痛在全膝关节置换后近期的运动镇痛效果优于硬膜外镇痛,能加快患者关节功能的康复,且多模式联合镇痛方案能有效控制疼痛。

  • 标签: 骨关节植入物 人工假体 全膝关节置换 硬膜外镇痛 神经阻滞 股神经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观察双氯芬酸钠因对创伤性骨折镇痛效果。方法:选择 2018年 12月 ~2019年 12月期间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 9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 45例采用双氯芬酸钠治疗, 对照组 45例采用曲马多治疗,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对两组患者疼痛的严重程度及止痛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疼痛缓解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不同时间点疼痛 VAS评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创伤性骨折患者应用双氯芬酸钠,镇痛效果明确、安全可靠、起效快,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双氯芬酸钠 镇痛 创伤性骨折 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分娩镇痛无痛阴道分娩法用于初产妇分娩的临床使用效果、对产妇及产妇产程曲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4年2月分娩初产妇17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7.1±1.8)h短于对照组(9.3±2.9)h,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潜伏期和活跃期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第二产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产程时间(9.1±2.8)h短于对照组(11.3±3.7)h(平均减少时间约2.5h);两组产后出血量及转手术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阴道分娩法能够缩短初产妇第一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加速宫颈扩张,减轻第一产程期间疼痛。对初产妇身体健康无影响,未增加初产妇分娩风险,对新生儿亦无影响,是一种较安全、有效、值得应用推广的临床分娩法。

  • 标签: 分娩镇痛 连续硬膜外镇痛技术 分娩
  • 简介:摘要研究表明孕妇产前应用地塞米松;可促胎肺成熟,降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得发生。其中臀部肌肉注射是重要的给药途径。但臀肌注射地塞米松刺激性强,传统两快一慢注射法使患者疼痛感明显,对局部组织产生的疼痛是患者不愿接受此治疗方法的原因之一。为了降低肌肉注射给患者带来的疼痛,对我院60例患者采用传统注射法和无痛注射法进行对照,发现采用无痛注射法所致痛感明显低于传统注射法,提高了患者对臀肌注射地塞米松的接受度。

  • 标签: 地塞米松 无痛注射法 传统注射法 减轻痛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时机行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对产程及母婴的影响.方法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3月的120例足月初产妇,根据分娩镇痛时机随机分为Ⅰ组(宫口开至1cm时实施,开至8cm时停止),Ⅱ组(宫口开至1cm时实施,宫口开全停止)、Ⅲ组(宫口开至3~5cm时实施,宫口开全停止)和Ⅳ组(对照组,产科常规处理).观察各产程持续时间,宫口开至1cm、3cm、8cm、宫口开全及胎儿娩出时的镇痛评分;记录分娩方式,缩宫素使用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及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结果第一产程潜伏期Ⅰ、Ⅱ组明显短于Ⅲ、Ⅳ组(P<0.05),活跃期Ⅰ、Ⅱ、Ⅲ组短于Ⅳ组(P<0.05),第二产程时间Ⅰ组短于Ⅱ、Ⅲ组(P<0.05);Ⅰ、Ⅱ组产妇的VAS评分明显低于Ⅳ组(P<0.05);Ⅰ、Ⅳ组产钳助产率明显低于Ⅱ、Ⅲ组(P<0.05);四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儿出生后第1天NBNA评分Ⅰ组明显高于Ⅱ、Ⅲ、Ⅳ组(P<0.05).结论潜伏期行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可缩短产程;宫口开至8cm时提前停止镇痛可提高母婴的安全性.关键词产科分娩;硬膜外麻醉;罗哌卡因;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627-01

  • 标签:
  • 简介:目的:验证天芎镇痛丸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与镇痛宁胶囊对照观察疗效,了解天芎镇痛丸治疗偏头痛的实际疗效。结果;天芎镇痛丸组总有效率为91.1%,镇脑宁组为77.4%,。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天芎镇痛丸治疗偏头痛有较好疗效且无明显副作用。

  • 标签: 偏头痛 天芎镇痛丸 镇脑宁 疗效 中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在静脉镇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16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83例骨科全麻手术患者,将其按照手术时间分为两组,探究组(n=42)和参照组(n=41)。探究组给予舒芬太尼麻醉,参照组给予瑞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手术相关指标。结果探究组和参照组患者的VAS评分都明显较低,P>0.05;探析组患者和参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唤醒时间均较短,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在静脉镇痛方面都具有良好效果,均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缩短了手术时间,患者术后唤醒时间较短,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较为安全,在进行治疗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 标签: 瑞芬太尼 舒芬太尼 静脉镇痛 全麻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究骨科手术后联合用药对患者镇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骨科手术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使用芬太尼常规药物镇痛,而观察组患者在使用芬太尼的基础上联合氟比洛芬酯进行镇痛.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镇痛效果、术后2小时、6小时、12小时及24小时的视觉模拟评分及镇静评分等方面均好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联合用药在骨科手术术后镇痛效果上要好于单一用药,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骨科手术;联合用药;镇痛效果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DOI10.1016/j.issn.2095-8578.2015.01.049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