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腺病毒肺炎患者中采取重组干扰素a2b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收入的40例腺病毒肺炎患者涉及的数据,以随机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将吸入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的设为参照组(n=20),将重组干扰素a2b雾化吸入治疗设为实验组(n=20),对两组临床疗效实施比较。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啰音改善时间、咳嗽改善时间、喘憋改善时间、退热时间均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重组干扰素a2b雾化吸入治疗应用于腺病毒肺炎患者中可缩短退热时间,促使尽早改善临床症状。

  • 标签: 重组人干扰素a2b 腺病毒肺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组干扰素a-2b凝胶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4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凝胶基质治疗,观察组给予重组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5.71%,显著优于对照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带增多、腰酸、腰痛及接触性出血症状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任何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重组干扰素α-b凝胶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组人干扰素 慢性宫颈炎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1例60岁女性因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给予重组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80万U/粒),每晚置阴道穹隆处1粒。首次用药后5 h,患者出现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发热(体温38.5~38.9 ℃)等流感样症状;24 h后再次用药1粒,上述症状持续存在。停用该药并行物理降温。停药第2天患者体温降至37.5~37.9 ℃,第3天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减轻,第4天体温恢复正常,流感样症状消失。

  • 标签: 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干扰素α 投药,阴道内 发热
  • 简介:摘要术后根据病情进行抗病毒治疗遵医嘱给予肌肉注射注射用重组干扰素α2a(商品名褔慷泰)300万单位,每周三次,第一次注射无任何不适,第二次于术后第三天2010年8月13日1130am给予右侧臀部肌肉注射(厂家长春长生基因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001),注射30分钟后患者诉注射侧肢体疼痛不适,无法抬起,注射部位周围及右侧肢体刺痛明显,无法耐受,全身大汗,痛苦面容,患者诉既往从未有过这样的刺痛。

  • 标签: 重组人干扰素&alpha 肌肉麻痹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对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重组干扰素α-2b凝胶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结合对比观察的方式展开探究,所选入患者为90例,为本院在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所接诊,通过组内盲选的方式,取其中45例,在治疗中按照常规方式进行治疗,即对照组,剩下患者则需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以重组干扰素α-2b凝胶进行治疗,即观察组。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免疫球蛋白M、G水平以及整体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 慢性宫颈炎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通过重组干扰素α-2b雾化的方式,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3月-2022年9月期间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取重组干扰素α-2b雾化治疗方法,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退热时间与疱疹消退时间,对照组的住院时间、退热时间与疱疹消退时间高于观察组,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重组干扰素α-2b雾化的方式,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可以改善患儿的病情,促进患儿的康复,使用非常安全,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 小儿手足口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了解重组tau441 (P301S)蛋白体外聚集、抗原性及免疫原性等生物学性质。方法原核表达带His标签的tau441 (P301S)重组质粒,镍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BCA测定蛋白浓度,SDS-PAGE凝胶考马斯亮蓝染色确定蛋白的纯度;采用Western blot (WB)和负染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鉴定;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所得蛋白的抗原性;以重组蛋白免疫小鼠,检测免疫血清特异性抗体滴度来分析其免疫原性。结果所得重组tau441 (P301S)纯度为70%,WB显示在相对分子质量(Mr.×103)64和更高相对分子质量处有特异性条带。TEM显示,tau441 (P301S)呈絮状团块聚集,团状面积显著大于tau441野生型蛋白(t=6.439, P=0.003);4 ℃孵育9 d后,tau441 (P301S)形成明显的纤维状结构。间接ELISA结果显示,tau441 (P301S)能被tau单抗HT7(1∶80 000)识别;小鼠免疫血清tau特异性抗体滴度达到1∶128 000,且WB显示,免疫后血清识别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转基因小鼠脑裂解抽提物。结论重组tau441 (P301S)蛋白具有体外聚集性增强的特性但其抗原性和免疫原性未改变。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微管相关蛋白 淀粉样蛋白聚集
  • 简介:目的探讨壳聚糖(CS)/硫酸葡聚糖(DS)/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微球对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增殖与分化的作用.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CS/DS/rhBMP-2微球.取SD大鼠体外培养传至第3代的BMSCs-C57.实验分为4组(n=4):CS/DS/rhBMP-2微球组加入CS/DS/rhBMP-2微球,rhBMP-2组加入rhBMP-2,CS/DS组加入CS/DS微球,空白对照组.分别于培养2、4、6d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测定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于成诱导培养1、3、5、7、9、11、14d采用碱性磷酸酶(ALP)检测试剂盒测定细胞ALP活性;于成诱导培养7、14d应用茜素红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钙结节的生长情况.结果培养2、4、6d,各组之间BMSCs-C57的OD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诱导培养3d时,CS/DS/rhBMP-2微球组BMSCs-C57的ALP活性低于rhBMP-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培养5d后,CS/DS/rhBMP-2微球组BMSCs-C57的ALP活性明显高于rhBMP-2组、CS/DS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诱导培养7d,CS/DS/rhBMP-2微球组和rhBMP-2组有钙结节形成,而CS/DS组和空白对照组无钙结节形成;培养14d,CS/DS/rhBMP-2微球组和rhBMP-2组钙结节形成明显,而CS/DS组和空白对照组虽然出现了钙结节,但不明显.结论CS/DS/rhBMP-2微球对BMSCs-C57的增殖无明显作用,但具备良好的BMSCs-C57成诱导及分化作用.

  • 标签: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硫酸葡聚糖 壳聚糖 骨髓 间质干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形成蛋白2(BMP2)mRNA在不同类型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生存期的关系,明确其作为胶质瘤预后评估指标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中国胶质瘤基因组图谱(CGGA)数据库中692例脑胶质瘤患者资料,比较不同组织病理类型、不同性别、年龄、原发或复发状态胶质瘤患者及不同WHO分级、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突变、1p19q杂合性缺失状态、分子分级胶质瘤患者中BMP2 mRNA表达差异,以及不同分类胶质瘤患者中BMP2 mRNA高表达量患者与低表达量患者生存期的差异。结果(1)不同组织病理类型胶质瘤中BMP2 mRNA表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392,P=0.000)。少突胶质瘤亚型BMP2 mRNA表达最高,其次是星形细胞瘤亚型,胶质母细胞瘤中最低。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间BMP2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9.78±0.65、11.26±0.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3岁组及≥43岁组患者BMP2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2.51±0.81、8.37±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与复发胶质瘤患者BMP2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9±0.62、10.90±0.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HO Ⅱ~Ⅳ级胶质瘤患者BMP2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3.98±1.12、12.88±0.88、5.18±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0.912,P=0.000)。IDH1野生型与突变型患者间BMP2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73±0.16、17.47±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p/19q无缺失与1p/19q缺失患者间BMP2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7.02±0.36、25.28±1.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低级别胶质瘤患者及胶质瘤母细胞瘤患者中IDH1突变型患者BMP2 mRNA表达量均高于IDH1野生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原发胶质瘤患者及复发胶质瘤患者中,BMP2 mRNA高表达(≥4.68)患者生存期均明显长于低表达(<4.68)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975,P=0.000;χ2=12.810,P=0.000)。结论BMP2 mRNA表达量可以作为预测胶质瘤恶性程度的指标,高表达者患者生存期更长。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骨形成蛋白2 分子分型 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干扰素α-2b雾化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感染防控科收治的113例手足口病患儿,男65例,女48例,年龄(2.31±0.85)岁,年龄范围为1~5岁。用抽签法随机分为重组干扰素α-2b组(n=57)和利巴韦林组(n=56)。重组干扰素α-2b组给予重组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治疗,利巴韦林组给予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症状体征的改善水平、神经功能指标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细胞计数(WBC)、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结果重组干扰素α-2b组患儿口腔溃疡消退时间[(2.81±0.63)d]、退热时间[(2.61±0.52)d]、厌食改善时间[(2.32±0.56)d]、手足皮疹结痂时间[(2.78±0.64)d]均早于利巴韦林组[(3.22±0.72)d、(3.37±0.70)d、(2.89±0.71)d、(3.17±0.5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组干扰素α-2b组患儿嗜睡、易惊、精神萎靡、肢体抖动等神经系统症状消失时间[(2.21±1.13)d、(2.34±1.19)d、(2.31±0.82)d、(2.26±0.90)d]早于利巴韦林组[(2.74±1.34)d、(3.18±1.25)d、(2.87±0.96)d、(3.06±1.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重组干扰素α-2b组NSE水平[(13.14±1.67)mg/L]低于利巴韦林组[(21.98±2.24)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重组干扰素α-2b组患儿ALT、AST、WBC、CK-MB水平[(33.79±4.86)U/L、(42.19±3.86)U/L、(7.19±0.76)×109/L、(24.38±2.86)U/L]均低于利巴韦林组[(37.65±5.37)U/L、(47.07±4.76)U/L、(8.13±0.86)×109/L、(29.68±3.14)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干扰素α-2b能够通过抑制病毒细胞增殖提高免疫功能,改善心肌功能和肝功能,并通过增强中枢神经供血和供氧,改善神经功能。

  • 标签: 重组人干扰素α-2b 手足口病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 病毒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组干扰素α-2b雾化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挑选本院于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就诊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筛选共计50例。根据随机分组法将对象纳入常规组、实验组,每组25例。常规组开展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开展重组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指标。结果:相较常规组,实验组临床疗效更高,对比P<0.05。相较常规组,实验组炎症因子指标更低,对比P<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者通过重组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治疗可有效改善症状,减轻炎症反应,建议普及应用。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重组人干扰素α-2b 雾化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重组干扰素α-2b凝胶用于慢性宫颈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医院诊治的6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临床分析,病例选于2016年2月-2018年7月,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一组入组30例,实验组采取重组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对照组采取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评估两组治疗有效率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白带增多、腰酸、尿痛、接触性出血改善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宫颈炎患者实施重组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的效果较优。

  • 标签: 重组人干扰素&alpha -2b凝胶 妇科 慢性宫颈炎
  • 简介:报道1例注射用重组白介素-2引起的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注射用重组白介素-2作为升血小板药物常被应用于肿瘤患者,可出现轻至中度的不良反应,停药后均可消退,但在某些患者中亦可引起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即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在使用该药过程中,医护人员应高度警觉,一旦出现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相关症状,及时做好应对措施,保障该药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重组人白介素-2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对重组干扰素α-2B局部封闭联合液氮治疗跖疣的疗法与传统单纯液氮疗法的临床疗效及耐受性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将92例跖疣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7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采用重组干扰素α-2B局部封闭联合液氮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液氮疗法治疗,4次为1个疗程。结果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61%,高于对照组的75.56%(P〈0.01),治疗组皮损痊愈所需的平均治疗次数(4.00±1.57)明显少于对照组平均治疗次数(7.00±1.26)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均为轻到中度,无患者因不良反应中途退出。结论重组干扰素α-2B局部封闭联合液氮治疗跖疣疗效优于传统的单纯液氮疗法,值得临床使用。

  • 标签: 跖疣 干扰素 液氮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组干扰素α2b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69例作为样本,分为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三组。三组患者均给予重组干扰素α2b治疗,1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重度组有效率73.91%、中度组有效率86.96%、轻度组有效率95.65%。三组差异显著(p<0.05)。三组不良反应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重组干扰素α2b治疗宫颈糜烂,安全有效,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重组人干扰素&alpha 2b 宫颈糜烂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构建人survivin基因shRNA重组腺病毒载体,为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pulmonaryhypertension,HPH)的基因治疗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构建survivin-siRNA表达质粒,测序鉴定正确后,将survivin-siRNA表达质粒与含有腺病毒右臂的骨架质粒pBHGE3共转染至人293A细胞,包装成腺病毒Ad-survivin并扩增,TCID50法测定病毒滴度。将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缺氧培养24h,并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Con组),阴性对照组(Ad-LacZ组),不同Adsurvivin序列的干扰组(sh1组、sh2组、sh3组)。Ad-survivin感染缺氧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Westernblot检测survivin蛋白,验证重组腺病毒干扰效果。结果(1)将shRNA片段与pAd-U6-CMV连接后的质粒进行测序,结果提示目的基因片段插入成功;(2)TCID50法测定病毒Ad-survivin-shRNA1、Ad-survivin-shRNA2和Ad-survivin-shRNA3的滴度分别是1×1010,1.2×1010,1×1010;(3)sh2组缺氧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内survivin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其他4组(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人survivin腺病毒载体,为研究survivin基因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 标签: SURVIVIN 腺病毒 RNA干扰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缺氧
  • 简介:目的通过基因重组改善P53蛋白的功能,并研究它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方法构建人野生型P53(wtP53)融合蛋白的原核细胞表达载体PGEX-3X—PTD—P53,诱导表达和亲和层析纯化后,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它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和促细胞凋亡。结果成功构建P53融合蛋白的原核细胞表达载体PGEX-3X—PTD—P53,通过诱导表达和纯化获得重组wtP53融合蛋白。MTT法和细胞流式分析证明该蛋白对几种癌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和促细胞凋亡。结论这种原核细胞表达的重组wtP53融合蛋白保留了wtP53蛋白的生物学性状。

  • 标签: 人野生型P53 融合蛋白 抗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O2激光联合重组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面部扁平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面部扁平疣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仅使用CO2激光治疗)和观察组(39例,采用CO2激光联合重组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表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在治疗后均有一定好转,但观察组的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表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面部扁平疣患者采用CO2激光联合重组干扰素α-2b凝胶的治疗方式效果更佳,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机体免疫力。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微波联合重组干扰素a-2b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2021.01~2022.12本院收治的64例尖锐湿疣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功能将其无规律地分为对照组(n=32,微波治疗)与观察组(n=32,微波联合重组干扰素a-2b治疗),通过设置多项观察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整体疗效与长期疗效优于对照组,具体表现为治疗有效率更高(p

  • 标签: 尖锐湿疣 微波治疗 重组人干扰素a-2b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