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以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症为特征的一种急性进行性呼吸困难,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死亡率很高。其中老人因为心肺功能差,免疫功能低下,应激能力差,其病死率高于青壮年,有报道老年人病死率高达85%,大约为年轻人的2~3倍,故更应引起重视。然而,尽管自1967年首次报道本病以来,国内外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其诱发因素、致病机制、诊断和治疗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遗憾的是,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药物治疗 老年人 急性肺损伤 进行性呼吸困难 免疫功能低下
  • 简介:自从1967年首次报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以来,针对ARDS的诱发因素、致病机制、诊断和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ALI/ARDS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尽管相关呼吸机技术和理论有进展、强效抗菌药物的研发和重症监护医学等都取得了相当的进步,但ALI/ARDS的死亡率仍然在30%~40%,甚至国内较大样本量研究报告结果为50%~70%,而其中只有10%~30%(平均16%)的患者死于顽固性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支持治疗 急性肺损伤 ALI/ARDS 老年 重症监护医学
  • 简介:目的观察胺碘酮、普罗帕酮、索他洛尔治疗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82例年龄85岁及以上高龄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39例)、普罗帕酮组(21例)和索他洛尔(22例)组,分别选用胺碘酮、普罗帕酮、索他洛尔进行复律治疗.结果3组患者服药后48h内有效率分别为96%、35%、1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年随访有效率分别为86%、25%、1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15%、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胺碘酮严重不良反应多见.结论3种药物中胺碘酮治疗高龄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最佳,但不良反应明显,其他两种药物有一定疗效,但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 标签: 心房颤动 普罗帕酮 胺碘酮 索他洛尔
  • 简介: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单克隆的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世界范围内年发病率为1~5/10万,西方国家发病率较高。我国年发病率1t10万,发病以50~70岁居多,平均发病年龄62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MM至今仍被认为是不能治愈的疾病,1960年以前MM的中位生存期小于一年、1960年以后随着MP方案的应用,中位生存期得以延长,但不超过三年,治疗有效率在50%左右,完全缓解率(CR)〈5%。

  • 标签: 老年多发性骨髓瘤 药物治疗 浆细胞异常增生 年发病率 中位生存期 靶向
  • 简介:贲门失弛缓症(esophagealachalasia,EA)又称贲门痉挛、巨食管,是一种少见的由于食管贲门部的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端括约肌(LES)高压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减弱。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食物反流以及因食物反流误吸人气管所致咳嗽、肺部感染等症状。EA进展缓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引起患者体重下降。

  • 标签: 贲门失弛缓症 内镜括约肌切开术 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 神经肌肉功能障碍 食管下端括约肌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百乐眠辅助常规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老年甲亢继发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老年甲亢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试验组38例给予常规抗甲状腺药物的同时辅以百乐眠治疗.服药前后检测患者血清FT3、FT4、TT3、TT4、TSH、静息心率,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4个疗程后复查,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FT3、FT4、静息心率,以及PSQI和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TSH水平升高(P〈0.05或P〈0.01).其中试验组较对照组疗效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百乐眠辅助治疗老年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可以促进甲状腺功能的恢复,同时有效改善老年甲亢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焦虑程度.

  • 标签: 百乐眠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精神症状
  • 简介:目的回顾性评价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5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进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为绝经后妇女,年龄58~76岁,平均(65.42±5.24)岁。随访10~57月,平均(25.00±1135)月。依据骨折愈合情况、腕关节是否存在畸形、活动时疼痛情况。关节活动度和手的握力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的桡骨远端骨折均愈合。术后14例患者腕部活动时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所有患者腕关节平均活动疼痛VAS评分为0.78分。与健侧比较,术后几乎所有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腕关节活动受限,患侧平均腕背伸为22.34"(15"-30")、掌屈为40.01"(20"~50")、前臂旋前73.11"(55"~90")、旋后为68.0"(45"~80")。于部握力测试显示:术后患手握力平均为18.20kg(15-22kg),健侧平均为24.35kg(20~28kg),患手握力为健侧的74.74%。结论尽管术后患者仍遗留一定程度的腕关节活动受限,但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总体疗效肯定,为复位后桡骨长度和关节面的维持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稳定性,适合用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

  • 标签: 锁定加压钢板 骨质疏松 桡骨骨折
  • 简介:目的评估InterTan治疗老年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InterTan治疗老年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30例,对患者术中情况、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进行评估。结果30例患者中除2例失访,28例患者术后获平均6m随访,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2~6m,平均愈合时间为(2.6±0.8)m。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评定结果:优10例,良14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为85.7%,未出现股骨颈颈部短缩,髋内翻,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TAN是治疗老年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较好的方法,其骨愈合率高,并发症少。

  • 标签: 股骨骨折 手术内固定 INTERTAN
  • 简介:目的老年患者中常常存在餐后高血糖现象,近年来认为餐后高血糖是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对瑞格列奈(商品名诺和龙)在老年餐后高血糖患者治疗中的作用作初步探讨。方法30例经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诊断的为餐后高血糖老年患者给予瑞格列奈(1.0mg三餐前口服),共16周,在用药前、后分别检测空腹(FPG)及餐后2h血糖(P2hG)、胰岛素(Ins)、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lc),C反应蛋白(CRP),肝肾功能及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结果服用瑞格列奈后,可以改善患者的血糖代谢,还降低餐后高血糖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从而可以延缓餐后高血糖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 标签: 饭后期间 血糖 C反应蛋白质 炎症 瑞格列奈
  • 简介:目的探讨70岁以上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临床及生物学特征、影响预后的因素及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对我院1994-2005年收治58例老年AML患者(≥70岁)回顾性分析了其临床及生物学特征、影响预后的因素及治疗方案的比较。结果亚标准剂量组(A组)33例.减量组(B组)9例,支持治疗组(C组)8例。A组与B组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39.4%.22.2%。生存期明显异常(P=0.01).分别为167天和68天。C组生存期176天,与亚标准化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化疗引起副反应明显减少,平均住院时间缩短(P〈0.05)。预后因素分析表明:生存状态,继发性,PBWBC〉10×10^9/L.骨髓原始细胞比率〉50%,染色体核型,免疫表型是预后的显著影响因素。结论70岁以上AML患者有特殊的临床和生物学特征,治疗应个体化,其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

  • 标签: 老年人 白血病 粒细胞 急性 治疗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胆汁肝硬化(PBC)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将66例诊断为PBC的病人分为老年组40例,中年组26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表现、生化免疫指标(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抗线粒体抗体:AMA)。两组病例均给予口服熊去氧胆酸(UDCA:优思弗)治疗,服药8W后比较疗效。结果90%病人因体检发现ALP、GGT升高就诊,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LP、GGT升高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特异性皮肤瘙痒是老年PBC患者的主要表现,中年组患者中88.5%无症状,明显高于老年组的37.5%;口服优思弗8W后,两组ALP、GGT均较治疗前明显程度降低(P〈0.05)。老年组中3例肝硬化患者服用优思弗后,其症状、体征及ALP、GGT均无改善,2例死亡。服药后两组患者乏力、皮肤瘙痒症状均无改善,影像学也无变化。结论:(1)PBC早期缺乏特异症状;(2)AMA对PBC诊断有重要意义,ALP、GGT的升高早于黄疸、肝肿大出现。(3)应重视体检中无法解释的ALP、GGT异常升高。(4)UDCA对早期原发性胆汁肝硬化疗效满意。(5)老龄可能是影响PBC患者预后的因素之一。

  • 标签: 老年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熊去氧胆酸
  • 简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是一种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配体。有研究表明ICAM-1在缺血局部发生炎症反应产生的各种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是细胞黏附分子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大量研究证实动脉粥样硬化是由多种因素所致的复杂疾病,实质上是血管皮细胞对损伤因子的一系列炎症和纤维增生反应,而不是一种简单的脂质沉积疾病。

  • 标签: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治疗前后 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 脑梗死 ICAM-1 细胞黏附分子
  • 简介:目的评价全盆底重建术治疗老年女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POP-QⅢ~Ⅳ期盆腔器官脱垂行全盆底重建术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评价该手术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所有手术均安全顺利进行,未见膀胱、直肠等损伤;手术时间(105±31.2)min,出血(185.4±65.9)mL;所有患者术后4~5d后均自主排尿.随访2年,复发率为0(0/34);PFIQ评分由术前的(84.3±22.6)分降至术后2年的(11.2±6.5)分,PFDI评分由术前的(75.8±19.4)分降至术后2年的(12.4±5.3)分.结论全盆底重建术用于纠正老年女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手术安全,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 女性 盆腔器官脱垂 全盆底重建术
  • 简介:目的观察应用清化祛瘀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22例,对照组23例(脱落3例)。治疗组患者服用自拟清化祛瘀方汤剂,由华东医院药剂科提供中药水煎剂,2次/d,100m/次,对照组服用中成药香砂六君丸、金荞麦片、活血通脉胶囊,两组各治疗6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量化表评分、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改善临床症状,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降低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P〈0.0001),但两项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2,P=0.735)。结论清化祛瘀方能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

  • 标签: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医学 中国传统 C反应蛋白质 纤维蛋白原
  • 简介: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静脉/口服序贯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0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予左氧氟沙星500mg/d静脉/口服序贯治疗或全程静脉治疗。结果序贯治疗有效率84%,菌清除率69.2%。全程静脉治疗有效率86%,菌清除率72.7%。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左氧氟沙星静脉/口服序贯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有效,安全。

  • 标签: 氧氟沙星 序贯治疗 呼吸道感染 社区获得性感染 老年人
  • 简介:目的探讨并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情况及影响因素,以预防老年冠心病(CHD)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方法选择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连续诊治的CHD服用抗栓药物治疗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7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期连续诊治的CHD未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9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回顾调查法观察2组患者基本情况,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患者幽门螺杆菌(Hp)阳性率;测定血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C反应蛋白(CRP)浓度.并按照年龄进一步分为2组(60~80岁老年人群和>80岁高龄人群),比较这2组人群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体质指数(BMI)、谷丙转氨酶(ALT)、TG、TC和LDL-C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CRP为(26.00±12.67)mg/L,高于对照组的(22.20±10.9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肌酐(Cr)为(97.74±25.49)mg/L,高于对照组的(88.75±21.20)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80岁、有吸烟史、有消化疾病史、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比例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有吸烟史、有消化疾病史、136尿素呼气试验阳性是CHD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吸烟、既往有消化疾病史及存在Hp感染是接受抗血小板治疗的CHD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临床上治疗CHD同时应积极干预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冠心病 上消化道出血 幽门螺杆菌
  • 简介:目的探讨小剂量沙利度胺(THD)组合方案治疗老年克罗恩病(C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应用小剂量THD治疗的老年C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5).观察组接受小剂量THD组合方案治疗,对照组只接受THD单独治疗(THD组).观察组又分为3个亚组:THD+激素组(n=13)、THD+英夫利昔单抗(IFX)组(n=12)和THD+硫唑嘌呤(AZA)组(n=7).评价与比较各组诱导缓解率、黏膜愈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结果THD组、THD+AZA、THD+激素组和THD+IFX组的临床缓解率分别为40.0%、53.8%、66.7%、71.4%;黏膜愈合率分别为20.0%、23.1%、16.7%、28.6%;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0.0%、92.3%、83.3%、71.4%.结论小剂量THD组合方案中,THD+IFX组疗效最佳,同时未明显增加THD不良反应;激素及AZA可提高THD疗效,但同时增加不良反应.

  • 标签: 老年 克罗恩病 沙利度胺 英夫利昔单抗 硫唑嘌呤
  • 简介:目的评价头孢哌酮/舒巴坦与环丙沙星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90例老年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的为治疗组,给予环丙沙星的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药物治疗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88.9%(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和24.4%(P>0.05).两组患者痰液共分离细菌65株,治疗组、对照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6.9%、75.0%、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清除率分别为100%和8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与环丙沙星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患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头孢哌酮/舒巴坦细菌清除率高于环丙沙星.

  • 标签: 头孢哌酮/舒巴坦 环丙沙星 支气管扩张 急性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