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压力治疗逐渐受到临床的关注,但发展比较缓慢,存在基本概念缺乏、名称混乱、治疗方式不规范、压力器具产品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因此,完善压力治疗规范体系对于提高相关疾病的诊治水平有重要意义。《血管压力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旨在为临床压力治疗的规范化提供参考。

  • 标签: 血管 淋巴 压力治疗
  • 简介:【摘 要】目的:为加强学生学习自律性及自主学习能力、自我规划能力,提高心血管科临床教学质量,对导师制结合TBL教学法的应用效果作进一步探究,为临床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心血管科实习同学4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教学方法;观察组运用导师制结合TBL教学法。比较两组临床教学效果。结果:统计研究表明,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教学方法后,通过导师制结合TBL教学法的观察组学生在学习自律性、自我规划、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分析表明,导师制结合TBL教学法在医学本科教学中应用效果显著,有效加强学生学习自律性及自主学习能力、自我规划能力,提高医学本科教学质量,应用价值良好,对此教学方式建议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导师制 TBL教学法 医学本科教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表达与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抗血管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后黄斑结构改善的关系。方法自身前后对照研究。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wAMD患者110例(110眼),玻璃体注射抗VEGF药物(雷珠单抗或贝伐单抗)治疗,收集患者房水,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房水中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及白细胞介素(IL)1β的mRN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房水中IL-1β、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VEGF水平,分析上述指标与wAMD患者中心黄斑厚度(CMT)的相关性。结果纳入110例wAMD患者,男68例,女42例,年龄(68.7±7.6)岁。与治疗前比较,wAMD患者注药1针和注药2针后房水中NLRP3(1.65±0.27、1.34±0.19比1.97±0.23,均P<0.017)、Caspase-1(1.47±0.15、1.29±0.17比1.53±0.18,均P<0.017)、ASC(1.33±0.14、1.21±0.18比1.47±0.12,均P<0.017)、IL-1β(1.78±0.21、1.46±0.17比2.21±0.24,均P<0.017)mRNA水平及IL-1β[(26.9±5.7)、(20.3±4.6)比(33.6±8.3)ng/L,均P<0.017]、IL-18[(32.7±7.6)、(23.3±6.9)比(46.4±9.4)ng/L,均P<0.017]、TNF-α[(39.4±6.6)、(21.7±6.3)比(52.9±9.1)ng/L,均P<0.017]、VEGF[(35.7±10.2)、(23.4±6.7)比(65.4±19.3)ng/L,均P<0.017]水平均降低,且注药2针后上述指标均低于注药1针后(均P<0.017)。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注药后NLRP3 mRNA(注药1针β=53.750,P<0.001;注药2针β=94.648,P<0.001)、IL-1β(注药1针β=1.356,P=0.021;注药2针β=2.008,P=0.003)、IL-18(注药1针β=1.984,P<0.001;注药2针β=1.251,P=0.003)及VEGF(注药1针β=1.875,P<0.001;注药2针β=2.119,P<0.001)水平与CMT呈线性关系。结论房水中NLRP3炎症小体及其产物表达降低可能与wAMD患者抗VEGF治疗后黄斑结构的改善有关。

  • 标签: 黄斑变性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中心黄斑厚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简化JSTH评分标准中各指标对脓毒症弥漫性血管凝血(DIC)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入重症监护病房(ICU)即确诊为脓毒症的3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24例,女132例。使用简化JSTH评分诊断DIC,根据脓毒症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脓毒症合并DIC组及脓毒症未合并DIC组。收集患者入ICU当日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凝血酶原时间(PT)和抗凝血酶(AT)等信息,将上述指标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做相关性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各指标与DIC诊断及预测28 d病死率的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根据简化JSTH评分,诊断出脓毒症合并DIC共143例,其PLT、FDP、AT、PT、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28 d病死率与非合并DIC组均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简化JSTH评分与APACHEⅡ、SOFA评分均有显著相关性(r=0.496、0.612,均P<0.01),PLT与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相关性最好(r=-0.440、-0.568,均P<0.05)。简化JSTH评分中各指标诊断脓毒症DIC效能评价,PLT的ROC曲线下面积(AUG)为0.933,而其敏感度93.0%,特异度85.0%。简化JSTH中各指标预测脓毒症28 d病死率,AT的AUG为0.813,且敏感度(81.6%)及特异度(73.6%)均为最高。结论简化JSTH评分标准可用于脓毒症DIC的早期诊断,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该标准中PLT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性最好,且其早期诊断效能最强;AT对28 d病死率预测价值较好。

  • 标签: 脓毒症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简化JSTH评分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血管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检测水平变化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4月入住我院RICU的重症肺炎患者60例(A组)、重症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组60例(B组)、重症肺炎合并MODS组60例(C组),选取入住呼吸科的普通肺炎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D组)。比较各组患者入院第1d、3d、7d以及存活组和死亡组sFlt-1水平变化,分析血浆sFLT-1在重症肺炎中的预测价值及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A、B、C3组的PCT和APACHEⅡ评分有显著差异(P均<0.01)。血浆sFLT-1水平在4组患者间有显著差异,A、B、C3组第7d明显低于第1d(P<0.05)。重症肺炎死亡组sFLT-1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637.6±222.0ng?L-1vs354.9±144.6ng?L-1,P<0.01)。重症肺炎sFLT-1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具有很强的相关性(r=0.647,P<0.001)。sFLT-1预测重症肺炎和28d死亡率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7.8%、75.0%和69.7%、80.1%,AUC分别为0.787(95%CI72.6%~84.8%,P<0.001)和0.775(95%CI70.5%~84.5%,P<0.001)。结论早期检测血浆sFLT-1水平可以预测重症肺炎和28天病死率。

  • 标签: 血浆sFLT-1 重症肺炎 预测价值
  • 简介:摘要:目前临床开展心血管科带教活动的过程中,其本身具备较强的重要性和价值性,相应的科室、人员担任了较为明确的带教等方面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满足总体发展方面的需求,还需要充分认识到总体教学方面的方法重要性。教学方法选择的过程中,情景模拟教学和床旁教学模式,其本身具备着较强的应用价值,而且应用也具备着一定的广泛性,特别是对于心血管科带教来说具备一定实际性价值,有助于将各类实践知识整合培养学生临床思维,促使学生充分认识学科知识内容。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实践教学 带教 情景模拟教学 床旁教学 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心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近期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所选病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观察组心血管介入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综合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安全性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5.6d;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0.8d。观察组治疗过程中有2例患者分别出现了血压降低、心律失常并发症;观察组出现8例并发症。两组比较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采用心血管介入治疗冠心病疗效甚好,安全性高,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明显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冠心病 心血管介入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本研究主要探讨使用复合手术室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联合血管治疗对节段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的疗效,以及总结术前筛选适合接受血管重建的患者的经验。收集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20例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15例患者符合纳入条件。患者全都接受复合手术治疗,并且血管重建成功率为14/15,术后1年随访时只有1人血管再次闭塞。因此,颈内动脉剥脱术联合血管治疗的复合手术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来说是一种可以选择的治疗方案。

  • 标签: 颈内动脉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颈动脉支架 血管内治疗 颈内动脉闭塞 复合手术室 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婴幼儿血管瘤临床特征,分析早期诊断要点,评价临床疗效。方法调取82例婴幼儿血管瘤患儿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诊断方法影像学检查、血清雌二醇检测、血清标志物筛查、穿刺活检;治疗方法使用普萘洛尔、聚桂醇泡沫硬化术。结果无需活检患者,均采用常规方法确诊,发现时间平均(5.1±2.1)月;采用单纯普萘洛尔治疗64例,采用普萘洛尔联合聚桂醇泡沫硬化术治疗18例;随访1个月~2年,平均(8.3±1.0)个月;最终疗效优66例,良10例,及格5例,疗效稳定时间4个月~2年,平均(9.4±1.2)个月。结论早发现是婴幼儿血管瘤早期诊断关键,相关诊断技术基本成熟;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方法较多,但风险获益较好的治疗方法为使用普萘洛尔、行聚桂醇泡沫硬化术,不同患者治疗持续时间、疗效稳定时间差异较大。

  • 标签: 血管瘤 婴幼儿 早期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血管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2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30例不同类型的急性U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急性心绞痛、12例急性心肌梗死、6例急性左心衰竭、4例急性肺栓塞。依据病情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冶疗。结果7例急性U绞痛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7.5%,11例急性U肌梗死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1.7%;6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得到迅速纠正,4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均症状好转。结论对急性心血管患者应该做到尽早预防,尽早发现、尽早确诊,这样才可以有效治疗,从而不断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

  • 标签: 急性心血管 临床治疗 观察
  • 简介:摘要压力治疗是一种无创、安全的物理治疗方法,在血管、创面领域的疾病中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但当前压力治疗的理念没有得到广泛普及,而且存在治疗方式不规范、压力器具标准不统一等现象。因此,目前亟需完善压力治疗规范体系,提高相关疾病的诊治水平,促进压力治疗的健康发展。

  • 标签: 血管 淋巴 压力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肝脏肿瘤介入治疗血管造影CT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肝脏肿瘤介入治疗的患者56例,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进行血管造影CT检查,对比治疗前后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应用血管造影CT与肝脏肿瘤介入治疗后结果相比,具有一致性。VR重建图像的质量明显优于DSA常规图像,且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在肝脏肿瘤介入治疗中采用血管造影CT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正确性较高,值得在临床诊断中应用推广。

  • 标签: 血管造影CT 肝脏肿瘤 介入治疗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股骨头内不同区域骨微血管皮细胞(BMECs)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基因表达水平及活化差异。方法选用于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中日友好医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切除的人新鲜股骨头组织标本,分别对人股骨头松质骨区与软骨下骨区的BMECs进行分离、纯化、鉴定和培养,用一系列低浓度梯度氢化可的松(0、0.03、0.06、0.10 mg/ml)分别对两个区域BMECs进行干预,观察股骨头不同区域的BMECs的细胞表型与功能状态,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观察血管生成能力。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比较不同部位BMECs内11β-HSD1、11β-HSD2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11β-HSD1、11β-HSD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随着氢化可的松浓度升高,股骨头松质骨区和软骨下骨区BMECs 11β-HSD1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增加,软骨下骨区BMECs 11β-HSD1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松质骨区(均P<0.05)。11β-HSD2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在股骨头松质骨区BMECs表现为先缓慢减少,然后在0.10 mg/ml时略微增加,而在软骨下骨区表现与之相反,软骨下骨区11β-HSD2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比值略高于松质骨区(均P<0.05),但在0.10 mg/ml时两区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123±0.018比0.126±0.021、0.577±0.231比0.609±0.174,t=1.380、0.409,均P>0.05)。0.06 mg/ml氢化可的松处理后不同时间,股骨头不同区域BMECs划痕闭合率、管腔数、出芽数和小管分支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人股骨头不同区域BMECs 11β-HSD表达存在明显差异,松质骨区BMECs 11β-HSD1高度表达而11β-HSD2却低表达,软骨下骨区则表现相反,这有助于解释激素性骨坏死的病理特征及发病机制。

  • 标签: 股骨头 骨微血管内皮细胞 糖皮质激素 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
  • 简介:直到计算出的水封管排汽能力Q大于设备的额定蒸发量D,然后根据式(4)计算出水封管排汽速度u,然后计算出水封管排汽速度u

  • 标签: 径计算 水封管内 管内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