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食道患者围手术期功能锻炼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食管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系统性的综合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的VC、MVV、FEV1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VC、MVV、FEV1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PaCO2比对照组低,PaO2、指末氧饱和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的综合功能锻炼可有效改善老年食管患者的功能,值得应用。

  • 标签: 老年 食道癌 肺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晚期非细胞肺癌(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评价其对化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晚期NSCLC临床病理资料,以NLR均值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低NLR组和高NLR组,分析NLR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及NLR化疗前后的变化。结果NLR与肺癌病理分期、ECOG评分、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比值(PLR)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理类型、血红蛋白(hgb)无统计学差异(P>0.05);NLR值化疗前4.11±2.94与化疗后3.04±2.55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NSCLC患者病理分期越晚,NLR值越高;化疗后NRL值的降低对化疗评价有参考意义。

  • 标签: 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值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 简介:目的探讨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对非细胞肺癌NCI-H23细胞干性的调控作用。方法以非细胞肺癌NCI-H23细胞为对象,以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抑制剂(CHIR-99021)和β-cateninsiRNA为干预剂,分别采用噻唑蓝比色法、体外干细胞成球培养、划痕实验及免疫印迹法检测其增殖能力、体外成球能力和迁移能力方面的改变。结果CHIR-99021作用24h后NCI-H23细胞的增殖能力、干细胞成球率均明显提升,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划痕愈合时间缩短。CHIR-999021干预后的NCI-H23细胞、NCI-H23干细胞中,GSK-3β磷酸化显著降低,增殖细胞核抗原、CD133、乙醛脱氢酶1A1、Nanog、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增加。β-cateninsiRNA沉默β-catenin后NCI-H23中CD133、乙醛脱氢酶1A1和Nanog表达减少,干细胞成球率也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Wnt/β-catenin通路参与了非细胞肺癌NCI-H23细胞干性调节,这对于非细胞肺癌的防治有一定价值。

  • 标签: 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非小细胞肺癌 干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宫颈前病变与宫颈诊断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法的效果。方法择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病变患者,共计143例。选取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法,对143例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并将本次诊断的结果拿来作为研究组。此后,再择巴氏涂片检测法,对143例患者进行诊断,并将此次诊断的结果作为对照组。深度剖析两组诊断结果。结果针对不同种类病变的阳性检出率,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法,对宫颈前病变及宫颈患者进行临床诊断,不仅能提高阳性检出率,还能为患者后期的治疗提供主要依据。

  • 标签: 巴氏涂片 宫颈癌 诊断效果 液基薄层细胞学
  • 简介: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膀胱小鼠的抑制作用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取6周龄雌性无胸腺裸小鼠60只,随机分为治疗组、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20只。治疗组建立膀胱原位荷瘤模型,并给予CIK处理,模型组则仅进行模型建立,给予同样剂量的0.9%氯化钠溶液输注,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治疗上予同样0.9%氯化钠溶液处理。3组小鼠均于完成治疗后7d处死,解剖小鼠,测量肿瘤的体积及质量,治疗过程中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肿瘤体积[(145.34±46.32)mm^3vs(552.33±133.32)mm^3]、质量[(0.18±0.23)gvs(0.76±0.21)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K治疗使小鼠外周血CD4^+及CD8^+细胞增多,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CD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34±4.65vs15.52±0.12,P〈0.05)。结论CIK对膀胱起到抑制的作用,对膀胱有良好的疗效。

  • 标签: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膀胱癌 T淋巴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全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5例应用全胸腔镜手术治疗的非细胞肺癌患者作为本次观察主体,观察患者手术及住院情况,以及手术前后hs-CRP、IL—6等的检测水平。结果65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10.33±50.62)min,术中失血量为(110.26±83.11)mL,淋巴结清扫总数为(13.36±5.12)枚,术后引流时间、住院与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3.47±1.53)、(6.13±2.42)与(2.47±0.68)天;手术前、后65例患者hs-CRP、IL—6等水平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胸腔镜手术治疗非细胞肺癌具微创性,能有效促进机体尽快恢复并降低机体的炎症反应。

  • 标签: 全胸腔镜 非小细胞肺癌 hs-CRP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部放疗在广泛期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4例广泛期SC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观察组给予同步放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生存质量以及1年时生存人数。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81.8%)明显高于对照组(5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和腹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3个月、6个月和1年的生存期来看,观察组患者存活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广泛期SCLC患者,同时给予胸部放疗,能够减少不良反应,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存活率,值得加以推广。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全身化疗 广泛期 胸部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立体适形放疗非小球细胞肺癌的应用优势。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8例非细胞肺癌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常规放疗)和实验组(立体适形放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6%,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2%,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立体适形放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应在临床中推广和运用。

  • 标签: 立体适形放疗 常规放疗 非小细胞肺癌 优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骨髓活检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对有骨髓累及以血象异常为主要表现的B细胞淋巴瘤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B细胞淋巴瘤,其中3例无浅表及深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及3例有脾肿大但不易手术取材,以血象异常为主要表现的B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通过以流式细胞术、骨髓活检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等确定诊断。结果流式细胞术助诊断慢淋/淋巴细胞淋巴瘤2例,脾边缘区淋巴瘤2例。骨髓活检免疫组织化学助诊断慢淋/淋巴细胞淋巴瘤2例。结论流式细胞术、骨髓活检免疫组织化学对仅表现为血象的异常无浅表及深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或有肝脾大、纵膈或腹腔淋巴结肿大但取材困难的B细胞淋巴瘤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小B细胞淋巴瘤 流式细胞术 骨髓活检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本文拟观察强肾扶正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非细胞肺癌患者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收集病例48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强肾扶正中药方加减,结合含铂化疗方案(NP或GP),对照组单纯采用含铂化疗方案(NP或GP),观察两组近期客观疗效、临床症状、生活质量、体重及毒副反应的比较。结果在治疗非细胞肺癌上,采用强肾扶正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达到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中医药在治疗非细胞肺癌方面,具有进一步临床研究意义[1]。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中西医结合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灌注成像评价非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治疗的价值。方法抽取40例非细胞肺癌患者,对其进行多层螺旋CT非细胞肺癌的灌注成像检查,并对患者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以及血管皮内生长因子(VEGF)等表达水平进行检查。结果灌注参数血容量(BV)、血流量(BF)与VEGF、PCNA呈现负相关,差异显著(p<0.05)。结论CT灌注成像对非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效果具有重要的评价价值,灌注参数BV、BF可以作为非细胞肺癌患者的VEGF、PCNA表达水平评价指标,其应用价值值得肯定。

  • 标签: CT灌注成像 非小细胞肺癌 抗血管生成治疗 评价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细胞肺癌患者,讨论临床化疗后,患者的肿瘤体系变化规律,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细胞肺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临床均接受化疗治疗,对患者化疗后的肿瘤体积变化进行观察与分析,并搜集相关资料,找出其中的规律。结果细胞肺癌经过临床化疗后,在第1个周期结束后,患者的平均原发性病灶肿瘤体系将会明显的下降,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患者在第3个化疗周期结束后,患者的病灶肿瘤体系,将有可能出现反弹的情况,需特别注意,与第1个周期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胞肺癌患者,临床采用化疗治疗后,患者的肿瘤体系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根据变化的规律,可对患者实施有效治疗,促使患者获得较高的康复水平,降低临床痛苦。

  • 标签: 小细胞 肺癌 肿瘤 体积变化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非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为分子靶向药物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从肺癌分子靶向药物的分类、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探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非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结果与传统化疗药物相比,分子靶向药物疗效高、不良反应,但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耐药性。结论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非细胞肺癌患者良好的治疗效果为以后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前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引导肝细胞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检查患者81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肝穿刺活检术,取出标本后送病理检查。结果CT诊断肝细胞确诊病例为361例,进行超声造影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的肝细胞确诊病例为510例,根据穿刺术后的病理结果可知,超声造影引导下穿刺活检的肝细胞的临床确诊率明显高于CT诊断,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超声造影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肝细胞的临床确诊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卡铂及榄香烯乳注射液(ETC)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将80例NSCLC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ETC方案化疗;对照组仅给予TC方案化疗。所有患者每周期评价不良反应及KPS评分改善情况,每2周期进行疗效、不良反应、生活质量改善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组在近期疗效、KPS评分及白细胞减少、肺癌相关症状控制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榄香烯联合紫杉醇及卡铂化疗方案在提高疗效同时改善了患者一般状况,提高了生活质量,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榄香烯乳注射液 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近三十年来,我国肺癌发病率增加了4倍多,已占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其中非细胞肺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且占所有肺癌的约75%~80%,临床常采用放疗联合化疗模式进行治疗,因大多数确认的非细胞肺癌患者手术治疗已经没有多大意义。我科采用目前世界最先进的美国瓦里安直线加速器,它具有先进的原装内置自动多叶光栅,对肿瘤进行精确定位,它可最大限度杀伤癌细胞,最小范围减少正常组织损伤。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适形调强放疗 同步化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