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5 个结果
  • 简介:为培养综合素质的复合型医学人才,将临床医疗材料的前沿科研成果与药用高分子材料的教学相融合,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深入,并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变学生被动变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笔者结合多年来在科研领域的所见所得和研究成果,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科研为依托,提出了几个教研相融合的具体实施方案,为药用高分子材料的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 标签: 药用高分子材料 科学研究 临床医疗材料 医学生
  • 简介:根据文献介绍了苦瓜的茎叶、果实和种子中含有的三萜、甾体类物质的结构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药用性质,并简单介绍了这些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现状和研究进展,为天然产物化学研究提供有意义的资料。

  • 标签: 苦瓜 三萜 甾体 皂苷 活性物质
  • 简介:在食药用菌液体发酵的过程中影响因素有很多,加入不同的添加物,对菌丝的培养具有不同的影响,本文阐述了外源添加物对食药用菌液体发酵的影响,希望为以后食药用菌的研究可以提供一些可以参考的资料。

  • 标签: 外源添加物 食药用菌 液体发酵 影响
  • 简介:摘要:一体化教学设计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能够有效的促进人才的培养,学生通过进行一体化学习,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进行改正,以此提高自身能力。因此,一体化教学对教育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基于此,下文将就药用植物学课程一体化教学设计分析进行探究。

  • 标签: 山东医药技师学院
  • 简介:【摘要】基于药用植物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传统中医药文化和实践教学的角度,以公民品格、生态文明等多个维度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总结了融入教学内容的切入点,进一步探讨了贯穿于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课程思政方法和途径。

  • 标签: 药用植物学 课程思政 中医药文化 实践教学
  • 简介:白腐真菌在低阶煤炭深加工方面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为依据低阶煤降解机理,报道以喹啉作为低阶煤含氮模型化合物,利用白腐真菌在DOX培养基中对其进行微生物降解,通过测定降解体系中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锰过氧化物酶(MAP)、漆酶(Lac)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并利用红外光谱仪、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仪分析了降解产物。结果发现,喹啉在Lac、LiP和PPO等共同催化下发生了羟基化、醌基化、开环、C-N断裂、氧化等作用,得到对应的8种主要降解产物,从而推测出白腐真菌对喹啉的降解历程。

  • 标签: 白腐真菌 低阶煤 模型化合物 喹啉 降解机理
  • 简介:民族生态旅游的提出是实现民族生态旅游区人地关系和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大型真菌数量大、类型多,区域性强,是民族生态旅游中未挖掘的资源.以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区为例,探讨大型真菌资源在民族生态旅游中的价值,并提出了开发大型真菌旅游资源的建议和对策.

  • 标签: 大型真菌 民族生态旅游 开发
  • 简介:应用刚果红鉴定培养基,从土壤中筛选出两种分解纤维素能力较强的真菌,分别命名为NY01和NY02.滤纸条降解度分析显示,NY01的降解能力高于NY02.应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两株菌rDNA的ITS区域序列分析显示,NY01与木霉的相似性高达99%,NY02与毛霉的相似性高达99%,暗示NY01可能是木霉的一个种,NY02可能是毛霉的一个种.培养基中碳氮比例对两株真菌纤维素降解酶活性的研究显示,在N/C比值较低和较高时,CMC酶和FPA酶活性都低,N/C比值在1∶8时酶活性最高,说明两株真菌降解纤维素的最佳N/C比值是1∶8.

  • 标签: 真菌 分子鉴定 纤维素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鼻内镜手术在诊治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应用鼻内镜技术进行诊断和治疗,结合术后病理检查进行讨论。结果17例患者经1—3年随访无复发获治愈,1例未定期随访复发,后经再次手术治愈。讨论在本组病例中笔者认为鼻内镜技术具有良好的视野,可全方位的开放各组鼻窦,清除病灶。同时也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侵损性操作,并缩短诊治时间。定期随诊可避免和减少复发。该技术可作为治愈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理想方法。

  • 标签: 非侵袭性 真菌性 鼻窦炎 鼻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真菌性角膜炎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将选择的96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研究组除常规护理外,另再采取系统的护理干预。

  • 标签:
  • 简介:<正>一、设计思想通过多种开放式的教学活动,构建多种互动的课堂教学形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展开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多层次、比较全面地认识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二、教学分析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广泛,与动植物和人的关系比较密切。本节主要学习三方面内容: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3.与动植物共生。学生已经知道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但对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是如何促进物质循环进行的,还不清楚。

  • 标签: 引导学生 真菌 物质循环 教学设计 动植物 细菌
  • 简介:为提升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的教学效果、提高传统课堂的记忆、理解认知活动到分析、应用的认知层次,提出以药剂学应用为导向的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的教学思考.为此在高分子的基础理论部分重点讲授结构与性质联系、在高分子个论部分以药物制剂配方作为着眼点,采用从配方中来、到配方中去的方法讲授,最后以“药物制剂应用辅料的选择”等为题目进行小组汇报考核,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熟悉各种材料知识,从而为药剂学的学习打下更好的基础.

  • 标签: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 药剂学应用 教学法 考核方式 药物制剂配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高龄患者全麻诱导中采用依托咪酯靶控输注给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高龄手术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的给药方式,而观察组则采用依托咪酯靶控输注给药方式,将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D阶段,观察组患者的心率较为平稳,血压较低,两组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在E阶段,对照组患者的血压较低且心率较快,差异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肌颤发生次数较少,意识消失时间较长,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高龄患者全麻诱导中应用依托咪酯靶控输注给药方式,会使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有较少的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 标签: 依托咪酯 靶控输注 高龄患者 全麻诱导
  • 简介:借我校专业认证的契机,结合有效教学的主要体现,在实施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探索有效教学的方式。针对传统教学中注重教师自身讲授的缺点,忽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结果而忽略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缺点,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从课堂教学中设有提问环节、体现批判性思维、采用问题式教学方法、教研成果教学过程当中的体现、注重中医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形成性评价七个方面体现有效教学。

  • 标签: 有效教学 药用植物学 七个体现
  • 简介:选择马尾松的四种外生菌根真菌,分别用不同浓度的Cu^2+和Zn^2+处理,测定这四种菌的菌丝干重、培养9d后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氮的消耗量以及菌丝中Cu、Zn的含量,确定这四种菌对重金属的抵抗能力。结果表明:四种菌对重金属都有一定的抗性;低浓度的重金属不会抑制菌丝的生长,中等浓度对菌丝的生物量影响不明显,高浓度则明显地抑制菌丝的生长。

  • 标签: 重金属 外生菌根真菌 抵抗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合并真菌性阴道炎诊断和中药灌洗治疗的项目进行应用评价。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6年6月—2017年10月到该院接受治疗的22例患有真菌性阴道炎的糖尿病妇女为研究对象,征求患者治疗意愿后,对其进行中药内外合治。结果该组22例患者中,治愈14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45%。结论中药灌洗治疗糖尿病合并真菌性阴道炎的疗效很好,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药灌洗治疗 糖尿病 真菌性阴道炎
  • 简介:目的:研究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Sk-2的代谢产物。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LH-20凝胶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核磁数据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Sk-2的培养液中分离得到4个代谢产物。经波谱解析,分别为:大黄素甲醚(1),3,6-disecbutyl-1,4-dihydroxypiperazine-2,5-dione(2),7,8-二甲基苯并[g]蝶啶-2,4(1H,3H)-二酮(3)过氧化麦角甾醇(4)。结论:四个化合物均首次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Sk-2中分离得到。

  • 标签: 红树林 内生真菌 代谢产物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真菌感染因素进行回顾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真菌感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分析本组临床资料,分析感染因素。结果本组长时间住院,建立人工气道,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和(或)糖皮质激素,医源性侵袭性操作,低蛋白血症比例较高。结论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真菌感染因素可知,提高认识,加强防护,切断感染源、科学用药、加强营养、序贯通气,减少住院天数可一定程度上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真菌感染。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发作期 感染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