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患者使用电子镇痛常见的报警现状及原因并初步探讨其应对措施。方法 回顾性统计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2322例手术患者应用术后镇痛的过程中出现的报警情况,对比观察2021年5月采用移动手机应用程序进行无纸化访视和2021年4月采用传统纸质化访视下术后疼痛管理的耗时情况。结果 应用镇痛过程中发生报警的患者有1772例,报警总次数达20131次,因PAC报警13604次,发生率约为67.6%;非PCA报警6527次,约占32.4%。非PCA报警包括管道堵塞4267次,占比高达65.4%,其中打折,人为夹管和药盒松懈是主要原因;输液暂停1241次,约占19%;而关机,输液结束,气泡或无液也是发生非PCA报警的原因,无纸化访视方式的耗时时长明显低于传统纸质化访视方式。结论 手术患者在使用术后电子镇痛时,应做好术前疼痛宣教,医护人员需正确掌握处理报警的方法,并且采用无纸化访视方式,均可能提高术后访视效率,减少非PCA报警的发生率,提高医患护使用镇痛的满意度。

  • 标签: 疼痛管理 术后镇痛泵 报警调查 应对措施 无纸化
  • 简介:摘要应用镇痛硬膜外持续输注镇痛液进行手术后镇痛的观察及护理。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接手镇痛镇痛,对照组采用传统镇痛方法,结果表明两组使用不同方法后2h、4h、8h、12h、24h、48h,镇痛效果评定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满意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差异。提示镇痛硬膜外输注芬太尼镇痛液效果优于传统止痛法,是一种安全、有效、持续、稳定的镇痛方法。其安全有效性的可靠发挥尚需护士认真巡视患者,严密观察镇痛的工作情况,才能保证患者术后真正无痛康复。

  • 标签: 镇痛泵 术后镇痛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应用自控镇痛的对症有效护理,来提高自控镇痛的效果,来达到促进母乳喂养的要求。方法选取我科2005年6月—2006年6月,选择性剖宫产术应用自控镇痛的产妇50例,对其进行观察护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加强基础护理,保持输液管道的通畅,加强肢体的活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作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以促进产妇的身心健康及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结果通过对应用自控镇痛产妇有效的护理,减少了疼痛引起的不适,大大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结论自控镇痛术可提高剖宫产术后产妇生活质量。

  • 标签: 自控镇痛 剖宫产 产妇 护理
  • 简介:摘要病人自控镇痛(PCA)镇痛最主要的优点为高质量的镇痛效果、镇痛迅速、病人具有自主性、无肌肉注射的疼痛等。大量研究表明,PCA阿片类镇痛与肌肉注射阿片类比较效果相等或比后者更佳。而相比之下PCA阿片用量较少,病人和护士的满意度高。

  • 标签: 手术后 自控镇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病人自控镇痛(PCA)技术已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但有关皮下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subcutaneousanalgesia,PCSA)的报道尚较少。我科在近年将PCSA用于术后镇痛,已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皮下自控镇痛 PCSA 病人自控镇痛 PCA 临床研究 病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产妇自控镇痛对母婴的影响。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将剖宫产产妇25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连续硬膜外麻醉,手术结束时,观察组将自控镇痛接在硬膜外管上。术后分别取产妇肘静脉血,初乳,尿及新生儿尿,测定吗啡含量。观察镇痛效果及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镇痛效果明显(P<0.05)。观察组血吗啡质量浓度5.0-126.0ug/L,初乳吗啡质量浓度5.0-33.6ug/L,91.8%的产妇尿吗啡呈阳性,12.7%的新生儿尿吗啡呈阳性。随访一年两组婴儿的体格及发育商比较,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腔应用吗啡镇痛,对产妇及新生儿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剖宫产术 自控镇痛 吗啡 产妇 新生儿
  • 简介:近年来,在如何缓解病人术后疼痛,提高其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将微输注与硬膜外导管或静脉通道相连,使药液按设定的速度输入的病人自控镇痛法(patientcontrolledanalgesia,PcA)技术与传统的肌肉注射相比,具有镇痛效果好、用药量少且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的优点,从而提供满意的镇痛效果。但随着此项技术的广泛应用,陆续有不少文献报道此法有不足之处,且许多因素影响其镇痛效果。现将我院2003年1月-2003年12月期间,对应用PCA的1200例患者术后情况作一分析。

  • 标签: 术后病人自控镇痛 护理体会 病人自控镇痛法 镇痛效果 硬膜外导管 术后疼痛
  • 简介:疼痛是骨科手术后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不仅使患者感到痛苦,还会带来一系列生理行为反应。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algesia,PCA)是一种新型的止痛方法,近几年来被广泛用于骨科手术后患者的疼痛治疗,具有安全,药量小,疗效好,病人能主动参与到术后镇痛中来的特点。我科从2001年到2006年对368例骨科创伤患者术后采用镇痛自控镇痛,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患者自控镇痛 骨科术后 护理 疼痛治疗 骨科手术后 行为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比研究分娩镇痛过程中应用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与腰-硬联合镇痛两种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6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84例,根据分娩镇痛模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42例研究对象实施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中42例研究对象实施腰-硬联合镇痛。对比两组分娩镇痛效果、镇痛前后应激反应相关指标、产程时间。结果 观察组研究对象分娩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镇痛前后应激反应相关指标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 分娩镇痛过程中应用腰-硬联合镇痛,与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比较而言,能够更好的控制应激反应,缩短产程时间,使分娩镇痛效果显著提高。

  • 标签: 分娩镇痛 腰-硬联合镇痛 瑞芬太尼 静脉自控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局部麻醉镇痛和静脉自控镇痛在腹部手术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到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做腹部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局部麻醉镇痛,观察组采用静脉自控镇痛。结果观察组术后镇痛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原因大于对照组。结论静脉自控镇痛可以在术后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可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的推广。

  • 标签: 局部麻醉镇痛 静脉自控镇痛 腹部术后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镇痛配合中心静脉置管化疗中的护理。方法对140例癌症患者采用电子镇痛配合中心静脉置管持续化疗。结果全部病例圴顺利完成全程化疗,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与实施措施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镇痛配合深静脉置管持续化疗不仅使药物在体内保持一定的血药浓度,为肿瘤病人提供了一条安全、方便的无痛性治疗途径,而且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并得到患者的欢迎。

  • 标签: 电子镇痛泵 中心静脉置管 化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镇痛连续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对产程、分娩方式、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0.075%罗哌卡因加1μg/ml芬太尼行连续性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的产妇180例为观察组,同期未采用任何分娩镇痛药物而进入产程的产妇200例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结果两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无显著性差异,而分娩方式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连续性硬膜外镇痛分娩效果满意,不影响产程进展及母婴结局,而明显降低了剖宫产率。

  • 标签: 分娩镇痛 不影响产程及母婴结局 降低剖宫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肛肠手术患者中实行硬膜外镇痛镇痛的价值,且分析术后镇痛情况。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2840例肛肠手术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随机分为两组,为参照组(n=1420)与实验组(n=1420),将实行常规镇痛方式作为参照组,将实行硬膜外镇痛镇痛患者作为实验组,观察两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结果实验组肛肠手术患者镇痛满意度、睡眠时间等指标改善情况与参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结论将硬膜外镇痛镇痛应用在肛肠手术患者中疗效显著,可以确保术后患者无痛康复。

  • 标签: 镇痛泵 肛肠手术 镇痛 护理效果
  • 简介:术后疼痛是机体对疾病本身和手术造成组织损伤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反应,它往往同时伴有严重的心理反应,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恐惧,甚至影响患者的正常术后康复,增加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传统的肌注阿片类药物镇痛法虽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术后疼痛,但仍存在镇痛不够、不及时、不随意的欠缺.我院于2000年4月,将病人自控静脉镇痛术(PCIA)应用于术后镇痛,它克服了传统镇痛方法的缺点,效果理想.

  • 标签: 手术室 PCIA 自控镇痛术 术后疼痛 患者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癌症晚期病患进行静脉自控镇痛效果。方法 随机划分 2018年 3月 -2019年 1月本院接收的 72例癌症晚期癌性疼痛患者,各 36例,对照组采取传统肌肉注射吗啡类药物镇痛,研究组接受自控镇痛静脉输入吗啡镇痛,统计各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在镇痛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对照组分别是 75.00%和 22.22%,研究组分别是 94.44%和 5.56%,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静脉自控镇痛方法在癌症晚期患者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其不仅可以减轻疼痛程度,同时安全性高,值得推广、采纳。

  • 标签: 静脉自控 癌症晚期 不良反应
  • 简介:施行术后切口镇痛,传统上采取肌肉注射止痛药法,效果往往不够确切;因顾虑病人出现镇痛药过量或成瘾,以致约有70%的病人因用药量偏小而存在不同程度的镇痛不全。胸腔术后切口疼痛刺激,可引起一系列内分泌和病理生理反应,血压升高、心动过速、呼吸浅速和自主咯痰能力降低,容易促成

  • 标签: 胸腔手术 硬膜外腔镇痛 镇痛效果 自控镇痛 PCEA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