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妇科恶性肿瘤的术后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将8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是妇科在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收治,并接受手术治疗。为提高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护理质量,将82例患者分配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在其术后护理中实施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措施下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情绪状态的评估分析看,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负面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给予有效护理干预可减轻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妇科恶性肿瘤 术后护理 综合护理 不良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即刻乳房重建联合乳腺切除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临床可行性分析。方法选取湖南省肿瘤医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予以乳腺切除术治疗及延迟乳房重建,观察组患者行乳腺切除术时予以即刻乳房重建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即刻乳房重建联合乳腺切除术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安全可行,可满足患者对形态美的要求,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和良好预后。

  • 标签: 乳腺肿瘤 即刻乳房重建 治疗结果
  • 作者: 李林霞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仁寿县人民医院李林霞近年来,乳腺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乳腺癌发病率也明显上升,乳腺癌已经占据我国女性恶性肿瘤的榜首,还呈现出逐渐增加和年轻化的趋势。因此,进行早期的乳腺癌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不仅能够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而且能够减少患者的死亡率。乳腺影像学检查已经成为乳腺癌患者的主要筛查和诊断手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乳腺癌是妇女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美国每年新发生病例18万。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增长较快。目前,全球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越来越年轻化,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由于目前并无有效预防乳腺癌的措施,医学影像学检查对乳腺癌的早期检出和诊断是获得较好疗效和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关键。

  • 标签: 影像学检查方法 乳腺癌 癌发病率 医学影像学 恶性肿瘤 身心健康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的不同X线表现,提高其诊断率.方法:将5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乳腺癌X线征象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有明显肿块者27例;单纯致密小结节者11例;与对侧乳房比较呈不对称局限性密度增高者6例;X线未见肿块与结节,仅见泥沙样微细钙化者5例;X线未见异常,导管造影显示导管内有不规则充缺、管壁僵硬者1例.结论:①致密肿块、边缘有毛刺是诊断乳腺癌较为可靠的依据.②泥沙样微细钙化是诊断早期乳腺癌非常重要的依据.③未见明显肿块与结节,仅见局部不规则密度增高片团影者,应提高警惕,随访复查或进行活检,避免遗漏.④导管造影是诊断乳房溢液乳腺癌有效的方法.

  • 标签: 乳腺癌 X线 特征
  • 简介:目的对乳腺癌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对我院2011年4月至2012年11月共收治的81例乳腺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分析,对其护理经验加以总结。结果通过术前、术中、术后对乳腺癌患者给予充分的护理,81例乳腺癌患者全部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结论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有针对性的对于不适因素给予相关护理,不但解决了患者的痛苦,也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 标签: 乳腺癌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男性乳腺癌是原发于乳腺组织的恶性肿瘤。男性乳腺癌较少见,占乳腺癌总数的1%[1]。其生物特性与女性乳腺癌相同,但发病年龄较女性高,容易贻误而影响预后。临床上对于本病认识较少,早期诊断较为困难,临床上易误诊、漏诊,现就本院近期收治的1例病理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59岁,无不良嗜好。

  • 标签: 男性乳腺癌 浸润性导管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类侵袭性较强且具有明显异质性的乳腺癌亚型,患者的总体预后较差。多项研究显示新辅助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好。目前已有多种化疗药物及靶向药物用于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研究,部分药物显示出较高的病理学完全缓解率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病理完全缓解
  • 简介:目的:探讨高频彩超检查乳腺良恶性肿块声像图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60例乳腺肿块,以二维超声了解其形态、边界、内部回声、有无后方衰减及侧方声影,以彩色多普勒观察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分布。结果:乳腺良恶性肿瘤声像有其各自特点,比较两者在有无包膜、内部回声均匀与否、单发与多发、有无沙粒状钙化灶,是否合并腋窝淋巴结肿大,以及彩色多普勒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峰值流速、阻力指数等参数,其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频彩超对乳腺肿块的检出率高,应用二维超声声像图特点,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有助于提高乳腺肿块的诊断准确率。

  • 标签: 高频彩超 乳腺肿块 病理 检查
  • 简介: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50岁。左乳腺癌术后7年半,骨转移5年,双肺转移3年。患者于1992年1月20日诊断左乳腺癌行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为浸润性导管癌,PR(+),ER(-),病理分期Ⅱa期(T2NOM0)。术后给予5-Fu,MTX,CTX及CDDP等辅助化疗6cycle。

  • 标签: 乳腺癌术后 双肺转移 骨转移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存活 浸润性导管癌
  • 简介: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对乳腺癌从基因水平上加以分型,不仅能够判断肿瘤的预后,还能够预测肿瘤对治疗的反应,为肿瘤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本文以管腔型乳腺癌为研究方向,从六个方面论述了管腔型乳腺癌的认识过程;管腔型乳腺癌的形态特征;管腔型乳腺癌的免疫表型;管腔型乳腺癌的基因表达;管腔型乳腺癌的分子遗传学;管腔型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为管腔型乳腺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综述。

  • 标签: 乳腺癌 管腔型 免疫组化 HER-2
  • 简介: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高居女性肿瘤疾病首位,全世界每年约有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目前对于乳腺癌的治疗主要有手术、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等4种手段。近年来,随着对恶性肿瘤发病的基因和分子机制研究驹不断深入,针对致癌基因的分子靶向治疗技术被应用于医学临床。分子靶向治疗是以肿瘤细胞中特有的基因片段为治疗位点,通过调节或阻断这些基因片段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靶向治疗特异性强,效果显著,基本上不损伤正常组织,因此肿瘤耙向治疗是肿瘤治疗中最有前景的方案。

  • 标签: 乳腺癌 靶向治疗 进展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刘晓芸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通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刘晓芸乳腺癌疾病是夺走许多女性生命的“头号杀手”,很多人谈癌色变。那么关于乳腺癌知识你又知道多少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铜砭刮痧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分析。方法:收治乳腺增生患者110例,因方案不同所以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比对组55例用选用药物进行治疗;试验组5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铜砭刮痧方案进行治疗,观察不同治疗方案的的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有效率的明显高于比对组,P<0.05。治疗前,两组疼痛改善评分比对,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疼痛改善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乳腺增生患者采用铜砭刮痧治疗可提高病情有效率,降低患者疼痛程度,临床价值高。

  • 标签: 铜砭刮痧 乳腺增生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哺乳期乳腺炎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21年接收的58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不同病情实时针对性治疗方法,分析治疗总有效率。  结果:58例患者治疗后,显效27例,有效2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55%。58例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后总有效率较高。结论:哺乳期乳腺炎实施针对性治疗治疗效果较明显,结合疾病状况制定专属治疗方法值得临床重视和采纳。

  • 标签: 哺乳期乳腺炎 治疗 体会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