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病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诊断的124例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62例,采用数字血管减影检测。观察组62例,采用CT血管成像检测。对两组患者血管诊断结果和检查情况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轻度狭窄、重度狭窄和重度狭窄方面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闭塞方面诊断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应用于下肢动脉闭塞性病患者临床诊断,能够提供较为准确的诊断结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数字血管减影 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 CT血管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中多平面重建(MPR)对弥漫性肺部疾病的诊断效果。方法同时做高分辨CT(HRCT)和MSCTMPR的弥漫性肺疾病共134例。图像分析分成三组,由2位资深的影像学专家3次完成阅片。结果HRCT以及MPR对于评价磨玻璃状影、气腔状实变病灶以及结节状等实质性病还有含气病灶的敏感性分别为100.00%和89.00%~100.00%,特异性则分别是100.00%以及98.00%~100.00%,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RCT、MPR对肺弥漫性疾病分布的区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阅片者对MPR显示磨玻璃样影、气腔状实变病灶以及蜂窝状影、肺气肿、肺大疱的影像满意度比较高(96.00%~100.00%),但是对线性影、细网格状影、小结节或者是微结节影以及牵张性支气管扩张的满意度比较低(仅有11.00%~6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MSCT扫描得到的MPR影像在磨玻璃样影、肺实变影、蜂窝状影以及肺气肿、肺大泡影等病变显像的能力与HRCT相似,而对线性影、细网格状影、小结节或者是微结节影以及牵张性支气管扩张等病变的显影能力不如HRCT。

  • 标签: 肺弥漫性病变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影像学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滤泡性病手术中病理诊断技巧,提高手术中病理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264例甲状腺滤泡性病大体观察、冷冻切片、印片细胞学特征和常规石蜡切片诊断,分析误诊、延迟的原因。结果264例甲状腺滤泡性病,手术中病理诊断确诊255例(96.59%),延迟诊断6例,误诊3例(假阳性1例,假阴性2例),其中甲状腺滤泡型乳头状癌印片细胞学的细胞核形态特征清晰,可协助冷冻切片诊断。结论联合大体观察、冷冻切片和印片细胞学,可对大多数甲状腺滤泡性病做出正确的手术中病理诊断,尤其适合提高基层医院手术中病理诊断的准确率,甲状腺滤泡性癌少见且通常需要待石蜡切片确诊。

  • 标签: 甲状腺滤泡性病变 手术中 病理诊断
  • 简介:采用鼻内窥镜在支撑喉镜下手术86例,采用显微镜在支撑喉镜下手术90例,采用手术显微镜经支撑喉镜下摘除声带良性病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手术方法

  • 标签: 中的应用 内窥镜声带 声带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A诊断颅内血管性病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现分析本院2011年01月至2012年09月25例脑血管病变患者行CTA检查,采用高压注射器以2.5-3.0ml/s速率行外周静脉注射,行螺旋CT容积扫描,采用SSD和MIP技术进行扫描范围内脑血管三维成像,检出22个病变,发现脑动脉瘤9例,10个AVM,脑动脉狭窄3个。结果CTA可以清晰显示较粗大的脑动脉,对Wliis环及大脑前、中、后动脉主干及其分支显示良好,能够明确颅内动脉瘤及血管畸形的部位、形态、大小、起源以及与周围脑血管和颅骨的解剖关系,对于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及脑动脉狭窄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脑血管造影 脑血管病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由于影像技术的发展及临床广泛应用,胰腺囊性病的检出率明显提高。部分胰腺囊性病具有潜在恶性,需要手术切除。确定胰腺囊性病的性质与级别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和手术方式有重要指导意义。随着超声内镜技术的成熟与推广应用,获得囊液进行分析可为判断胰腺囊性病的性质与级别提供依据。

  • 标签: 胰腺囊性病变 胰腺囊性肿瘤 囊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超声(EUS)对胰腺囊性病(PCL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11例行至少1次EUS检查且病理诊断明确的PCLs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EUS影像特征、囊液生物化学检验结果以及病理诊断结果。将病变归纳为黏液性病(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黏液性囊腺瘤)和非黏液性病(胰腺假性囊肿、浆液性囊腺瘤、实性假乳头状瘤、胰腺内分泌肿瘤);恶性病(胰腺导管腺癌或发现异型细胞及癌细胞者)和良性病。根据黏液性与非黏液性病囊液CEA水平、良恶性病囊液淀粉酶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囊液CEA及淀粉酶的鉴别诊断效能;比较良、恶性病患者EUS影像特征及EUS联合液基细胞学、组织病理学的诊断效能。结果211例PCLs患者中,201例次穿刺获得囊液,其中188例(93.5%)行细胞学检查,确诊33例,确诊率17.6%;41例次穿刺获取组织条行组织学检查,确诊23例,确诊率56.1%。良性病45例,其中黏液性病22例,非黏液性病23例,CEA水平分别为1458.16(19.80,1500.00)、4.40(0.50,341.1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囊液CEA<10.15 ng/ml诊断非黏液性病的灵敏度为89.5%(95%CI0.686~0.981),特异度为66.7%(95%CI0.438~0.837)。胰腺囊性良、恶性病的囊液淀粉酶水平分别为379.00(50.00,18405.50)、42.0(13.50,340.00)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囊液淀粉酶>747.50 U/L诊断良性病的灵敏度为91.7%(95%CI0.646~0.996),特异度为48.0%(95%CI0.300~0.665)。EUS显示,恶性病患者病灶囊壁增厚、主胰管扩张及囊内含实性成分的占比显著高于良性病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病灶囊壁结节和囊腔内分隔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US联合液基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对恶性病的诊断准确率达80%。结论PCLs囊液CEA水平有助于鉴别诊断黏液性与非黏液性病,囊液淀粉酶水平可辅助鉴别病变良恶性。EUS联合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对恶性或潜在恶性PCLs的诊断价值高,存在高危因素者建议尽早行EUS-FNA检查。

  • 标签: 胰腺 囊性肿瘤 腔内超声检查 内镜超声引导细针穿刺 癌胚抗原 淀粉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随机分配原则抽选在本院进行医治的50例甲状腺占位性病患者实施回顾性分析,并给予全部患者进行病理检查和超声诊断。检查结束后,比较分析患者的影像和病理诊断结果。结果在本组患者中CT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为94.05%,病理检查确诊率为98.00%。结论在甲状腺占位性病的临床诊断中运用超声诊断进行诊断,准确性高,值得在临床诊断中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超声诊断 甲状腺占位性病变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胰腺囊性病的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胰腺囊性病患者的CT表现。结果胰腺真性囊肿3例,潴留性囊肿1例,囊壁薄光滑无结节;假性囊肿12例,其中6例伴有胆管或胆囊结石;黏液性囊腺瘤6例,位于胰体尾部,囊腔直径均>2cm,其中乳头状腔内突起1例,胰周侵犯,淋巴结肿大2例;浆液性囊腺瘤5例,均在胰头部,呈多囊性病灶或蜂窝状3例,囊肿直径<2cm,囊肿直径>2cm1例,伴壁结节2例;导管乳头状瘤1例,显示主胰管明显扩张,胰头部可见结节影;胰腺脓肿2例。结论胰腺囊性病在CT表现上有各自特征也有共性,64排螺旋CT在显示胰腺囊性病方面有其优点,对胰腺囊性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胰腺 囊性病变 体层摄影术 诊断鉴别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脾良性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6月~2014年6月,我科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19例脾良性病,其中12例行腹腔镜脾切除,4例脾囊肿行囊肿开窗术,2例脾囊肿行脾下极部分切除,1例局限于脾上极的脾淋巴管瘤应用Habib4X行腹腔镜脾上极切除术。结果19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无中转开腹。12例行脾切除术,其中一级脾蒂法5例,手术时间60~115min(平均85min),术中出血30~300ml(平均170ml);二级脾蒂法7例,手术时间85~195min(平均105min),术中出血30~500ml(平均240ml)。4例脾囊肿行囊肿开窗术,手术时间55~70min(平均60min),术中出血20~50ml(平均30ml)。3例行脾部分切除术,手术时间分别为90、110、110min,术中出血分别为40、60、100ml。1例由于术后短时间引流量多、引流液色红而再次行腹腔镜探查,发现取脾时意外撕裂大网膜导致出血,成功在腹腔镜下止血。术后住院4~11d,平均6.0d,无术后并发症。19例随访3~8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5个月,12例脾切除术无远期并发症发生,6例脾囊肿行开窗术或脾部分切除术未见囊肿复发,1例脾淋巴管瘤行脾上极切除术后无肿瘤残留、复发。结论腹腔镜脾切除及部分切除术治疗脾良性病疗效满意。

  • 标签: 脾良性病变 腹腔镜 脾切除术 脾部分切除术
  • 简介:目的:分析卵巢囊性病的CT表现,提高对卵巢囊性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1例和抗炎治疗后CT随访复查的3例共64例74个卵巢囊性病灶CT表现特点.结果:本组CT表现良性病54例61个病灶,恶性病10例13个病灶.各类囊性病灶CT表现各有其一定特征.良性病形态为圆形或椭圆形,囊壁薄而规则,囊液大部分均匀,水样密度;病灶中有脂肪,钙化为畸胎瘤特征性改变.恶性病形态不规则,囊壁与分隔不规则,厚薄不均,最大厚度大于3m,并可见盆腔直接侵润.结论:CT检查可提高卵巢囊性病的诊断准确性.

  • 标签: 卵巢囊性病变 CT表现 诊断 鉴别诊断 囊性畸胎瘤 囊腺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遵循数字随机性的原则从 2017年 10月— 2018年 10月在我院进行疑似甲状腺占位性病诊断检查的患者中选取 80例作为此次临床实验的观察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超声诊断,对比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和手术病理结果,以手术病理结果为准,统计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临床准确率。结果:超声诊断发现 72例良恶性病,其中 66例良性病、 6例恶性病,手术病理诊断发现 75例良恶性病,其中良性病 68例、恶性病 7例。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有 2例良性病漏诊、 1例恶性病漏诊。即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的临床准确率达到 96%,总体准确性较高,实验结果比较差异明显,( P< 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超声诊断操作方便,对患者不存在辐射和创伤损害,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作进一步的技术推广。

  • 标签: 超声诊断 甲状腺占位性病变 手术病理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体现利普刀治疗宫颈良性病的价值。方法随机抽查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用LEEP刀治疗宫颈良性病的患者30人,观察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愈合及复发等方面的情况。结果LEEP刀治疗宫颈良性疾病,时间短,出血少,术后复发率低.治愈率96.7%。结论LEEP刀不仅可以治疗宫颈良性疾病,还可以发现宫颈癌,优点多,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 标签: 宫颈疾病 高频电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样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来自我院门诊部的160例甲状腺占位性病患者,所有患者均先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诊断结果,后进行手术病理结果诊断,分析评估超声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结果病理诊断结果中,甲状腺肿44例,甲状腺炎41例,甲状腺腺瘤45例,甲状腺癌30例;超声检查结果中,甲状腺肿47例,甲状腺炎38例,甲状腺腺瘤43例,甲状腺癌32例;超声诊断误诊率为3.2%,两者诊断结果相比较,差异不显著,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误诊率低,检出率较高,临床使用价值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超声诊断 病理诊断 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误诊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肝脏非肿瘤性局灶性病的超声诊断。方法根据患者超声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结论当出现典型的FNH超声表现,即彩色多普勒显示肿块中心呈放射状分布的动脉血流信号;超声造影显示轮辐状分布的肿瘤血管,动脉期呈高增强,肝门静脉期及延迟期仍然呈高增强或等增强时,应高度提示FNH的诊断。

  • 标签: 肝脏非肿瘤性局灶性病变 超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SCT在女性盆腔囊性病诊断的应用价。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50例盆腔囊性病的成像资料,使用方法包括VR、MIP、SSD等多种成像技术。结果病例图像显示良好,其中显示单纯性囊肿12例、囊内分隔36例、壁结节23例、脂-液平面2例、囊内钙化3例。结论CT检查具准确性和特异性。较常见的包括卵巢功能性囊肿、卵巢子宫内膜异位性囊肿、成熟囊性畸胎瘤和上皮性囊性肿瘤,对于术前评价诊断及良恶性分析具有较大的帮助。

  • 标签: 盆腔 卵巢 囊性病变 CTI
  • 简介:目的了解声带良性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探讨该病的预防措施并进行康复指导。方法对2005年8月-2006年8月在我院门诊经喉镜检查诊断为功能不良性声带病变的168例患者厦同期喉部检查正常的153例患者进行性别、年龄、职业、用嗓情况分析对照。结果调查显示患者的职业、工作环境、饮酒、用声时间、嗓音误用5个因素是致声带良性疾病的危险因素。结论为患者提供嗓音保健知识。给予细致的康复指导及护理,可以更好地预防该病的发生。

  • 标签: 功能不良性声带病变 危险因素 嗓音保健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源CT在肾上腺结核与肿瘤性病的诊断价值,提高对肾上腺结核与肿瘤性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经临床证实的45例肾上腺结核及肿瘤CT表现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中,年龄27~78岁,平均60岁。肾上腺嗜铬细胞瘤9例,肾上腺结核4例,肾上腺转移瘤20例,肾上腺腺瘤8例,肾上腺髓质脂肪瘤7例。双侧受累(33%),单侧受累(67%)。11例患者合并肺结核、1例合并胸膜结核,病灶中有钙化密度者8例(16.7%),无钙化密度者40例(83.3%)。增强扫描14例病灶边缘环形强化,22例病灶中度不均匀强化,12例逐渐强化。结论双源CT平扫与增强对肾上腺结核与肿瘤性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结核 双源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