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生有效阅读策略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7
/ 2

农村学生有效阅读策略初探

龚雪芳

莆田第二十四中学      福建 莆田 351142

摘要:随着大语文思想的深入铺展,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如何有效、深入阅读是我们教学研究的重点所在。笔者从老师是最好的激趣者;制定阅读计划,目标明确的阅读;运用方法深入阅读;注重激励与反馈四个角度出发,对农村学生有效阅读进行探究。

关键词:  农村学生  有效阅读

关于中学生的阅读,九年义务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如下:“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 万字。”由此可见阅读的任务不轻。特别是农村学生,外在的物质条件不足,书籍、设备、环境等都不能跟城市比,甚至有的是严重缺乏;内在的个人基础差,阅读量少,阅读能力差等呈常态化发展。综上原因造成了很多孩子不会阅读、不想阅读、无法阅读、缺失阅读和无效阅读等问题。面对如此严峻的阅读形式,农村学生如何有效阅读,提升阅读能力?以下是本人的一些实践经验及体会,愿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老师是最好的激趣者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阅读习惯养成的关键是要培养好的阅读兴趣,阅读兴趣养成的关键是产生“精神上的阅读共鸣”,常用的操作方法如:名家故事激趣、名著名篇激趣、影视创设情景激趣等。但都不比老师身先士卒,以身示教的作用强。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倒过来读是“老师是最好的兴趣”,强调了老师在兴趣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即老师是最好的激趣者。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密切,老师以身作则、一马当先,自己阅读,并与学生分享阅读的感受,以此带动学生阅读,这个效果肯定是立竿见影的,所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最好的老师不是“兴趣”而是老师自己。我时常在课堂分享阅读篇目、阅读感受,在课堂上经常深切的感受到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对阅读的兴趣和期待。七年级的时候,我分享了《西游记》,每天讲一个故事和每周以主要人物为中心串联讲故事来和孩子们分享我在阅读《西游记》中感受到的人物形象。孩子们都听的津津有味、兴致勃勃,有甚者还会主动跟我一起分享他眼中的八戒或者悟空等。此时引导孩子们走进阅读的世界,就没那么难了,甚至可以做到“兴趣十足”。教育最大的悲哀是一个不读书的老师,去教一群读书的孩子。所以老师在孩子们心中最傲岸的形象是老师有足够的学识和见解。所以我们要让孩子们读书的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先读书,示范性的带领孩子一起读书。

二、制定阅读计划,有目的地阅读

明确的目标计划是完成任务的关键所在。虽说读书不能功利,但从长远来看,有计划的阅读方式也利于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戴尔麦康基说过:“尽管某一计划可能由于其最为现实而被选中…其他的主要选择也不应被忘记。它们可能会是很好的权变方案。”九年义务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也提到:“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所以计划非常必要。那么阅读计划要如何制定,笔者强调以主题来划分制定计划。把阅读按主题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文学类、科学类、社会常识、文化礼仪、艺术赏析。在校期间着重关注:文学类、科学类、社会常识类的著作阅读,若从长远阅读来看,教师可以有更宽的主题选择,这个可以因人而异,因需而异。一个学期两个主题,一个主题一本书,有条不紊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我的做法是每一学期的名著外加一本学生自己选的书,且学生自选的书,主要是我推荐的书和学生推荐给我的,我再选择出来的,这能确保阅读内容的质量,以及激发孩子们的阅读自主性,甚至提升他们的阅读品味。最开始孩子们推荐的如言情小说、武侠小说、还有一些随便凑合的书,后来渐渐的孩子们会去购买《骆驼祥子》、《水浒传》、《简.爱》、《红星照耀中国》等我们阅读书目里面有的书,由此可见孩子的阅读质量和阅读期待都提升了不少。我一般推荐的书有:余华的《活着》、吴敬梓《儒林外史》、叶嘉莹《说试讲稿》、老舍《小时候真傻居然盼着长大》、李拓远《学习高手》、《论语》、《唐诗三百首》等主要是让孩子们能够多方面的阅读,多元化的阅读。在此基础上有条不紊的安排孩子们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阅读,那么阅读的有效率就得到了一定的保证。

三、运用方法,深入阅读

阅读的量和质是相辅相成的,量有了质也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如何保证阅读的质,这就需要阅读方法的介人。阅读的方法前人已经做了很多的探究与总结,就不多赘述,个人认为以下两种方法效果不错:泛读和精读。泛读就是读大概内容,字词扫盲,读结构,读作者与创作背景,浅层次的感知作者表达的意图等。精读强调读作品的内涵,读作者的情感,读自己的感悟。浅层次的泛读是精读的基础。泛读是不能略掉的,不是所有的书都要精读,但泛读是必须的。那么精读是否有所必要呢?当然有,正如课程标准要求:“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由此可见读书读的是什么?是能力,是素养,是要形成自己的个性,所以精读就非常有必要,并且至少要每种主题的书都要选择一部分进行精读。那么怎么精读呢?笔者的方法是:(1)细读文本,在文本中感知作品的内涵及作者要表达的东西,然后再走出文本结合自己的生活去感知作品,形成自己的见解或者感知。(2)读艺术特色,根据作品的突出特点,有重点的阅读:创作特色,关注创作方法,构思安排特点、表达技巧等进行阅读;语句的特点,抓住一些特殊的字词、手法、句式等去品读句子的内涵等方法去阅读,这就让学生明白自己到底要读什么,还能让学生有法可循地进行再创作。

四、注重激励与反馈

有效阅读不可忽略的一点就是要及时反馈和激励。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关键所在:人具有能动意识,能动意识可以通过感觉、知觉、生理活动等指导自己的社会活动。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时常会受到情感或知觉、生理活动的左右,表现出亢奋或懈怠或平淡等状态,这些能动意识就会对阅读的持续性造成影响。这时需要去克服消极的能动反应,极大可能地释放更多的积极能动反应,因此外界的干扰就显得尤为重要。对阅读有积极作用的“干扰”主要表现为:反馈机制、激励机制,反馈机制和激励机制可以结合起来实行。反馈不是为了保证眼前的阅读量或者质,而是要着眼长远的量和质。所以老师在反馈的时候不要死抓住学生阶段内的任务是否完成,而应该结合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勇敢阅读,坚持阅读,分享阅读,让他们在阅读充分享受阅读带来的愉悦感而不是任务无法完成的痛苦感。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阅读如是,想达到有量有质的阅读或者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抑或拥有高水平的阅读能力,这需要有好的方法助力,更需教师的持之以恒。

参考文献:

[1]张润琴,浅谈农村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明日,2018(02):

287

2]杨燕荣,浅谈农村中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的有效策略叨,中学课

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02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