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弥散张量成像(DTI)在听神经手术面神经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德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7例听神经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DTI重建追踪面神经的位置,以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DTI定位面神经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及曲线下面积(AUC);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术前DTI重建面神经的结果与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面神经定位的一致性。结果17例患者术前行DTI重建均成功追踪面神经,术中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均成功定位面神经的实际位置,其中15例与术前DTI重建面神经的位置相符合,2例与DTI不相符合,包括1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显示面神经位于肿瘤腹侧前上部,而术前DTI显示面神经位于肿瘤上级,1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显示面神经位于肿瘤腹侧前下部,而术前DTI显示面神经位于肿瘤下级。术前DTI定位面神经的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80.0%,准确率为76.5%,AUC=0.900(P=0.011),与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定位面神经具有一定的一致性(Kappa=0.734,P<0.01)。结论术前DTI对听神经手术中面神经的定位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有助于术中保护面神经,从而减少面神经的损伤。

  • 标签: 神经瘤,听 面神经 弥散张量成像 电生理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大中型听神经术后面神经功能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8年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治疗的54例大中型(Koos分级3、4级)听神经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乙状窦后路径下肿瘤完全切除术,术后12个月根据House-Brackmann(H-B)分级分为面神经功能优良组(H-B分级Ⅰ~Ⅱ级,38例)以及面神经功能受损组(H-B分级Ⅲ~Ⅵ级,16例)。收集两组患者肿瘤长径、面神经位置等临床资料,经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大中型听神经术后面神经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两组面神经位置、肿瘤囊性变化情况、肿瘤与面神经粘连程度、肿瘤长径、手术时间、年龄、Koos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肿瘤侧别、性别、同侧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长径(OR=2.431)、肿瘤囊性变化(OR=5.821)、肿瘤与面神经重度粘连(OR=3.754)、面神经位于肿瘤上方(OR=2.066)是大中型听神经术后面神经功能受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大中型听神经术后存在部分面神经功能受损患者,这与肿瘤长径、肿瘤囊性变化、肿瘤与面神经粘连情况以及面神经肿瘤相对位置等具有明显联系,术前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精准评估,以期改善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 标签: 神经瘤,听 面神经功能 影响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弥散张量成像(DTI)在听神经手术面神经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德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7例听神经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DTI重建追踪面神经的位置,以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DTI定位面神经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及曲线下面积(AUC);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术前DTI重建面神经的结果与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面神经定位的一致性。结果17例患者术前行DTI重建均成功追踪面神经,术中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均成功定位面神经的实际位置,其中15例与术前DTI重建面神经的位置相符合,2例与DTI不相符合,包括1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显示面神经位于肿瘤腹侧前上部,而术前DTI显示面神经位于肿瘤上级,1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显示面神经位于肿瘤腹侧前下部,而术前DTI显示面神经位于肿瘤下级。术前DTI定位面神经的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80.0%,准确率为76.5%,AUC=0.900(P=0.011),与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定位面神经具有一定的一致性(Kappa=0.734,P<0.01)。结论术前DTI对听神经手术中面神经的定位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有助于术中保护面神经,从而减少面神经的损伤。

  • 标签: 神经瘤,听 面神经 弥散张量成像 电生理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大中型听神经术后面神经功能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8年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治疗的54例大中型(Koos分级3、4级)听神经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乙状窦后路径下肿瘤完全切除术,术后12个月根据House-Brackmann(H-B)分级分为面神经功能优良组(H-B分级Ⅰ~Ⅱ级,38例)以及面神经功能受损组(H-B分级Ⅲ~Ⅵ级,16例)。收集两组患者肿瘤长径、面神经位置等临床资料,经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大中型听神经术后面神经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两组面神经位置、肿瘤囊性变化情况、肿瘤与面神经粘连程度、肿瘤长径、手术时间、年龄、Koos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肿瘤侧别、性别、同侧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长径(OR=2.431)、肿瘤囊性变化(OR=5.821)、肿瘤与面神经重度粘连(OR=3.754)、面神经位于肿瘤上方(OR=2.066)是大中型听神经术后面神经功能受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大中型听神经术后存在部分面神经功能受损患者,这与肿瘤长径、肿瘤囊性变化、肿瘤与面神经粘连情况以及面神经肿瘤相对位置等具有明显联系,术前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精准评估,以期改善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 标签: 神经瘤,听 面神经功能 影响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听神经起源于前庭神经施旺细胞,极少数来源于耳蜗神经,是发生于内听道或小脑脑桥角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听神经术后面神经麻痹的发生率为8%~20%,术后延迟性面神经麻痹的发生率高达25%。近年来,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和显微外科技术的进步,听神经的病死率逐渐下降,最大限度地保留面神经解剖结构及其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已成为听神经治疗的重点目标。目前,获得最佳面神经结果的听神经治疗策略仍未达成共识。本文对听神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与面神经功能保留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听神经起源于前庭神经施旺细胞,极少数来源于耳蜗神经,是发生于内听道或小脑脑桥角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听神经术后面神经麻痹的发生率为8%~20%,术后延迟性面神经麻痹的发生率高达25%。近年来,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和显微外科技术的进步,听神经的病死率逐渐下降,最大限度地保留面神经解剖结构及其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已成为听神经治疗的重点目标。目前,获得最佳面神经结果的听神经治疗策略仍未达成共识。本文对听神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与面神经功能保留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认知性访谈法调查宾夕法尼亚大学听神经生命质量量表(PANQOL)在汉语人群中的理解情况,促使汉英版量表语言表达趋向一致。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2018年10—12月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耳科门诊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一对一的认知性访谈,以探究访谈对象对PANQOL量表内容的理解性,对量表的条目及其反应尺度表达的一致性,以及量表可能存在的问题等情况。并根据访谈结果,优化量表条目、表达方式及语词使用,建立中文版PANQOL量表。结果本次研究共进行2轮认知性访谈,首轮结果显示,因量表条目选项设置不当及8个条目出现"理解差异、非口语化表达"等原因进行了修改。第2轮访谈研究表示,修改后的量表条目与源量表的表达更为相似。结论认知性访谈有助于研究者发现汉化版PANQOL量表在目标人群填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更好地指导研究小组对不恰当的条目进行修订。从而使文化调适后的量表语言通俗易懂,表达方式更本土化,最终提高量表的质量。

  • 标签: 认知性访谈 听神经瘤 量表 文化调适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认知性访谈法调查宾夕法尼亚大学听神经生命质量量表(PANQOL)在汉语人群中的理解情况,促使汉英版量表语言表达趋向一致。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2018年10—12月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耳科门诊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一对一的认知性访谈,以探究访谈对象对PANQOL量表内容的理解性,对量表的条目及其反应尺度表达的一致性,以及量表可能存在的问题等情况。并根据访谈结果,优化量表条目、表达方式及语词使用,建立中文版PANQOL量表。结果本次研究共进行2轮认知性访谈,首轮结果显示,因量表条目选项设置不当及8个条目出现"理解差异、非口语化表达"等原因进行了修改。第2轮访谈研究表示,修改后的量表条目与源量表的表达更为相似。结论认知性访谈有助于研究者发现汉化版PANQOL量表在目标人群填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更好地指导研究小组对不恰当的条目进行修订。从而使文化调适后的量表语言通俗易懂,表达方式更本土化,最终提高量表的质量。

  • 标签: 认知性访谈 听神经瘤 量表 文化调适
  • 简介:摘要三叉神经心脏反射(trigemino-cardiac reflex, TCR)是指在涉及第五对脑神经三叉神经的手术操作中,当心率和血压突然低于基线值20%的临床现象。听神经切除术中常会因为三叉神经附近的手术操作和其他机械刺激而导致TCR,表现为突然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甚至心脏停搏。此例患者为一名52岁女性,在全身麻醉下行右侧听神经切除术。肿瘤切除后,关颅前使用硫酸新霉素溶液冲洗时患者突然出现心动过缓,继而出现心脏停搏,术者停止操作后患者恢复心脏搏动,整个过程为15 s左右。通过此病例讨论术中TCR的相关因素,加深对TCR的进一步认识与思考。

  • 标签: 听神经瘤 硫酸新霉素溶液 心脏停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护理干预在听神经术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3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收治的听神经术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术后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护理干预。干预结束后,利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价2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恢复情况,利用吞咽功能障碍康复训练依从性问卷评价康复依从性,利用吞咽相关生命质量量表(SWAL-QOL)评价患者生命质量,同时记录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值为2.053,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性问卷参与依从性维度、监测依从性维度和学习依从性维度得分分别为(16.94 ± 2.46)、(6.96 ± 1.24)、(5.66 ± 2.1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2.36 ± 2.59)、(4.80 ± 1.20)、(4.48 ± 1.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9.058、8.851、3.236,P<0.01)。随访1个月,观察组患者SWAL-QOL心理负担维度、进食时间维度、食欲维度、吞咽症状频率维度、食物选择维度、语言交流维度、进食恐惧维度、心理健康维度、社会交往维度、疲劳睡眠维度评分分别为(8.06 ± 1.39)、(7.14 ± 1.76)、(10.92 ± 1.79)、(58.26 ± 6.41)、(6.38 ± 1.81)、(7.00 ± 1.07)、(15.82 ± 2.41)、(21.86 ± 1.81)、(16.80 ± 1.81)、(18.96 ± 3.2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76 ± 2.17)、(4.80 ± 1.83)、(7.84 ± 1.74)、(37.30 ± 5.07)、(3.72 ± 1.23)、(4.98 ± 1.33)、(12.06 ± 2.97)、(16.96 ± 1.67)、(11.00 ± 1.76)、(11.84 ± 3.0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6.945~18.142,P<0.01)。观察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6.00%(3/50),低于对照组的20.00%(1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332,P<0.05)。结论基于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听神经术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恢复,能提高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 标签: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吞咽功能障碍 护理干预 依从性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护理干预在听神经术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3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收治的听神经术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术后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护理干预。干预结束后,利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价2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恢复情况,利用吞咽功能障碍康复训练依从性问卷评价康复依从性,利用吞咽相关生命质量量表(SWAL-QOL)评价患者生命质量,同时记录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值为2.053,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性问卷参与依从性维度、监测依从性维度和学习依从性维度得分分别为(16.94 ± 2.46)、(6.96 ± 1.24)、(5.66 ± 2.1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2.36 ± 2.59)、(4.80 ± 1.20)、(4.48 ± 1.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9.058、8.851、3.236,P<0.01)。随访1个月,观察组患者SWAL-QOL心理负担维度、进食时间维度、食欲维度、吞咽症状频率维度、食物选择维度、语言交流维度、进食恐惧维度、心理健康维度、社会交往维度、疲劳睡眠维度评分分别为(8.06 ± 1.39)、(7.14 ± 1.76)、(10.92 ± 1.79)、(58.26 ± 6.41)、(6.38 ± 1.81)、(7.00 ± 1.07)、(15.82 ± 2.41)、(21.86 ± 1.81)、(16.80 ± 1.81)、(18.96 ± 3.2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76 ± 2.17)、(4.80 ± 1.83)、(7.84 ± 1.74)、(37.30 ± 5.07)、(3.72 ± 1.23)、(4.98 ± 1.33)、(12.06 ± 2.97)、(16.96 ± 1.67)、(11.00 ± 1.76)、(11.84 ± 3.0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6.945~18.142,P<0.01)。观察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6.00%(3/50),低于对照组的20.00%(1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332,P<0.05)。结论基于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听神经术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恢复,能提高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 标签: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吞咽功能障碍 护理干预 依从性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老年听神经患者开颅术中应用不同部位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0月行听神经切除术的老年患者2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观察组患者在下肢大隐静脉留置20G留置针,对照组患者在上肢静脉留置20G留置针。比较两组患者术中静脉留置针操作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观察术后48 h内静脉炎、局部渗液发生率及微血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针操作时间为(3.58±0.06)min,对照组为(5.42±0.0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P<0.05);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3.8%(122/130),对照组为81.5%(106/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2,P<0.05)。置管48 h后,观察组患者发生局部渗液17例、静脉炎20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发现微血栓14例,均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82、2.04、0.54;P>0.05)。结论老年听神经患者术中应用下肢外周静脉导管留置综合效果优于上肢外周静脉导管,且便于临床操作,安全实用。

  • 标签: 老年人 外周静脉 留置针 手术中 听神经瘤
  • 简介:摘要神经病(Schwannomatosis,SWNTS),亦称神经纤维3型(neurofibromatosis type 3,NF3),可呈散发性或家族性发病,是一种以多发神经为特征的罕见疾病。因其临床症状与2型神经纤维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2,NF2)相似,常常造成两者在鉴别诊断上的困难。NF3的发病机制是极其复杂的,目前尚未有统一定论。本文就近20年来有关NF3的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开展NF3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神经鞘瘤病 神经纤维瘤病3型 发病机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神经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发生于下咽部的神经更为罕见,目前仅查阅到十余例报道。本文报道一例47岁女性下咽部神经患者,肿块位于右侧梨状窝。在气管切开后全麻,应用麻醉喉镜暴露术野,30°鼻内镜作为光源,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刀完整切除肿物,术中几乎无出血。术后恢复良好,随访1年无复发。

  • 标签:
  • 作者: 牟福玲 刘显旺 钟佳伟 孙鹏飞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5-30
  • 出处:《磁共振成像》 2021年第05期
  • 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学院放疗科,兰州 730030 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兰州 730030,兰州大学第二医学院放射科,兰州 730030 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兰州 730030,兰州大学第二医学院放疗科,兰州 730030
  • 简介:摘要报告3例下腰椎神经根脊神经节细胞伴脊柱不稳或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例。第1例患者因腰骶部疼痛不适10余天就诊。术前诊断为L5S1椎间不稳、L5双侧峡部裂、L5S1左侧椎间孔占位性病变待查术中切除肿物并送病理,同时行L5S1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第2例患者因左腰腿部疼痛不适1个月就诊。术前诊断为L4-5椎间不稳、L4-5椎间盘突出症。术中探查发现L5左侧神经根肿物,手术切除肿物并送病理,同时行L4,5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第3例患者因右侧腰腿部酸痛不适4 d就诊。术前诊断为L3-4、L4-5、L5S1椎间盘突出。术中探查发现S1右侧神经根肿物,呈浸润性生长,且被神经纤维紧密包围,部分切除肿物并送病理,同时行L4-5、L5S1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3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节细胞神经。3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脊神经节细胞主要起源于原始神经脊细胞移行分化形成的交感神经节细胞,亦可起源于交感神经及外周神经,多见于腹膜后和纵隔内,腰骶神经根节细胞神经较少见,临床上与椎间盘突出症很相近,鉴别困难,常在术中发现,术前能够明确诊断的较少。手术切除是治疗节细胞神经的主要手段。

  • 标签:
  • 简介:摘要神经母细胞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化疗、局部残留病灶放疗、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维甲酸巩固治疗、免疫治疗等,对于低危患儿需行手术治疗,在特定病例中,可随访观察;对于中危患儿,需行手术及化疗,且残留病灶可能对患儿的预后无影响,不宜使用激进的手术方式;而对于高危患儿,需采用多种方式联合治疗,体切除范围对生存率的影响难以定论,但主流观点认为体切除范围>90%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神经母细胞瘤 切除范围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