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管的MRI诊断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胆管患者60例,对所有患者均利用CT与MRI两种影像学的方式进行诊断,并将两者结果与临床结果进行比较。结果MRI诊断效果好于对CT(P<0.05)。结论胆管的诊断过程当中,MRI的诊断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肝门部 胆管肿瘤 磁共振成像 影像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 分析两种 手术治疗患者方式治疗胆管的临床疗效,希望对胆管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有效意见 。方法:搜集 2012年 03月 -2014年 03月 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胆管患者 46例纳入研究 ,按照患者的病情进行分组 ,参照组 31例患者接受了姑息性手术 ,研究组 15例患者行根治性手术 ,对患者的临床 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接受了根治性手术治疗,一年生存率为 100%(15/15), 三年生存率为 80.00% ( 12/15 ),平均生存期为( 21.73±1.34 )月;参照组患者接受了姑息性手术治疗,一年生存率为 54.84%(17/31), 三年生存率为 12.90% ( 4/31 ),平均生存期为( 15.76±0.91 )月;术后,参照组 1 例患者胆漏、 2 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和切口感染患者各 3 例,研究组胆漏、上消化道出血各 2 例,肺部感染和切口感染患者各 1 例,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明显差于研究组,对比两组的生存率,数据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差异之间的统计学意义存在( P<0.05 )。 结论:与姑息性手术治疗相比较,在临床上胆管患者行根治性手术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更佳 , 有效的提升了患者的生存率,临床上的推广价值显著 。

  • 标签: 肝门部 姑息性手术 胆管癌 根治性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Ⅲ型胆管经PTCD引流术后,患者临床症状与胆道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3-2016年期间Ⅲ型胆管患者进行PTCD引流患者共32例(其中Ⅲa型18例,Ⅲb型14例)。对所有患者在术中及术后5日均经PTCD管进行胆道测压,了解胆道压力变化情况。所有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了解胆道感染,胆汁引流量及再次行PTCD引流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胆道感染,再次引流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胆汁引流量,胆道压力差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统计表明,胆汁引流量与胆道压力差值、胆道感染及再次引流率呈负相关。结论Ⅲ型胆管经PTCD引流术后,患者的胆道功能恢复情况影响患者短期内的临床症状及再次PTCD引流率。

  • 标签: 肝门部胆管癌 经皮肝胆道穿刺外引流
  • 简介:摘要本研究目的在于探究胆管有效治疗方法。目前手术治疗是唯一可能治愈胆管的方法,目的是切除肿瘤,恢复胆道通畅。本研究从胆管的手术方式及辅助措施方面进行阐述,为胆管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价值。

  • 标签: 肝门胆管癌 手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管的CT和MRI影像学诊断特点对比及临床价值。方法本文收集3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患者,对其CT和MRI两种检查方式的影像学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8例胆管患者,CT诊断正确34例(31/38,81.6%),MRI正确诊断36例(36/38,94.7%),MRI正确定位38例(38/38,100%)与CT正确定位35例(35/38,92.1%)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T图像显示,的肿块24例,胆管壁侵润2例,淋巴肿大10例,门静脉受累11例,MRI图像显示,肿块34例,胆管壁侵润9例,淋巴肿大17例,门静脉受累21例。结论CT和MRI均为临床诊断胆管的有效方法,MRI能够多序列扫描,更直观、全面的进行病灶检查,在显示病灶大小、门静脉受累、胆管壁侵润程度等更具优势。

  • 标签: 肝门部胆管癌 磁共振成像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管患者行计划性叶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的预防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胆道一科收治的72例胆管患者行计划性切除术后3例发生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患者经过全体医护人员精心治疗与护理好转出院。结论肝功能衰竭是胆管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没有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整个治疗中预防更为重要。我们通过术前积极有计划的评估与准备,术后早期发现,及时有效的处理,使大部分患者未发生肝功能衰竭,而已发生肝功能衰竭的患者大部分好转出院,收到满意的效果。

  • 标签: 肝门部胆管癌 肝功能衰竭 预防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皮胆道支架与支架内外125I粒子植入联合治疗胆管的效果。方法在2015年5月—2017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胆管患者中选出58例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行经皮胆道支架成形术联合支架内外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统计治疗效果。结果58例患者治疗1个月、3个月58例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趋近于正常水平或是恢复正常,P<0.05;支架通畅期为(17.4±2.3)个月。结论经皮胆道支架联合支架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胆管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有助于延长支架通畅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经皮胆道支架成形术 125I粒子植入 肝门部胆管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胆管患者术后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间行手术根除治疗的100例胆管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详细个人资料以及CD68和CD15炎症的相关性因素、相关性生存资料等展开分析。结果肿瘤的分期、大小部位、手术切除的方式以及手术出血量都是影响胆管手术治疗预后情况的独立性因素,且炎症的相关性因子的表达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存在关联。结论患者的局部炎症状态CD15的高表达与CD68低表达影响胆管患者总体生存时间,患者的肿瘤的分期、大小部位、手术切除的方式以及手术出血量等是影响胆管患者手术预后情况的相关因素,希望为有效提升预后效果提供一定借鉴。

  • 标签: 肝内胆管癌 手术治疗 验证细胞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临床护理干预对胆管经皮穿刺胆管引流术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为胆管的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本次选取的研究以象为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受诊治的胆管患者,胆管患者共有66例,对这66例胆管患者进行分组,共分为两组,两组名称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组依据为患者入院时间的前后,其中对照组33人,实验组33人,其中对实验组的患者在胆管经皮穿刺胆管引流术术后进行并发症护理干预,对对照组的患者胆管经皮穿刺胆管引流术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数据,对其患者胆管经皮穿刺胆管引流术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胆管患者在胆管经皮穿刺胆管引流术术后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后进行护理后,在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实验组33例患者中,出现感染有3例患者,出现胆漏的患者有1例,出现腹腔内出血的患者有1例,出现恶心呕吐的患才有4例,所有患者中无一例出现休克。对照组33例患者中,出现感染有10例患者,出现胆漏的患者有7例,出现腹腔内出血的患者有7例,出现恶心呕吐的患才有11例,出现休克有6例患者中。因此,实验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胆管患者在经皮穿刺胆管引流术术后进行并发症护理时,采用本研究的临床护理干预,减少了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效果较好,并且对于患者的后期治疗很有作用,临床上应用此方式,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阿奇霉素 非淋菌性尿道炎 临床疗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在预防胆管患者手术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胆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接受监测生命体征、维持呼吸道通畅、雾化吸入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接受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健康水平、疼痛水平变化。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管患者手术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心理健康,减轻疼痛,利于预后。

  • 标签: 人性化护理干预 肝门胆管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和MRI对内周围型胆管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诊疗的内周围型胆管患者共58例,对其分别采用CT和MRI诊断。结果螺旋CT诊断准确率为82.75%,MRI诊断准确率为91.38%,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1.9142,P>0.05)。结论在临床诊断中,CT与MRI都是诊断内周围型胆管的重要手段,在诊断过程中,可以优先以MRI为主,同时以CT诊断进行辅助,结合使用。

  • 标签: CT MRI 肝内周围型胆管癌 临床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肥胖相关基因多态性及肥胖和胆管的相关性,为肥胖、胆管的风险分析提供依据。方法2014年2月~2016年8月,以邢台医专附属二院外科接待的肥胖症患者、肿瘤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单纯肥胖症患者146例,纳入单纯肥胖组,单纯胆管患者31例,纳入单纯胆管组,胆管合并肥胖患者43例,纳入合并组,同期接待的体检卡健康人群50例,纳入对照组。进行rs8050136、rs9939609基因分析。结果单纯肥胖组、单纯胆管、合并组的rs8050136的CC、AC、AA比重与rs9939609表达TT、AT、AA比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rs9939609TT比重低于对照组,AT比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 标签: 基因多态性 肥胖 胆管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胆管占位性病变诊断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抽取的胆管患者20例,入院时间为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随后选择同期入院的占位病变患者和正常人员各20例,分别当做A组、B组和C组,所有受检人员均采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最后评定诊断结果。结果比对三组受检人员的ADC参数,A组较比C组更低,组间数据结果经证实后差异产生,呈P<0.05。比对A组和B组的ADC参数,组间数据结果经证实后呈P>0.05。结论在胆管占位性病变诊断中应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可以将定量诊断信息予以提供,ADC参数精准,临床应用价值存在。

  • 标签: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胆管癌 肝占位性病变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管占位性病变诊断中予以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5年6月29日至2017年3月18日我院34例胆管、34例占位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两组均实施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观察两组病灶数目、大小及ADC值。结果相比胆管组,占位性病变各组病灶数目更高,其中以转移组、血管组最高,P值小于0.05,在病灶直径方面,转移组与胆管组对比性不强,P值大于0.05,其他组指标均更高,其中以囊肿组最高,P值小于0.05;血管组、囊肿组ADC值均较胆管组更高,分别为(1.90±0.45)mm2/100s、(3.42±0.50)mm2/100s,P值小于0.05,其他组与胆管组对比价值不大,P值大于0.05。结论在胆管占位性病变诊断中,临床价值较高,可准确鉴别疾病。

  • 标签: 肝占位性病变 胆管癌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胆管细胞应用螺旋CT与MRI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2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58例胆管细胞患者予以研究,所有患者均给予螺旋CT、MRI诊断,对两种诊断方法的定性诊断准确率、定位诊断准确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RI的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6.6%,螺旋CT的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6.2%,二者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MRI的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0%,螺旋CT的定位诊断准确率为94.8%,二者对比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胆管细胞诊断中,螺旋CT、MRI均是较为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鉴别诊断价值非常高,但MRI诊断更利于病灶的早期发现,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普及。

  • 标签: 肝内胆管细胞癌 螺旋CT MRI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 CT和 MRI在诊断及病理基础上对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的意义;方法:选择 2016年 1月 -2016年 12月期间收治拟诊胆管细胞患者 60例,根据研究需要分成两组,运用 CT诊断 30人,运用 MRI诊断的 30人,年龄在 35-65岁之间。平均年龄在 50岁,对比两组的诊断及病理分析,提高胆管细胞的准确性。诊断结果显示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RI的诊断结果准确性高于 CT检查。

  • 标签: [ ]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 CT MRI 诊断及病理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