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素养下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5
/ 2

论科学素养下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

郭立明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

摘要:小学科学学科是学生在小学教育阶段需要接触到的一门课程,主要为学生讲解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知识。在教学改革的新时期,已经为小学科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如何采取有效手段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已经成为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进行相应研究。

关键词:科学素养;小学科学

引言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重要时期。就小学科学来讲,能够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做出贡献。本文首先阐释了科学素养的相关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措施。

  1. 科学素养的相关阐释

  1. 什么是科学素养

科学技术同科学素养有着密切联系,来源于现实生活,又能够为生活实践提供指导。科学方法能够为人们认识世界、开展活动指明正确的方向。同小学教育当中的其他教学科目有着一定的关联性但又凸显自身的特性,一定程度上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支撑。

(二)小学科学教育中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意义

社会不断变化过程中,对于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科学素养是人才进入社会的一块敲门砖。当前,信息技术不断优化升级,以往的灌输式教育已经不能够顺应教学改革的趋势,科学教育成为了新课程改革为之努力的方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负担,不光是教学内容上需要推陈出新,教学方式方法也需要随之进行创新改进。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迫在眉睫,以下是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1. 满足教学新目标的要求

新的教学目标指出,学生学习小学科学这门学科,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形成科学观念。现阶段,科学素养已经是时代对于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学改革提出的新观念。为此就要求小学科学教师采取一定手段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而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

2.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众多教师为之努力的方向。核心素养主要分为理论知识、自主学习以及社会实践三大部分。对于小学科学来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借助相关手段去解答问题,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为综合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3.改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

小学科学这门学科包罗万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看到不一样的世界,感受科技带来了的变化。但是从当前来看,大部分教师习惯于为学生讲解教材内容,没有将提升学生的科学能力放到教学任务当中。但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驱使下,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从而有助于改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二、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性

调查研究表明,大部分的小学教师仍然喜欢应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来为学生传授知识,基本上都是以教材内容为核心。很少提及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在理解知识的时候,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一知半解。教师的讲课模式同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有着直接关系。比如说在以往的教学当中,学生教学主体地位被弱化,大量的时间都是教师进行长篇大论,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的时间少之又少。长期下去,这样的教学方式势必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缺乏相应的教学设备

小学科学的大部分内容需要学生动手实践来验证。但是往往由于学校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教学设备,导致学生不能够亲自动手验证,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课堂教学质量。

三、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措施

(一)利用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由于年纪小,对于外界事物有着较强的好奇心,且喜欢自己动手实践。为此在进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同完成教材上面给出的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这样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还能够为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提供助力。

比如说在讲解“观察一瓶水”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一瓶水带到教师当中,让学生将手中的瓶子放到一起,然后同学生一同进行谈论。因为每个人盛水的器具不同,所以导致所选择水杯形状、颜色存在差异性,甚至是水在杯子里呈现的状态也是各不相同。通过近距离的观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想自己自己在生活中还见过哪种形态的水,然后要求学生课后去认真观察。借助这样的方式能够将学生的目光吸引到现实生活当中,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世界,有助于加强同现实生活的联系。

(二)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科学知识内容不能够光靠教师讲解大量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实践帮助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为此就要求小学科学教师立足于教材,寻找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比如说在介绍有关电路的知识时,教材上面总共包含了三方面内容,从把小灯泡点亮、到学习电路再到解决电路故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进行教学演示,然后演示完毕之后,要求学生根据课本的提示自己动手去尝试连接电路,并观察产生的反应现象。在这之后,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尝试给其他电器通电,比如说彩灯、玩具等。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同学生彼此交流体会,既能够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又可以避免课堂氛围过于沉闷,让学生在一个相对舒适的教学环境下消化知识。

(三)在现实生活中使用科学知识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应用所学内容来解答生活中的疑惑。为了能够让学生学会合理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将现实实际同教学知识有机结合到一起。比如说在讲解有关食物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去询问学生早上吃了什么食物。既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又可以实现教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让学生能够逐渐清楚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不解问题。能够用所学知识得到答案。当学习如何吃东西才能够营养合理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分享自己的食谱,然后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这些食物是否能够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再比如当讲到食物状态和保存方式这一课的时候,学生能够联想自己家中保存食物的方式,并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储存方式是否良好。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为此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现状,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改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曹锋磊.基于科学素养培养目标下的小学科学教学研究[J].新课程,2020(31):31.

[2]钱东华.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科学教学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