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8
/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初探

王彦明   杨金兰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第九小学 宁夏 吴忠  751100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智力水平,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因此,文章通过研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进而分析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现状,最后针对这些现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旨在推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逻辑思维能力;有效策略

引言

逻辑思维能力是当前小学生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学生具备好的逻辑能力可以进一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然而,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却遇到了诸多的阻碍,如何对这一系列教学阻碍进行有效的解决,成为当前社会中较为广泛关注的话题。

1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

逻辑思维能力是通过对事物进行正确合理的观察,从而进行比较、分析、整理、概括得出事物精髓的能力,其典型特征就是对事物具有批判的思维能力,通过采用逻辑学的方法将自己的思维能力准确而清晰地表达出来,最终形成对事物的看法。数学是由数字、公式以及各种数学理论构成的学科,本身具有极强的逻辑性。虽然小学数学的内容比较简单,并不具备复杂深奥的理论推导过程,但是小学数学作为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学科,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数学理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教材的理解,使得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的本质,从而真正的热爱数学这门学科,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理念,为学生日后学习更深层次的数学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用批判的思维看待各个事物的发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逻辑思维方式,让学生能够辩证地看待问题,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氛围,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不断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

2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现状

2.1传统的教学模式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以考试内容作为课堂讲解的主要内容,将考试频繁出现的考点作为重点进行突出讲授,可以说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的应用是片面性的,虽然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在考试中表现良好,但是却并不利于他们的自身综合发展。

2.2教学方式单一且不科学

调查发现,很多老师在实际教学中,依然让学生死记硬背重难点知识和抽象概念,教学方式会造成学生问题思考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低下。

2.3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不足,数学课堂教学氛围严谨、枯燥

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氛围严谨、枯燥,师生之间严重的缺乏沟通与交流,大大影响了我国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众所周知,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他们在课堂上应该极具表现力与活力,更加愿意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但是由于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缺陷与不足,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教师在讲台上神采飞扬,热情地向学生介绍各种各样的数学知识和理论,而学生在课堂上常常面目呆板,双目无神,明显失去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措施

3.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作为学生最好的老师,一旦小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具有了一个较为高昂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势必会事半功倍,而数学知识本身就具有严谨的逻辑性,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其实也就是自身逻辑思维能力的养成,两者之间是因与果的关系,密不可分,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通过学习兴趣的提高,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得到一个长足的进步。例如,在针对“一次方程的应用浓度问题”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之前,事先对全班学生进行一个范围内的调查,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喜欢喝一些什么类型的饮料,根据调查结果选取人数最多的饮料进行实验,如,喜欢喝可乐的学生占所有学生中的人数最多,那么教师就可以提前准备可乐,之后,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可乐,将其与水进行混合,配置可乐水,通过这种实验的方式,揭示溶剂、溶质与溶液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点。这样,学生在面对自身日常生活较为喜欢的事物时本身就已经拥有一个较高的兴趣,再加上实验教学方式,更能激发学习小学数学知识的兴趣。

3.2开展探究式教学,合理设置数学问题

首先,课前深研数学教材内容,并根据自己所了解的内容划出重难点知识,然后结合学生实际最终的教学内容;其次,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置问题,并融入趣味性元素,如动态图像、动画等,以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并让学生利用自己的逻辑思维分析和解决文日;最后,问题的设置还需要考虑学生学习能力、数学基础及数学喜好等,设置不同难易程度的数学问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需要,如难度低的数学问题对应基础差的学生,难度高的数学问题则对应基础好的学生,以强化整体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圆”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基础差的学生,设置“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形状态?”等难度低的问题;根据基础好的学生设置“圆的性质是什么?圆与其他图像的区别是什么?”等高难度问题。之后便有的学生得出车轮、铁锅及盘子等是日常生活中呈现圆形状态的物体,强化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3.3坚持因材施教原则

受个体差异影响,小学阶段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基础、认知能力等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还需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借鉴分层教学方法,为不同类型的学生制定针对性教学策略。例如,在教授“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先创设超市购物的情景,之后向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提问,鼓励其将超市中x元x角形式的物品标价改为x.x元形式的标价,以帮助其建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3.4教师应该增加与学生的沟通,营造轻松愉快的数学教学氛围

教师应该增加与学生的沟通,营造轻松愉快的数学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最终达到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教学目的。例如,教师在展开“多边形的面积”教学中,可以采取“问题教学法”这种教学形式,借助问题增加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教师可以设置有意义的问题,如“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有什么不一样?”等问题,让学生经过认真的思考,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借此增加学生与教师的思想上的交流,营造互动型数学教学课堂,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

结束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来说就显得尤其重要。对于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措施并不是单一的,还有其他的很多种方法,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和探索,以帮助小学生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建设.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人文之友,2020,(14):352-353.

[2]李明春.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20,(24):104-105.

[3]冯琼.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人文之友,2020,10(10):26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