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兰州市城镇老年居民健康适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于2020年7月17日—8月3日对兰州市城镇老年居民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居民一般情况、生活习惯与经历事件、健康适能评定量表(HFMS V 1.0),共发放问卷1 124份,收回1 124份,其中有效问卷1 043份(92.8%)。量表评分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与正反向计分法,参考全国城镇老年人口健康适能评定量表的划界常模对健康适能状况进行低、中、高等级划分。采用χ2检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兰州市城镇老年居民健康适能的影响因素。结果兰州市城镇老年居民HFMS V 1.0总转化分为(61.99±14.20)分,其中生理适能子量表得分最低[(57.84±16.98)分];健康适能低水平者332例(31.83%),中水平者360例(34.52%),高水平者351例(33.65%)。慢性病和不良饮食习惯均是兰州市城镇老年居民健康适能的危险因素(均P<0.05);较为充足的晒太阳时长、体育锻炼时间、每日睡眠时间以及高自我健康关注度和高挫商均是其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兰州市城镇老年居民健康适能整体水平一般,慢性病、饮食习惯、晒太阳时长、体育锻炼时间、睡眠时间、自我健康关注度及挫商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 标签: 老年人 健康适能 影响因素 健康适能评定量表
  • 简介: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我国老龄化的局面显得日益严峻。同时,伴随着老龄化的逐步加快,越来越多的慢性病患者与失去基本生活能力的老年人也在逐渐增多。而采用传统的医学模式来对这些老年人进行健康管理,已经难以取得预期的成效。随着健康管理理念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健康行业从业者认识到健康管理对老龄化日益严重的我国所起到的突出作用。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城镇老年人健康管理个性化服务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希望可以为更好地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促进我国健康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 标签: 城镇老年人 健康管理 个性化服务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我国城镇老年人健康体适能评定量表的常模,为评估老年人健康体适能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选取我国6个行政区划共计5 833名城镇老年人进行健康体适能水平调查。采用IBM 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基于老年人健康体适能评分的性别和年龄特点,分别建立均数常模、百分位常模和划界常模。结果以性别和年龄段(60~64岁、65~69岁、70~74岁、75~79岁和≥80岁)分组,建立了我国城镇老年人健康体适能评定量表总分、器官功能、活动功能以及躯体调适能力维度得分的均数常模、百分位常模和划界常模,其中男性各年龄段量表总分的均数常模分别为(64.25±12.65)分、(60.55±12.48)分、(58.13±13.59)分、(56.66±12.44)分、(53.50±14.66)分。女性各年龄段量表总分的均数常模分别为(59.77±12.12)分、(57.67±12.50)分、(54.30±12.25)分、(50.47±13.39)分、(41.72±13.11)分;划界常模以±s和±0.5s为界值,将我国城镇老年人的健康体适能水平从低到高依次划为很低、较低、一般、较高和很高5个等级,分别为[0,43.47]分、(43.47,50.23]分、(50.23,63.75]分、(63.75,70.51]分和(70.51,100]分。结论健康体适能评定量表的常模在城镇老年人中有较好的代表性,为开展城镇老年人健康体适能水平的测评提供了标准。

  • 标签: 城镇老年人 健康体适能 健康体适能评定量表 常模
  • 简介:【摘要】随着动物疾病的每年发生率逐步上升,严重损害了动物养殖户的经济社会利益,阻碍了长期我国动物养殖产业经济的健康发展。要真正想对动物疾病早期进行有效的疾病防治,就要充分了解动物常见疾病的基本发病发生原因和具体病理变化特征,从而做到能够对常见动物疾病进行准确诊断,进而能够采取有效的疾病防控防治措施。

  • 标签: 动物医学 小动物 常见病症 治疗
  • 简介:【摘要】积极弘扬素质教育理念,推进科教兴国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跨越世纪的综合人才。学校业务的核心是教学,而教学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与学科教育具有一定的关联性,直接决定着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同时实现对现有中小学课堂的有效拓展。

  • 标签: 中医药 中医文化 实践教育
  • 简介:【摘要】病理诊断被誉为临床诊断的“金标准”,病理技术作为病理诊断的基础,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随着病理技术不断创新发展,从业人员也逐渐在整个医疗行业崭露头角、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尚不能改变其“冷门专业”的天然属性。笔者结合任职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病理科技术组长的经历,对当下各医疗机构中中小型病理技术团队发展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岗位设置和绩效分配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介绍一些实践经验和探索设想。

  • 标签: 病理技术 岗位设置 绩效分配 现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中小学生近视流行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通州区中小学生4084名,男生2020名,女生2064名,进行远视力检查和屈光检测,分析中小学生近视流行现状,探讨近视影响因素。结果:通州区中小学生近视率62.51%,中学生近视率高于小学生(P<0.05)。结论:中小学生近视概率逐年递增,作为青少年视力不良防控工作的重点人群,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应对学校教学环境的改善以及电子产品的使用给予更高的关注,从而控制学生近视发生的概率。

  • 标签: 中小学生 近视流行现状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日间手术模式在中小腹壁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33例中小腹壁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9例,女14例;年龄为54(26~85)岁。患者诊断与治疗流程施行日间手术模式,个体化施行Onlay修补术、Sublay修补术、腹腔内补片修补术(IPOM)。观察指标:中小腹壁疝的类型、手术方式、术中测量疝环缺损最大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延迟出院患者情况、住院费用。患者术后随访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SA)情况、慢性疼痛情况、术后满意度情况。采用电话或门诊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疝复发和手术相关并发症(伤口感染、疼痛、血肿和血清肿、肠漏、肠梗阻)与术后满意度。随访时间为术后3 d、7 d、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结果33例患者中,脐疝16例,切口疝14例,腰疝3例;行Onlay修补术7例,行Sublay修补术16例,行IPOM 10例。33例患者术中测量疝环缺损最大径为2.8(1.0~6.0)cm,手术时间为51(20~85)min,术中出血量为4.3(1.0~10.0)mL。33例患者住院时间为24~48 h,其中住院时间≤24 h 25例,住院时间>24 h且≤48 h 8例。8例延迟出院患者(均行IPOM),术后疼痛5例,全身麻醉后发生头晕、恶心、呕吐3例,经观察和对症支持治疗至手术次日晨,症状好转均顺利出院。患者住院费用为17 139(6 404~34 124)元。33例患者术后均按期随访,随访期内未发生腹壁疝复发、伤口感染、术区血肿及血清肿、肠瘘或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行Onlay修补术、Sublay修补术、IPOM患者术后疼痛VSA分别由术后3 d(2.90±0.10)分、(3.10±0.10)分、(3.50±0.20)分均下降至术后12个月0分,未发生慢性疼痛。患者术后满意度达到100%。结论日间手术模式应用于中小腹壁疝修补术中安全、可行。

  • 标签: 切口疝 造口旁疝 日间手术 医疗费用 加速康复外科
  • 简介:摘要中小腹壁疝指腹壁缺损最大径≤8 cm的腹壁疝,其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术后恢复较快,具备开展日间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应根据实际情况建设腹壁疝日间手术设施,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方人员需求。应组建多学科、多部门的日间手术团队,设立相关准入制度,以实现对日间手术运营流程和状态的有效管理。应明确患者选择标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个体化选择手术方式和修补材料,重视围手术期管理及相关风险评估,建立突发状况应急预案,确保患者的医疗安全。应通过使用临床路径、合理分析质量控制指标等途径,实现对医疗质量的有效评价。此外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医院具体情况稳妥推进。

  • 标签: 腹壁疝 日间手术 疝修补术 专家共识 规范化
  • 简介:摘要: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最主要的两个场所,其中校园体育对学生意志品质、身心健康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在传统教学理念中,文化教育一直是重点,而总会忽略学生身体方面的发展。随着“双减”政策不断深化,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意识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校医作为维护学生身心发展的人物,不管是在塑造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方面,还是促进体质健康发展方面,都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因此,要正确认识“双减”对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小学教育 体质健康 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就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干预对策。方法:抽取某校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中小学生体检报告(800份),分析中小学生营养状况。结果:经分析发现,相较于省平均水平,该校的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营养不良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呈现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中小学是身体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如若出现营养不良等情况,不仅会影响体格发育,且对于学生智力发育也会有一定影响,增加了其患病几率,故重视中小学生营养状况的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中小学生 营养状况 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 行政管理作为军队医院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是医院管理的基石。做好行政管理,则可有效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提升经济和社会效益,确保军事任务的完成。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行政管理队伍呢?首先,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其次,加强业务能力培训。再次,紧贴一线靠前服务。最后,健全考核激励机制。

  • 标签: 军队中小医院行政管理 人才队伍建设 对策
  • 简介:摘要:在社会迅速发展的影响下,学生学习环境不断优化。然而现阶段学生近视逐渐趋于低龄化发展,中小学生的视力问题日益严峻,视力问题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以及生活,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因而应及时实施预防措施。本文分析了中小学生近视眼成因,并提出了中小学生近视眼预防教育策略。

  • 标签: 近视眼 预防教育 中小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泻粪便进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验的价值。方法:2020.8-2021.12,选取在本院就诊的160例腹泻患者为对象,经患者同意后,采集患者的腹泻粪便(2份),样本1采用传统培养方法检验,样本2采用 RT-PCR 方法检验,比较检出结果。结果:样本2的阳性检出率92.50%大于样本1 的76.88%,比值显示有差异(P<0.05)。结论:对腹泻患者提供的粪便样本进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验时采用RT-PCR 方法,检验准确性高,可辅助临床早期为患者提供对症治疗。

  • 标签: 腹泻 粪便样本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RT-PCR 方法 传统培养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中小学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阳性率。方法:  对997名中小学生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俗称“乙肝两对半”检测,采用乙肝两对半定性检测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开展检测,分析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阳性率情况。结果: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为0.20%、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阳性率为37.71%、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阳性率为0.10%、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阳性率为0.10%、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率为0.50%,其中乙肝“大三阳”学生1例,占比0.10%,乙肝“小三阳”学生1例,占比0.10%。结论:  对中小学生开展乙型肝炎预防与控制工作非常有必要,建议定期实施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筛查,针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阴性的学生做好乙肝疫苗接种及加强接种的预防措施,对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学生应及时开展相关干预,从而持续性减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中小学生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基层中小学学生龋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市基层中小学1000名学生进行龋病调查,统计分析不同性别、学习阶段、年龄段龋病发病情况,并以此制定小学学生龋病防治措施。结果:1000例中小学学生中,女孩儿、小学、低龄学生人群的龋病发病率显著高于男孩儿、中学及高龄学生人群(P<0.05)。结论:女孩儿、小学、低龄学生为龋病高发人群,社区可以此结果制定基层口腔卫生保健宣传,定期检查上述人群口腔健康,这对龋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细节护理在中小学生体检查体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针对150名接受体检查体的中小学生进行研究,并分到对照组和研究组当中,每个组分别有75名学生。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体检护理,研究组在采用常规体检护理的同时予以细节护理。对比研究组学生和对照组学生对于体检的依从性。结果:经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研究处理后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中小学生 体检查体 细节护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泻粪便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检验的价值。方法:对2020年7月—2021年12月我中心收到的腹泻粪便标本进行研究,根据腹泻粪便标本的来源者进行筛选,筛选后获得标本679例,将这679例标本作为研究对象。以RT-PCR法对所有腹泻粪便标本进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检验。观察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检验结果、阳性与阴性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679例标本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检出率达到7.81%。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检验阳性患者中的未成年人多、肠外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与阴性患者相比有差异,P<0.05。结论:腹泻粪便中存在一定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检出率,尤其是在未成年患者中,并且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有较高的几率导致肠外并发症。

  • 标签: []腹泻 粪便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 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