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言语功能信息是一种常用的语用策略。以顺应论的视角,从阐释言语功能信息的语境顺应性的角度解释其生成机制,研究发现,生成作为语用策略的言语功能信息就是顺应交际双方、交际时所处的物理世界、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的结果。

  • 标签: 言语功能假信息 生成机制 语境顺应 顺应论
  • 简介:道歉作为言语行为,是人的社会行为,这就决定了它的运用受到人自身条件和所处社会背景的制约。所以在研究时,作者从社会学、语用学、心理学等多个角度出发,对致歉言语行为的功能进行了分析。

  • 标签: 道歉语 言语行为 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言语信息具有语境制约性.它包括时间的制约性、场合的制约性、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制约性、上下文语境的制约性、礼貌语的制约性等。掌握言语的语境制约性.能提高语言表达效果.更好地达到交际目的。

  • 标签: 言语信息 语境 制约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词汇层面上,存在一些最为明显的元语用标记语——言语行为动词,在一定的句法语用条件下,它们描写了正在实施的言语行为。对这些言语行为动词的分析也就是对词汇化了的言语行为范畴的分析。句类是句子的交际功能的分类,而句子的交际功能就是句子所标示的言语行为。因此,言语行为动词可以成为句类的充分标记,可作为句类划分的标准。

  • 标签: 言语行为 言语行为动词 句类 标记 充分条件 划分视角
  • 简介:指出:“伴随语言学的概念是一个功能概念,因此,应该把它确定为语言学的一门辅助学科。该学科研究非语言手段在组成具体言语行为中的功能运用。”本文试图以俄语语言材料为素材,以俄语教学为出发点,对伴随语言手段在言语交际中的功能进行论述。本文所指的伴随语言

  • 标签: 语言手段 伴随语言学 俄语教学 功能概念 信息发出者 话语内容
  • 简介:摘 要 拒绝言语行为是由发话者主动实施的单一型言语行为,其表达策略较为固定,通常由中心言语行为、辅助言语行为与修饰语的全部或者部分组合构成,不同的组合形式具有不同的表达功能和表达效果。其表达功能具有浅层与深层之分,浅层表达功能分为直接拒绝、间接拒绝、强烈拒绝和温婉拒绝,并且直接拒绝与强烈拒绝、间接拒绝与温婉拒绝不具有绝对的对应关系;深层表达功能分为“结束话题,立即终止对话”或“避免伤害,尽量维持关系”或“礼貌得体、尽力保全面子”的表达功能

  • 标签: 拒绝言语行为 表达策略 表达功能
  • 简介:摘 要 拒绝言语行为是由发话者主动实施的单一型言语行为,其表达策略较为固定,通常由中心言语行为、辅助言语行为与修饰语的全部或者部分组合构成,不同的组合形式具有不同的表达功能和表达效果。其表达功能具有浅层与深层之分,浅层表达功能分为直接拒绝、间接拒绝、强烈拒绝和温婉拒绝,并且直接拒绝与强烈拒绝、间接拒绝与温婉拒绝不具有绝对的对应关系;深层表达功能分为“结束话题,立即终止对话”或“避免伤害,尽量维持关系”或“礼貌得体、尽力保全面子”的表达功能

  • 标签: 拒绝言语行为 表达策略 表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的励-协夫曼言语治疗(LSVT)训练改善中国帕金森病(PD)患者言语障碍和生活质量的有效性。方法本研究纳入16例中国PD患者,采用标准化的LSVT对其进行为期4周的训练。训练前、后,采用PRAAT软件分析PD患者的声学数据,采用日本GRBAS嗓音量表评定患者的嗓音质量,采用嗓音障碍指数(VHI)量表对患者言语障碍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评估。结果经过4周LSVT训练,PD患者的发声、嗓音及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声学分析显示,训练后元音最长发音时间由(11.93±6.81)s增加到(17.50±6.25)s;元音发声音量从(69.91±7.61)dB增加到(76.12±6.07)dB,阅读音量从(64.82±3.77)dB增加到(70.40±5.41)dB,独白音量从(61.44±4.58)dB增加到(64.29±4.70)dB。GRBAS评定显示,总嘶哑度评分从(1.93±0.77)分减少到(1.25±0.93)分。VHI量表评分显示,总嗓音障碍指数由(66.87±18.61)分降低到(49.87±21.21)分,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LSVT训练能够显著增加PD患者最长发音时间、提高音量、改善嗓音质量、降低嗓音障碍指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适宜在临床应用并推广。

  • 标签: 励-协夫曼言语治疗 帕金森病 言语障碍 嗓音质量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阶梯式言语康复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言语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19年4月-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均分,分别为常规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常规组患者进行传统护理,给予实验组阶梯式言语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言语功能评分。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常规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为80%,实验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为97.78%;后者言语功能评分优于前者,差异明显(P<0.05)。 结论 应用阶梯式言语康复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有效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言语功能,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存在推广价值。

  • 标签: 阶梯式言语康复护理 帕金森病患者 言语功能
  • 作者: 陈平 陈超琼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4-10
  • 机构:重庆市中医院康复科,重庆 455555
  • 简介:摘要:目的:目前语言性障碍多半普遍与老年人,而语言性障碍会给患者生活中带来诸多性不变,甚至无法正常的与人沟通交流,而正确治疗语言性障碍的护理方法——阶梯式言语康复护理对帕金森病(PD)言语障碍患者有很好的改善价值。 方法 研究纳入本院近期内收治的50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均予以阶梯式言语康复护理。观察患者的言语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患者嗓音障碍指数及言语功能均好于康复前。结论:采用阶梯式言语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存在的问题,较大程度改善了患者的言语障碍症状,明显提升患者的社会接纳度及生活质量。对于患者的心理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正面作用,临床使用效果很好,适宜用于该类患者的康复。

  • 标签: 阶梯式语言康复 帕金森病 言语功能
  • 简介:本文引用经济学的“非对称信息”概念,审视言语交际过程,揭示非对称信息转换的规律。非对称信息下的言语交际,双方的信息占有量是不等的。交际双方关系的不断变化,是非对称信息的转换特征。理想的非对称信息的转换有三种结果:信息的有限共享、信息的完全共享、双方向各自的对立面转化。言语交际中的两类信息: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语言信息的语用含义、发话人意图等内涵信息必须借助其表层信息和非语言信息的结合才能传达

  • 标签: 言语交际 非对称信息 转换 语言信息 非语言信息
  • 简介:俄语中话语词的组成部分有语气词、副词、插入词、情态词和词组等。话语词的使用具有重要的语用功能。从言语行为角度看,话语词传递的不是句子的真值条件,而是有关说话人对命题的态度或施为的信息,并能对话语的施事语力进行调控。

  • 标签: 话语词 言语行为 语用功能
  • 简介:肢体言语作为声乐教学的辅助手段,其人文功能更大于声乐技术训练所取得的成效.它对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能力,培养健康、自信健全的人格是有其突显意义的.

  • 标签: 肢体言语 声乐教学 人文功能
  • 简介:目的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提搞患者生活质量恢复语言交流能力.方法对50列脑卒中言语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构音器官功能训练,增强构音肌肉动觉训练,可使口、面部、舌、喉等肌群得到锻练,进行康复训练。结果训练后患者的语言功能明显优于训练前(P<0.01)。结论尽早进行有针对性,系统的语言功能训练可使患者逐步恢复语言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 言语功能中图分类号R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320-02
  • 简介:由武汉大学和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主办,三峡大学和湖北师范学院协办的“言语言语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10月25—28日在武汉召开。来自中国内地、澳门、英国、日本、韩国、新加坡、菲律宾、越南、土耳其等九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提交论文、论文提要60余篇。

  • 标签: 言语义 言语表达 言语应用 “言语与言语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TRFIA)检测甲状腺功能过程中存在阳性的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了56例用TRFIA方法检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血清标本,再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方法定量检测甲状腺功能亢进血清标本,进行比对试验,确定TRFIA方法的阳性率,并分析影响TRFIA方法出现阳性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应处理方法。结果TRFIA方法检测的5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血清标本,分别送上级医院用贝克曼、雅培、罗氏、拜耳四个生产厂家的检测仪器进行复检后,52例仍为甲状腺功能亢进,6例甲状腺功能正常,表明TRFIA法有89.6%的真阳性率,有10.4%的阳性率,TRIFA与化学发光法两者符合率为89.6%。结论TRFIA出现阳性的影响因素除了方法学、试剂盒本身之外,还有标本处理、操作不当等多种因素。以上多种因素会导致TRFIA法检测甲状腺功能出现阳性,对可疑的临床症状不符合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血清标本,除了严格操作、做好质控外,一定要认真复测,最好采用不同厂家化学发光仪器进行复查,以排除方法学差异出现的阳性结果。

  • 标签: 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TRFIA) 甲状腺功能亢进 化学发光法(CLIA) 假阳性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头针、舌针的针刺法对脑卒中后期发生吞咽障碍的病人进行治疗,同时对病人进行吞咽言语康复训练,研究观察两种治疗方式结合使用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7年4月间收治的脑卒中后期发生吞咽障碍的82名病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即平均分配为两组,即实验组41人,对照组41人。对实验组的病人使用头针、舌针的针刺疗法配合吞咽言语康复训练,对照组则使用传统针刺法配合康复训练。结果两组在进行了一个月的治疗后,两组病人的吞咽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是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头针、舌针的针刺法配合吞咽言语康复训练的综合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病人的吞咽功能,疗效显著。

  • 标签: 头针 舌针 吞咽言语康复训练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