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将选我院16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84例患者经股动脉穿刺介入,实验组84例患者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研究结束后,对比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结束后发现,实验组穿刺成功率、动脉穿刺时间、手术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造影剂用量、不良反应方面的表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经经股动脉穿刺相比,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穿刺成功率高、节约穿刺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节约造影剂,疗效显著,节约费用,同时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 标签: 冠心病 桡动脉穿刺介入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急性心梗的护理体会。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90例急性心梗患者为对象进行随机分组,进行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策,实验组应用系统护理。比较两组急性心梗患者满意人数;急性心梗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依从性、介入治疗后住院时间;护理前后患者心率水平以及焦虑症状;介入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急性心梗患者满意人数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急性心梗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依从性、介入治疗后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心率水平以及焦虑症状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心率水平以及焦虑症状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介入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护理在急性心梗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减轻焦虑症状,减轻生理应激和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以及提高配合度和满意度。

  • 标签: 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 急性心梗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对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患者,在术侧上肢使用自制的医用护暖套,既方便护士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又能使患者充分保暖,减少了寒冷对末梢循环的影响,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 标签: 护暖套 PCI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置管技术的两种穿刺方法的穿刺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择择期外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平面内技术组(A组)和平面外技术组(B组)。记录两组总穿刺时间穿刺尝试次数,第一次成功率,第一次成功者穿刺时间,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与A组相比穿刺时间(172±2)svs.(168±3)s和穿刺次数2(1,2)vs.1(1,3)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与A组相比,第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A组(76%vs.60%),第一次成功穿刺时间短于A组(94±1)svs.(106±2)s,穿透法例数多于A组(40%vs.20%),动脉周围血肿发生率多于A组(20%vs.1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平面外桡动脉置管技术与平面内技术相比能提高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率,所需操作时间更短,但穿透法发生率增高。

  • 标签:
  • 简介:动脉穿刺置管术是临床麻醉的基本操作技能之一,也是麻醉专业指导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超声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麻醉诊疗的各个方面,为临床麻醉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跨越式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超声引导下两种平面内外结合法在动脉穿刺教学中的实施方法和优势。

  • 标签: 超声引导 平面内 平面外 动脉穿刺 麻醉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择90例2016年3月—2018年1月冠心病患者据术式分组。对照组开展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手术治疗,观察组行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冠心病临床疗效;穿刺时间和住院时间;手术前后患者sf-36量表评分、心功能;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冠心病临床疗效和对照组相似,P>0.05;观察组穿刺时间和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sf-36量表评分、心功能相近,P>0.05;手术后观察组sf-36量表评分、心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行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手术疗效肯定,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加速康复,缩短穿刺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

  • 标签: 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 冠心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接动静脉穿刺导致假性动脉瘤在血液透析中的预防和处理的护理方法。方法观察23例急诊血液透析及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行237例次直接动静脉穿刺,建立透析通路后假性动脉瘤形成情况。结果4例病人发生假性动脉瘤,并且经治疗后所有患者的假性动脉瘤均消失。结论假性动脉瘤是通过直接动静脉穿刺血液透析患者的并发症之一,通过合理的护理方法可以预防和消除动脉瘤。

  • 标签: 血液透析 假性动脉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桡动脉穿刺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需行经桡动脉穿刺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0%),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提高行经桡动脉穿刺冠脉造影和支架植入术患者的临床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 标签: 经桡动脉穿刺冠脉造影 支架植入术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患者局部涂抹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在桡动脉穿刺中的镇痛效果。方法:将100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患者按照介入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穿刺前的准备,皮肤消毒,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桡动脉穿刺。观察组术前10min给予干预,盐酸奥布卡因凝胶以穿刺点为中心进行涂抹,面积大小为4cm×5cm,作用10min后皮肤消毒,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桡动脉穿刺。两组患者均于穿刺后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并用中心监护仪记录患者穿刺前后的心率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时的疼痛及穿刺前后心率。结果:观察组在穿刺时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前,两组心率无统计学差异。穿刺后,对照组心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局部涂抹经济、简便,可明显减轻患者桡动脉穿刺时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舒适性,可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奥布卡因凝胶 桡动脉 穿刺 视觉模拟评分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超声引导下困难穿刺的外周动脉穿刺在心肺复苏时行ECMO的患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本院急诊ICU住院的外周困难穿刺动脉穿刺在ECPR的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左挠动脉穿刺10例,右挠动脉穿刺10,左足背动脉10例,右足背动脉10例),穿刺均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观察穿刺效果。结果左挠动脉及挠动脉穿刺各10例及左右足背动脉各10例一共40例,患者有35例一次性穿刺成功,成功率为87.5%。结论超声引导下应用于ECPR的患者外周动脉穿刺,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大大的提高,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利于临床更好的治疗,提高抢救ECPR患者成功率,为ECMO的患者争取有利时机。

  • 标签: 超声引导 外周动脉穿刺 ECPR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ICU休克患者动脉穿刺置管中应用B超引导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ICU收治的72例休克患者,均接受动脉穿刺置管,根据双盲法分为2组,36例/组,对照组行直接动脉穿刺置管法,观察组行B超引导下动脉穿刺置管法,将两组的处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一次穿刺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反复穿刺次数和一次穿刺平均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U休克患者动脉穿刺置管中应用B超引导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提升一次穿刺次置管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使用和推广。

  • 标签: B超 ICU 休克 动脉穿刺置管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动脉穿刺置管的相关护理措施以及对并发症的预防。方法: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2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于我院进行动脉穿刺置管的90例患者。分别对患者年龄、穿刺部位、置管成功率、并发症等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本次研究中,穿刺成功88例,占97.78%,穿刺失败2例,占2.22%。主要并发症为穿刺时出现出血或血肿情况的患者共计5例,拔管后出血患者3例,血肿1例,一过性手指发绀1例。共计10例,占11.11%。结论:加用护理方式对动脉穿刺置管患者进行干预,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动脉穿刺 置管护理 并发症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彩超引导下,股动脉穿刺,结合透视、血管造影评价腹股沟皮肤皱褶、腹股沟韧带及股骨头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股动脉穿刺理想体表位置,以减少局部血管并发症。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于我院就诊,行脑血管造影及栓塞、支架治疗的患者75例,行彩超引导下右侧髂动脉血管穿刺造影,以股动脉长轴为参照,取腹股沟皮肤皱褶、股骨头中点平面及腹股沟韧带与股动脉交点分别作为参照点A、B、C,测量三点之间的距离,并统计分析三者之间关系。结果 本组病例中,腹股沟皮肤皱褶与股骨头中点的距离分别为(22.99±5.40) mm、(43.64±8.64)mm;股骨头中点与腹股沟韧带的距离分别为(21.24±9.22)mm。在此基础上,临床可于腹股沟皮肤皱褶上方约22 mm处作为股动脉体表穿刺标志。结论 结合腹股沟皮肤皱褶及腹股沟韧带之间关系可确定股动脉穿刺的体表定位,且更加安全、可靠。

  • 标签: 超声引导 股动脉穿刺 体表标志 骨性标志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彩超引导下,股动脉穿刺,结合透视、血管造影评价腹股沟皮肤皱褶、腹股沟韧带及股骨头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股动脉穿刺理想体表位置,以减少局部血管并发症。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于我院就诊,行脑血管造影及栓塞、支架治疗的患者75例,行彩超引导下右侧髂动脉血管穿刺造影,以股动脉长轴为参照,取腹股沟皮肤皱褶、股骨头中点平面及腹股沟韧带与股动脉交点分别作为参照点A、B、C,测量三点之间的距离,并统计分析三者之间关系。结果 本组病例中,腹股沟皮肤皱褶与股骨头中点的距离分别为(22.99±5.40) mm、(43.64±8.64)mm;股骨头中点与腹股沟韧带的距离分别为(21.24±9.22)mm。在此基础上,临床可于腹股沟皮肤皱褶上方约22 mm处作为股动脉体表穿刺标志。结论 结合腹股沟皮肤皱褶及腹股沟韧带之间关系可确定股动脉穿刺的体表定位,且更加安全、可靠。

  • 标签: 超声引导 股动脉穿刺 体表标志 骨性标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目测定位法在婴幼儿桡动脉穿刺采血中的应用,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2月-2021年11月期间我院门诊采血室82例婴幼儿进行研究,依照抽签法分为参照组(n=41)和试验组(n=41),参照组采用触摸桡动脉进行采血,试验组采用目测定位法进行采血,评估两组婴幼儿。结果:试验组采血时间明显低于参照组,试验组的采血成功率高于参照组,试验组婴幼儿家属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家属;上述结果均P<0.05。结论:婴幼儿应用桡动脉目测定位法穿刺采血,能够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穿刺时间,使家长满意度提升,值得临床采纳与推广。

  • 标签: 目测定位法 婴幼儿 采血 桡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各个年龄的小儿静脉注射留置针位置和时长之间的联系以及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期间在收治的不同年龄住院患儿共计5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不同年龄患儿的静脉留置针部位和留置时间差异。结果不同年龄患儿的留置针穿刺点有所不同,新生儿和婴儿以头部静脉穿刺为主,3岁以上患儿则以四肢血管为主。学龄儿的静脉留置时间最长,婴幼儿最短。结论新生儿和婴儿均应该选择头部作为留置部位,幼儿可选择四肢作为穿刺点,临床中还要根据患儿的病情选择适宜的静脉作为穿刺点,以便将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控制在最佳时间

  • 标签: 穿刺 静脉留置针 护理 患儿
  • 简介:摘要目的对患者桡动脉采血后采取不同的按压时间及按压压力,观察和统计其并发症的发生,探索最佳的按压时问及按压压力。方法抽取需桡动脉穿刺采血的住院患者350例,按入院时间随机分成7组,每组50例,在桡动脉采血后,使用一次性多功能上肢加压止血器加压止血,设定止血压力20-40mmHg,止血时间5-15min,分别观察其出血、皮下瘀血及患者主诉。结果止血效果最佳的是20mmHg按压15min,30mmHg按压10-15min。结论持续有效的按压压力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桡动脉 采血 止血 按压时间 按压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再入院因素,寻找保护因素,为肝硬化患者院外护理提供依据和对策。方法对我科2007年-2009年收治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一年随访,结果55.4%患者于出院后2-10个月内再入院。患者经济状况、药物治疗依从性、饮食习惯、前次出院时的肝功能状况、心理状态(抑郁)对肝硬化患者再入院有影响。结果加强药物治疗依从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乐观积极心理状态能减少其再入院次数。

  • 标签: 肝硬化 肝功能 护理 病人再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