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安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呼吸功能及生活能力的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24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安全护理干预组(n=120)和常规护理组(n=120),对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状况及生活能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安全护理干预组患者的PaCO2、PaO2、SaO2呼吸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安全护理干预组患者护理生活能力评分(53.6±2.89)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46.39±2.47)分,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呼吸功能,有助于患者生活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安全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功能 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分析呼吸内科住院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分析了与之有关的变量以及相关程度,利用统计软件SPSS对三个解释变量年龄分布、住院时间、婚姻状况对被解释变量呼吸内科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做出了简要分析,最后笔者总结全文,提出要加强基础护理的论点。

  • 标签: 年龄分布 住院时间 婚姻状况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神经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 脑梗死偏瘫 者进行研究,共计 70 例,来源于我院 2018 年 4 月 -2020 年 4 月住院部收治患者, 35 例是参照组, 35 例是研究组,两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治疗、神经康复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 结果 对于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研究组更优, P<0.05 。 结 论 将神经康复治疗应用于 脑梗死偏瘫 患者中,对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神经康复 治疗 脑梗死偏瘫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护理指导下照料者对提高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和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对我院康复科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150例住院病人进行分组观察,在给予康复护理指导下照料者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和自理能力的影响的现况调查研究。结果对住院患者情况前后进行对比可知在给予康复护理指导下,照料者对于住院患者进行长期持续规范的康复训练以及个体化的心理护理能够提高住院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最终提高患者的整体康复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训练结合康复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呼吸训练,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指数评分(ADL),观察干预前和干预后呼吸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6个月PaCO2、FEV1、FEV1%显著高于对照组,呼吸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1个、干预3个月ADL评分分别为(85.29±14.57)分、(92.48±9.34)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训练结合康复护理能够改善老年COPD患者呼吸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训练 呼吸功能 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脑梗死患者在躯体致残的同时,心理残疾也十分严重。国外研究发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症发生率为40.1%。抑郁症的出现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妨碍其神经功能恢复。本文旨在探讨对脑梗死后抑郁症的患者早期心理干预的积极作用。

  • 标签: 脑梗死 抑郁症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头体针配合改善中风偏瘫日常生活能力进行临床观察。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头体针联合针法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单纯体针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NDS评分、Barthes指数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前后NDS评分、Barthes指数组内比较P<0.05,治疗前后组间比较P<0.05,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头体针配合对中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有显著改善。

  • 标签: 中风偏瘫 针灸疗法 头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社区跟进式护理后,对护理满意度和患者生活能力带来的影响。方法从本院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对其进行社区跟进式护理的干预,对比干预前后的护理满意度和患者的生活能力。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干预前显然要低于干预后;在生存质量评分方面,干预前显然也低于干预后,差异较为显著。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社区跟进式护理的干预,可以将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的生活能力显著提高,生存质量评分比较高,值得被作为有效干预方式在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广泛被使用。

  • 标签: 脑卒中 社区跟进式护理 护理满意度 生活能力 生存质量评分
  • 简介:碁金项目本文受香港复康会小额资金赞助摘要目的比较脊髓损伤患者出院前后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情况,分析影响出院后日常生活能力的因素,为康复专业人员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出院指导提供参考目标。方法对201107~201207于我院行康复治疗的45名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变化使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重返社会正常生活指数问卷对功能变化的原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45名患者总体改良Barthel指数在出院时与出院后3个月变化有差异,出院3个月后生活不能自理人数较出院时相比增加明显(χ2=579,P=0016)。影响出院后功能的主要是家庭经济情况(OR=1360,P<00001)、家庭环境改造(OR=1125,P=00063)、心里障碍(OR=1002,P=00461)、损伤类型(OR=4397,P=00221)。结论脊髓损伤患者出院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有所下降。影响出院后功能的因素可能是家庭经济情况、家庭环境改造、心里障碍、及损伤平面。这几个因素值得大家在出院指导时进行重点关注。

  • 标签: 脊髓损伤 康复 住院前后 功能变化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行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外伤恢复期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我院确诊并治疗的脑外伤患者60例,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康复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Barthel评分以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仅为73.33%,研究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Barthel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显著(P<0.05),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加快脑外伤患者的恢复,改善日常生活质量,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我院在临床上推广并应用。

  • 标签: 康复护理干预 脑外伤患者 日常生活能力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联合高压氧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5例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介入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下肢运动功能、平衡能力、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干预后NIHSS、FMA及BBS量表评分相比对照组都更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FAC步行能力分级及步态参数都更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DL评分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完全独立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联合高压氧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 标签: 康复训练 高压氧 脑卒中 生活能力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优质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到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脑梗死常规护理方法,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将两组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I)评分对比。结果护理1、3、6个月后,观察组的HAMD评分及BI评分均好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可作为有效治疗方案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干预 脑梗死 心理状态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康复中心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康复科治疗治疗训练,实验组在上述基础上还增加运动想象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Fugl-Meyer量表中上下肢功能积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在常规综合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运动想象疗法,可有效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以及生活能力的提高。

  • 标签: 运动想象 脑卒中 偏瘫 运动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提高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各20例。康复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仅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比较2组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康复护理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常规护理组显著提高(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以减少格林一巴利综合征患者的残疾程度,缩短康复时间,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格林-巴利综合征 康复护理 日常生活能力 ADL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护理指导下照料者对提高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和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对我院康复科 2018年 9月至 2019年 1月 150例住院病人进行分组观察,在给予康复护理指导下照料者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和自理能力的影响的现况调查研究。结果:对住院患者情况前后进行对比可知在给予康复护理指导下,照料者对于住院患者进行长期持续规范的康复训练以及个体化的心理护理能够提高住院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最终提高患者的整体康复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痴呆患者采取认知功能训练结合日常生活能力培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6年8月纳入的350例老年痴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175例,研究组采取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对照组采取常规训练,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智力、记忆、语言及推理能力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训练前两组智力状态检测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训练后发现研究组各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老年痴呆患者采取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效果更好,有效提高智力水平,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疗效观察 认知功能 老年痴呆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BBS评分、FIM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治疗,促使其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尽快恢复。

  • 标签: 康复治疗 脑卒中 偏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