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网络成瘾已经成为当前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国内外对其涵义、范畴与诊断标准、干预等方面的研究越来越专业化。其中,青少年网络成瘾已经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由于青少年本身的特殊性,对其网络成瘾的干预措施一直是国内外精神心理专家研究的热点。本文就国内外有关青少年网络成瘾症的概念及分类、行为机制、网络成瘾诊断干预三个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以后的网络成瘾综合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青少年 网络成瘾 心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大学生网络使用和网络成瘾现状,为大学生合理使用网络网络成瘾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广东白云学院393名大学生进行网络使用和网络成瘾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大于2h占52.9%;大学生使用网络内容排行前3位的是聊天、查找资料、听音乐;符合网络成瘾诊断标准比例为4.1%,网络成瘾倾向比例占8.6%,而男生网络成瘾比例高于女生(P〈0.01)。结论大学生网络使用较为普遍,有网络成瘾或存在网络成瘾倾向者为数不少,建议大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防治网络成瘾问题。

  • 标签: 网络使用 网络成瘾 大学生
  • 简介:网络成瘾综合症(InternetAddictionDisorder简称IAD)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在生理、心理等方面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消极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笔者对以往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研究状况退行了分析,概述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剖析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 标签: 成瘾因素 统计学 大学生 网络成瘾综合症
  • 简介:摘要互联网技术给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影响着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信息时代的青少年对网络的依赖性逐渐增强,利用网络技术促进学习和生活,加强社会联系。但另一方面,有的青少年沉迷于网络,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本文就网络成瘾进行简要概述,并对网络成瘾相关心理学理论知识进行了初步探究。

  • 标签: 网络成瘾 心理学探究
  • 简介:摘要网络成瘾,又被称之为网络过度使用或者是网络病理性使用。这种心理学病症乃是由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的。该心理病症的特征主要为无节制地上网,并且不顾及时间;越长的上网时间越能使自身得到满足感;如果一段时间不能上网,将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交往,甚至产生厌世的恶性情绪;为了隐瞒自己的症状,不惜向他人说谎,来证明自己并不痴迷于网络等。这种上瘾症状在主观概念上与药物成瘾有许多的相似之处,可是当前针对该症状的测试工具以及治疗方案却又非常局限。故此,本文针对网络成瘾这一心理病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探讨,希望能为该症状的治疗与预防提供有效的参考建议。

  • 标签: 网络成瘾 心理学依据 病态网络使用 心理治疗 自我控制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不少学者和有识之士开始关注网络成瘾现象,并就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的防治理论与实践方法,对网络成瘾的戒除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本文将按照临床医学、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分类视角对这些理论与实践的防治进行一个较为系统的梳理,以资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综合症 防治 疗法
  • 简介:摘要随着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然而,长时间不恰当的网络使用导致对网络的耐受、戒断反应、持续的上网欲望及行为失控现象,对个体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造成损害,达到成瘾程度。网络成瘾是一种新型的心理障碍,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需要个人、家庭、学校及社会共同努力。

  • 标签: 青少年 网络成瘾 形成原因 预防
  • 简介: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已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不少地区和部门已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首先从“网络成瘾”的定义与症状表现入手,对网络成瘾进行初步介绍;其次,从互联网的特性、中学生个体人格特质及支持系统三方面与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关系来探究中学生网络成癌的成因,最后,从青少年自身及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初探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对策及干预。通过对以往的研究情况的分析,以便能提出更为行之有效的对策及干预办法,将有助于中学生及早摆脱网络成瘾,健康地学习和生活。

  • 标签: 中学生 网络成瘾 成因 对策 研究 社会问题
  • 简介: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青少年网络成瘾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不仅使青少年疏于现实,人情淡漠,而且导致其学业退步、生理和心理健康水平降低。同时青少年网络成瘾不良行为对其家庭、学校、社会均会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如何正确引导青少年合理使用网络,预防和改善青少年网络成瘾现状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

  • 标签: 青少年 网络成瘾 对策
  • 简介:当代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越来越普遍,影响了大学生正常的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不利于大学生人生的健康发展。研究大学生网络成瘾成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本文叙述了当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诊断方法与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 标签: 大学生 网络成瘾 心理健康 成因与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青少年网络成瘾与抑郁、自杀行为之间的关联性。方法于2018年5月—2018年6月期间收抽取我市辖区内5所全日制中学学生共4000人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以研究青少年网络成瘾与抑郁、自杀行为之间的关联性。对350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中接受调查过去1年时间内发生过自杀意念、有过自杀计划、以及自杀未遂的发生率,抑郁症状产生频度,网络成瘾青少年中男女性差异,以及发生过自杀意念、有过自杀计划、自杀未遂的发生率与无网络成瘾青少年进行对比,并以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在引入抑郁相关行为后对网络成瘾与自杀行为相关性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在350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中,共960人(27.43%)在接受调查过去1年时间内发生过自杀意念,共330人(9.43%)在接受调查过去1年时间内有过自杀计划,共89人(2.54%)在接受调查过去1年时间内有过自杀未遂经历。在350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中,既往一周时间内抑郁症状产生频度为(15.6±7.7)分。青少年中男性网络成瘾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χ2=82.6,P<0.05),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网络成瘾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未遂发生率显著低于无网络成瘾学生(P<0.05),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青少年网络成瘾与自杀行为存在相关性关系(P<0.05),并且抑郁相关行为与自杀意念、自杀计划、以及自杀未遂关联性OR值在网络成瘾变量引入、前后基本保持不变。结论青少年群体中网络成瘾与自杀意念以及自杀计划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关系,且两者关联路径可能由抑郁行为产生介导作用。

  • 标签: 网络成瘾 青少年 抑郁 自杀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青少年共计245名作为研究对象,剔除无效问卷,225名青少年纳入研究。采用网络成瘾量表(IAT)评估青少年网络成瘾状况,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孤独感自评量表(UCLA)、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心理韧性量表(CD-RISC)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青少年网络成瘾网络成瘾倾向检出率分别为3.56%和28.44%,合并网络成瘾行为检出率为32.00%。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抑郁症状(OR=1.158,95%CI:1.088~1.233)、消极应对方式(OR=2.283,95%CI:1.242~4.196)、独立生活能力过得去(OR=2.703,95%CI:1.205~6.061)和独立生活能力很差(OR=39.741,95%CI:5.858~269.619)是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抑郁症状、消极应对方式、独立生活能力过得去和独立生活能力很差是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的影响因素。

  • 标签: 青少年 网络成瘾 影响因素 抑郁症状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日益深入生活并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文章分析了医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提出加强管理,预防和控制医学生痴迷网络网络成瘾的应对策略,以促进医学生的健康成长。

  • 标签: 医学生 网络成瘾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网络成瘾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124例住院网络成瘾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与2008年实施常规护理的122例住院网络成瘾患者进行比较。结果2008年网络成瘾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88.06%,2009年护理满意度为98.95%,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01)。结论通过对网络成瘾患者的人文关怀护理,网络成瘾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构建了和谐医患关系。同时也激发了广大护士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 标签: 人文关怀 医患关系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学独立院校学生网络成瘾状况与建议干预体系。方法调查医学独立院校大学生260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措施,干预组建立了系统的预防与干预体系。结果本项目共调查260人,发现网瘾学生120例,患病水平为46.2%,其中男性65人,女性55人,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两组大学生在干预前的网瘾患病率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干预后,干预组的网瘾发病率有了明显好转(P<0.05),而对照组却有部分上升。结论医学独立院校学生网络成瘾率比较高,综合干预措施对网瘾率的防治有较为明显的作用,但是预防与干预行为需要各方面密切配合。

  • 标签: 网瘾医学独立院校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