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上给予安慰剂,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功能的相关指标肱动脉血流舒缩功能(FMD)、血浆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一氧化氮(NO)。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管功能相关指标肱动脉血流舒缩功能(FMD)、血浆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一氧化氮(NO)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管功能相关指标均有所改善,其中研究组患者的FMD、ET、TXB2、NO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2性糖尿病肾病患者不仅可以降低患者血脂,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缓解肾功能损害,建议临床上选用。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2型糖尿病肾病 血管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术前术后护理方法对结石性胆囊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于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前来就诊的60例结石性胆囊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平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取术前术后全面的护理方法,对照组只采用常规的护理手段。结果经过对比后发现,实验组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打的满意度,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在结石性当囊炎合并2型糖尿病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结石性胆囊炎 糖尿病 术前术后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治疗颅脑损伤老年患者的过程中,应用2种麻醉药物对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为临床颅脑损伤的治疗奠定基础。方法自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28例颅脑损伤老年患者,对比患者应用不同麻醉药物对应激反应的影响。结果对试验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处理的生命体征及氧化应激反应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如MAP、血糖、S-100B、MDA、SOD等,差异显著(P<0.05)。对试验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处理的GCS评分情况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治疗颅脑损伤老年患者的过程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可保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并显著抑制氧化应激反应的发生,应广泛推广。

  • 标签: 颅脑损伤 麻醉药物 氧化应激反应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7月期间某院内分泌科室收治的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54例。常规组实施预混胰岛素治疗方法,治疗组实施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和糖基化血红蛋白和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且其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和糖基化血红蛋白均改善明显,较之常规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方法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成效,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情况。

  • 标签: 甘精胰岛素 瑞格列奈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甘精胰岛素+口服降糖药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2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格列美脲+阿卡波糖治疗,实验组2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治疗,观察两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水平、临床症状缓解率、严重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P<0.05),统计学具有意义。结论针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甘精胰岛素+口服降糖药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甘精胰岛素 口服降糖药 老年2型糖尿病
  • 简介:目的:探讨地特胰岛素+瑞格列奈在老年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病患74例,采用数字抽签的方式将之随机等分成A、B两组。其中,A组联合应用地特胰岛素与瑞格列奈,B组应用预混胰岛素。观察两组用药后相关血糖指标的变化情况,比较低血糖发生率等指标。结果:A组治疗后的2hBG、MACE、FBG与HbAlc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B组(P〈0.05)。A组的低血糖发生率(2.7%)比B组(21.62%)更低(P〈0.05)。结论:积极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患施以地特胰岛素+瑞格列奈治疗,有助于促进其血糖水平的降低,提高用药安全性。

  • 标签: 老年 瑞格列奈 2型糖尿病 地特胰岛素
  • 简介: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膳食状况及其与血糖控制的相关性。方法对广州某医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3d24h膳食回顾调查、体格测量和血糖检测,并进行膳食状况与血糖控制情况的关联分析。结果共纳入223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50~70岁(占54.7%)、男性(占57.0%)和超重(占47.5%)者为主,吸烟和饮酒率分别为23.8%(53/223)和6.7%(15/223)。轻、中、重体力活动者能量摄入量分别占推荐量的113.2%-149.1%、115.6%~122.9%和85.4%-97.4%。膳食纤维摄入量(8.3g)和蛋白质供能比(14.0%)低于推荐量下限。维生素E和铁摄入量达到或超过推荐量(占104.4%-195.7%),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钠和钙摄入量未达推荐量(占21.0%-87.8%)。蔬菜、水果、水产品、蛋类、奶类和大豆及坚果类摄入量未达推荐量,畜禽肉摄入量(100g)超出推荐量上限。FPG、PPG和HbAlc水平分别为(11.4±4.5)、(17.6±5.6)mmol/L和(9.3±2.1)%。血糖控制不良率为84.3%(188/223),与蛋白质供能比(r=0.165)、钙(r=0.223)和水产品(r=0.257)的摄入量呈正相关关系(P〈0.05或P〈0.01),且水产品摄入量〈40g/d和〉75g/d的患者血糖控制不良率均高于摄入40—75g/d的患者,钙摄入≥90%RNI的患者血糖控制不良率低于摄入〈90%RNI的患者(均P〈0.01)。结论调查对象膳食不均衡,水产品、钙和蛋白质的摄入不合理可能与血糖控制不良有关,应加强营养教育和血糖监控,及时调整膳食方案。

  • 标签: 糖尿病 2型 膳食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八段锦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影响。方法6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八段锦组、步行运动组及对照组,运动组早餐后1h起分别行30min八段锦或步行运动,观察患者空腹、运动前、运动后、中餐前血糖,及运动前、运动中及运动后脉率,计算不同运动下的最大耗氧量(VO2max)。结果八段锦组及步行组运动后及中餐前血糖较对照组下降(P<0.05),而八段锦组运动后血糖尽管略高于步行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八段锦组运动中及运动后脉率(P<0.05)、VO2max(P<0.01)低于步行组。结论中小强度有氧运动八段锦,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其降糖作用与中强度步行运动相当,八段锦为2型糖尿病患者安全、经济、简便的运动治疗方式。

  • 标签: 2型糖尿病 八段锦 运动疗法 餐后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前列地尔联合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静脉反应临床效果及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1日到2016年6月30日收治患2型糖尿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三组患者根据静脉注射前列地尔和硫辛酸顺序的不同进行统计学对比检验,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第一组静脉炎持续时间、疼痛时间及局部反应消失时间均多与二、三组;第三组从静脉炎出现例数及静脉炎持续时间、疼痛时间、局部反应消失时间均优于第一、二组;一组二组疼痛感比较显示,P>0.05,无统计学意义;一组、二组与三组比较,三组病人疼痛感明显低于一、二组病人,P<0.05。结论研究发现,合理、科学地护理方案,能减少疼痛叠加效应,提高护理水平。

  • 标签: 前列地尔 硫辛酸 静脉炎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2型糖尿病患者展开全程健康教育对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教育组(n=100)和参照组(n=100),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全程健康教育、单纯常规护理。对比护理后两组对用药、饮食和运动相关知识知晓率,并跟踪随访1年,统计期间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教育组对用药、饮食和运动相关知识知晓率均远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组与参照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前者总并发症发生率远高于后者(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展开全程健康教育服务不仅能够改善其对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还可有效控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 标签: 全程健康教育 2型糖尿病 健康知识知晓率 并发症
  • 简介:近年来季节性流感暴发疫情在我国局部地区时有发生。2015年1月6日近甘肃省酒泉市的某基地中学报告,初一(1)班38名同学中有34名出现发热、咳嗽、头痛等呼吸道症状。经调查,这是一起由甲型H3N2流感病毒引起的季节性流感暴发疫情。总装备部疾病控制中心就此次暴发疫情做了如下流行病学报道。

  • 标签: 季节性流感 甲型H3N2流感 暴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给予患者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西格列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对比差异不明显;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血糖,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二甲双胍 西格列汀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控制血糖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压效果。方法选取110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n=55)和联合组(n=55),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药物进行治疗,联合组则在基础上给予降血糖药物,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情况存在差异,P<0.05。此外,联合组患者血浆内皮素的降低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降压与降糖药物联合应用后,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起到快速降压的作用,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控制血糖 原发性高血压 2型糖尿病 降压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内科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90例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对比分析,依据疾病类型不同分为2组;单纯2型糖尿病作为对照组(40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病作为实验组(50例),对比两组低血糖发生率与吸烟状况。结果对照组发生低血糖患者显著低于实验组84.00%(P<0.05);对照组吸烟人数18(45.00%)例、无吸烟人数22(55.00%)例,戒烟人数21(52.50%)例、无戒烟人数19(47.50%)例,实验组分别为42(84.00%)例、8(16.00%)例、30(60.00%)例、20(40.00%)例,对照组吸烟率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吸烟率与低血糖率显著低于糖尿病联合心血管疾病患者,故临床上医护人员需积极告诫患者戒烟、戒酒及其他干预措施。

  • 标签: 临床内科 2型糖尿病 心脑血管病
  • 简介:摘要目的CO_2点阵激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患者(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收治时间为2014年3月7日至2016年3月8日,采用电脑软件随机抽签的方式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45例,分别采用CO_2点阵激光+胶原贴敷料(对照组)以及CO_2点阵激光+水面敷料(观察组)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CO_2点阵激光+水面敷料)治疗后治疗效果、临床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CO_2点阵激光+胶原贴敷料),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结论CO_2点阵激光+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CO_2点阵激光 胶原贴敷料 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2型糖尿病顽固性高血糖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顽固性高血糖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进行胰岛素持续皮下输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患者上述血糖指标变化幅度更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达标所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平均每日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2型糖尿病顽固性高血糖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可快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并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胰岛素泵 2型糖尿病 顽固性高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type2diabetesmellituswithacutecoronarysyndrome,T2DMwithACS)患者肱动脉舒张反应(flowmediateddilation,FMD)、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wavevelocity,PWV)和血液中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的水平研究这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从而为预测这些疾病提供依据,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选取南华医院63例病患,包括26名T2DM患者(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20名ACS患者(无2型糖尿病)、17名T2DMwithACS患者和26名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及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LDL)、葡萄糖浓度,胰岛素水平等指标;测定患者的FMD/PWV/NO。应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3.0)对录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2DM/ACS/T2DMwithACS组的FMD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水平(p<0.05),PWV值与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其中T2DMwithACS患者的FMD值最低,显著低于T2DM患者的水平(p<0.05)。T2DM/ACS/T2DMwithACS组的PWV值与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ACS组PWV值显著高于T2DM、T2DMwithACS组,而T2DM患者PWV值又显著低于T2DMwithACS患者(p<0.05)说明T2DM/ACS/T2DMwithACS组患者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T2DMwithACS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下降最为明显,ACS组患者次之。T2DM患者血液中NO的水平显著增加(p<0.05),而ACS患者和T2DMwithACS患者血液中NO显著下降(p<0.05)。ACS患者血液中NO下降最为显著,但与T2DMwithACS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说明NO的变化可以区分T2DM和ACS,但无法作为判断T2DM患者是否同时患有ACS的风险指标。结论1.T2DM/ACS/T2DMwithACS患者的血管弹性下降,血管硬度增加,其中T2DMwithACS患者的变化最为显著;2.相较于T2DM,T2DMwithACS患者的FMD值和PWV值存在差异,可作为T2DM是否同时患有ACS的风险指标;3.NO水平的变化可以作为区分T2DM和ACS的依据,但是NO的水平不能作为T2DM患者是否同时患有ACS的风险指标。

  • 标签: 2型糖尿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 内皮损伤 NO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二甲双胍联合消渴康颗粒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选择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本研究所有患者符合研究标准并同意进行本研究的患者共计84例,选择采用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42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选择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采用二甲双胍联合消渴康颗粒进行治疗,对于本研究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以后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将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检验得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患者在进行初发2型糖尿病的治疗的时候,为患者选择采用二甲双胍联合消渴康颗粒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 标签: 2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 消渴康颗粒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国产氯吡格雷与进口氯吡格雷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行经皮冠脉介入术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在服用阿司匹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进口氯吡咯雷(波立维)600mg/d,观察组给予国产氯吡咯雷(泰嘉)600mg/d;PCI术后两组患者继续分别接受进口氯吡咯雷75mg/d和国产氯吡咯雷75mg/d至6个月以上。两组患者均于服药前采集静脉血,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并于7d后再次抽血测定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观察患者在服药治疗6个月内各种心脑血管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靶病变血管的再次重建、脑卒中)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血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进口氯吡格雷相比,国产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应用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冠脉介入术治疗过程中,能有效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疗效和安全性基本无差异。

  • 标签: 国产氯吡格雷 进口氯吡格雷 2DM PCI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Ⅲ期)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年龄≥60岁的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2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瑞格列奈组(A组,100例)和门冬胰岛素30R组(B组,100例),疗程3个月,以空腹血糖(FPG)<7.0mmol/L,餐后2h血糖(2hPG)<10.0mmol/L为治疗目标;将血糖<3.9mmol/L定义为低血糖事件。记录治疗前后两组FPG、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清蛋白、肌酐(Cr)水平,低血糖发生率及血生化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种方法在降糖效果及安全性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FPG、2hPG及HbA1c、Cr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格列奈治疗年龄≥60岁的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能有效控制血糖,降低低血糖发生率,且对肾功能无影响。轻、中度肾功能损害的老年患者应用瑞格列奈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瑞格列奈 糖尿病肾病 老年患者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