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胰岛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是指组织对胰岛反应不够敏感,主要是肝脏、脂肪组织、骨骼肌对胰岛反应敏感性降低,需要超剂量的胰岛才能引起生物学效应的一种状态。由IR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被称为胰岛抵抗综合(insulinresistancesyndrome,IRS),又称为代谢综合(metabolismsyndrome,MS)。2005年4月,在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3次指南(NCEP-ATPⅢ)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基础上,综合多学科专家讨论意见,国际糖尿病联盟首次颁布MS全球定义(详见本期赵佳慧、程庆砾的讲座),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S能引起和加重肾脏损伤。由于MS的共同病理基础为IR,可见IR与肾脏疾病的关系密切。IR通过代偿性高胰岛血症诱发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导致肾脏损伤,本文拟就IR导致肾脏损伤的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肾脏损伤 NCEP-ATPⅢ 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 胆固醇教育计划 国际糖尿病联盟
  • 简介:摘要:胰岛抵抗(IR)是指由于多种原因降低了受体细胞对胰岛的敏感性,导致葡萄糖摄取和利用效率降低,从而使血糖升高,此时体内会代偿性分泌过多胰岛,以维持血糖的稳定。随着社会发展,代谢综合人群大幅度增加,尤其在糖尿病患者中,二糖尿病患者所占比例已经超过90%,因此对IR的研究工作迫在眉睫。近年来,利用中药改善IR,无论从动物实验还是临床研究,都取巨大进展。从研究效果来看,中药复方的药用效果要强于单味中药。本文对近年来对改善IR的中药复方进行综述,希望可以为大家后期的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胰岛素抵抗(IR) 代谢性综合征(MS) 中药复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PCOS)伴胰岛抵抗(IR)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PCOS伴IR患者,口服二甲双胍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测定性激素指标和糖代谢指标。结果用药后62例(78%)恢复排卵性月经,8例(10%)妊娠;BMI,WHR,F-G评分,LH,DHEAS,Homaβcell,AUCG较前降低(P<0.05),LH/FSH,T,FT,A2,FINS,HomaIR,AUCI较前降低(P<0.01),SHBG,IGFBP-1,ISI较前增高(P<0.05),其余指标变化无显著差异。结论二甲双胍可有效改善PCOS伴IR患者的IR状态,降低雄激素水平,有助于恢复排卵。

  • 标签: 二甲双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对多囊卵巢综合胰岛抵抗(PCOS-IR)模型大鼠生殖内分泌及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来曲唑灌胃联合高脂膳食建立PCOS-IR模型,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针刺组、二甲双胍组,每组6只;另设6只同期喂养的15周龄雌性SD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针刺组予针刺穴位(一组为关元、三阴交,另一组为肝俞、脾俞、肾俞穴)治疗,每天1次,两组穴位轮替使用,连续治疗20d;二甲双胍组给予二甲双胍溶液灌胃;模型对照组给予与针刺组相同的抓取、固定、穴位剪毛、消毒,不做其他任何治疗;空白对照组自由摄食、饮水。各组大鼠治疗后检测血清性激素,观察体重、动情周期和卵巢组织学变化,测定血脂水平、糖耐量、空腹血糖(FPG)和空腹胰岛(FINS)浓度,并计算胰岛抵抗指数(HOMA-IR)。[结果]①模型对照组大鼠卵巢呈多囊样改变,卵巢闭锁卵泡增多,闭锁卵泡的直径较大,颗粒细胞层数有所减少,未见黄体分布;针刺组和二甲双胍组卵巢恢复排卵,切片可见新鲜黄体分布。②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针刺组血清T、LH、PRL水平明显降低,FSH、E2、P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③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针刺组及二甲双胍组治疗后大鼠体重增加速度明显减慢(P<0.01),肥胖指数(Lee’s指数)明显降低(P<0.01);血清FINS含量及HOMA-IR显著降低(P<0.01),糖耐量曲线下面积明显减少(P<0.05或P<0.01);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P<0.01),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降低(P<0.01),针刺组与二甲双胍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能够改善PCOS-IR模型大鼠生殖内分泌异常和胰岛抵抗

  • 标签: 针刺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生殖内分泌 糖脂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患者胰岛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对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VF-ET)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首次行IVF助孕的1 105例PCOS女性的资料,并收集2 136例同时期因单纯输卵管因素行IVF助孕女性的资料作为对照。根据是否合并IR分为四组:PCOS合并IR组(记为A1组)、PCOS非IR组(记为A2组)、对照合并IR组(记为B1组)和对照非IR组(记为B2组)。分析其控制性促排卵指标及移植后临床结局。采用二元逻辑回归校正混杂因素,分析早期自然流产的影响因素。结果①A1、A2、B1、B2四组间穿刺卵泡数[(16.8±8.1)枚、(17.8±7.9)枚、(12.6±6.2)枚、(13.4±6.2)枚,P<0.001]、获卵数[(14.2±7.9)枚、(15.3±7.7)枚、(11.5±6.0)枚、(12.3±6.3)枚,P<0.001]、获卵率[84.6%(8 518/10 070)、86.1%(7 738/8 986)、91.8%(8 346/9 096)、91.9%(17 367/18 898),P<0.001]、MII卵子数[(12.1±7.0)枚、(13.0±7.0)枚、(9.7±5.3)枚、(10.4±5.5)枚,P<0.001]、双原核(two pronuclei,2PN)卵裂数(8.2±5.3、9.0±5.4、6.7±4.1、7.4±4.3,P<0.001)、可利用胚胎数[(7.1±4.8)枚、(7.6±4.9)枚、(5.7±3.7)枚、(6.4±3.9)枚,P<0.001]、可利用胚胎率[82.3%(4 207/5 110)、82.2%(3 851/4 684)、82.3%(4 124/5 008)、83.9%(8 972/10 690),P=0.008]、优质胚胎数[(3.7±3.4)枚、(4.0±3.5)枚、(3.2±2.7)枚、(3.5±2.9)枚,P<0.001]、优质胚胎率[42.8%(2 185/5 110)、43.5%(2 037/4 684)、45.7%(2 290/5 008)、46.9%(5 009/10 690),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II卵率、2PN卵裂率、可利用囊胚形成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四组间早期流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3%(63/387)、9.7%(34/351)、12.1%(56/464)、8.7%(82/939),P=0.001],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异位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组间比较显示,A1组的早期流产率[16.3%(63/387)]显著高于A2组[9.7%(34/351),P=0.008]及B2组[8.7%(82/939),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③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早期流产的影响因素显示,IR是早期流产率的独立影响因素[OR=1.464,95% CI:1.361~2.065,P=0.019]。结论PCOS女性合并IR对IVF助孕后首次胚胎移植的早期流产结局有一定的影响。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受精,体外 胚胎移植 助孕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PCOS)不孕伴胰岛抵抗(IR)患者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的临床结局分析。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漯河市中心医院行IVF/ICSI-ET的257例PCOS不孕患者,按照稳态模型评估胰岛抵抗指数(HOMA-IR)水平(中位数2.5),将患者分为IR组(HOMA-IR≥2.5,130例)与非IR组(HOMA-IR<2.5,127例)。比较两组的基础性激素[促卵泡生成(FSH)、促黄体生成(LH)、雌二醇(E2)、睾酮(T)、孕激素(P)、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及窦卵泡数,空腹、服糖后30、60、120min时血糖及胰岛水平,助孕妊娠结局指标[促性腺激素(Gn)使用时间及剂量、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卵巢过度刺激症(OHSS)发生率、着床率、临床妊娠率、生化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及妊娠期并发症];对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IR组的基础LH[(8.86±1.60)mIU/ml vs(6.54±1.12)mIU/ml]、T[(63.20±7.47)ng/dl vs(52.11±5.69)ng/dl]水平均明显高于非IR组(P<0.05);不同时间点IR组的血糖及胰岛水平均明显高于非IR组(P<0.05);IR组的Gn使用剂量[(1 947.35±129.13)IU vs(1 522.70±88.41)IU]、流产率[32.69%(17/52)vs 13.70%(10/73)]均明显高于非IR组(P<0.05),临床妊娠率[40.00%(52/130)vs 57.48%(73/127)]及活产率[51.92%(27/52)vs 72.60%(53/73)]均明显低于非IR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MI、基础LH、基础T、HOMA-IR是PCOS不孕患者行IVF/ICSI-ET临床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础AMH及Gn用量是临床结局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IR能对PCOS不孕患者行IVF/ICSI-ET的临床结局产生不良影响,HOMA-IR是临床结局的危险因素,对于PCOS不孕患者应当及时评估IR情况。

  • 标签: 不孕症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 临床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PCOS)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与胰岛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70例PCOS患者根据IR指数(HOMA-IR)分为PCOS伴IR组(>1.95,n=45例)和PCOS不伴IR组(≤1.95,n=25例),同期选择本院门诊健康体检的40例育龄妇女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睾酮(T)、雌二醇(E2)、脱氢表雄酮(DHEA)等性激素水平,并分析PCOS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与HOMA-IR的相关性。结果PCOS组血清T、E2、DHEA等性激素水平及HOMA-I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COS伴IR组血清T、DHEA水平及HOMA-IR明显高于PCOS不伴IR组(P<0.05),而血清E2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PCOS组患者血清T、DHEA水平与IR呈正相关性关系(r=0.562,0.435,P<0.05),血清E2水平与IR无相关性关系(r=-0.174,P>0.05)。结论血清T、DHEA可能导致PCOS伴IR的发生,实验室检测其表达水平有助于IR的临床诊断。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睾酮 雌二醇 脱氢表雄酮
  • 简介:目的探讨并分析代谢综合(metabolismsyndrome,MS)患者胰岛抵抗、炎症因子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50例MS患者,根据是否合并MCI分为A1组(n=68)和A2组(n=82),另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B组,比较各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和炎症因子水平,以是否出现MCI为因变量,以胰岛敏感指数(insulinsensitivityindex,ISI)、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TNF-α为自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S患者胰岛抵抗、炎症因子与MCI的关系。结果3组BMI、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10wdensity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lipoprotein,HD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3组空腹血糖(fastingblood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A1c,HbA1c)、空腹胰岛(fastinginsulin,FINS)、胰岛敏感指数(insulinsensitivityindex,IS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A1组和A2组HbA1c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FBG、FINS呈依次降低趋势,ISI呈依次升高趋势,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清hs—CRP、TNF-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1组血清hs—CRP、TNF-α显著高于A2组和B组(P〈0.05),A2组显著高于B组(P〈0.05);点二列相关分析显示,MS患者出现MCI与FBG、FINS、hs-CRP、TNF.仅呈显著正相关(r=0.219、0.231、0.309、0.287,均P〈0.05),与ISI呈显著负相关(r=0.294,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S患者胰岛抵抗越严重(ISI越低)、炎症因子hs—CRP和TNF—α越高,MCI风险越大。结论MS合并MCI患者胰岛抵抗和炎症反应较单纯MS患者更明显,胰岛抵抗和�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炎症因子 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IR及高胰岛血症是PCOS患者糖代谢异常的基本特征,PCOS患者高胰岛血症是IR状态下机体对血糖调节的代偿阶段,肝脏对胰岛代谢清除下降是肥胖加重PCOS的IR和高胰岛血症机理之一[4]

  • 标签: 卵巢综合症 多囊卵巢 患者胰岛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糖尿病应用外源性胰岛治疗后合并胰岛自身免疫综合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纳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符合外源性胰岛相关胰岛自身免疫综合(EIAS)诊断的2糖尿病住院患者106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体格检查和实验室结果。结果106例患者中84例(79.24%)使用预混人胰岛或预混胰岛类似物,18例患者(16.98%)近期反复发生低血糖。精氨酸刺激试验显示胰岛0 min基线值中位数73.40(23.07~146.75)μU/ml,胰岛4 min/0 min比值中位数1.27(1.03~1.85),平均值1.72±1.47,胰岛0 min(μU/ml)/C肽0 min(ng/ml)比值44.60(14.92~87.93),平均值81.92±130.93。以本院空腹胰岛检测参考值2倍上限(49.8 μU/ml)为切点,将患者分为胰岛蓄积组(胰岛0 min基线值≥49.8 μU/ml)和胰岛非蓄积组(胰岛0 min基线值<49.8 μU/ml)。胰岛蓄积组66例患者中14例(21.21%)发生低血糖,胰岛非蓄积组40例患者中4例(10%)发生低血糖,胰岛蓄积组的胰岛4 min/0 min比值、胰岛0 min/C肽0 min比值、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及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均显著高于胰岛非蓄积组(P<0.05)。在胰岛蓄积组66例患者中,36例予更换胰岛剂型(胰岛治疗组),30例停用胰岛改为口服降糖药(口服药治疗组)的方案治疗后,2组治疗后的SDBG和LAGE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随着外源性胰岛蓄积的加重,患者血糖波动明显增加,低血糖比例显著升高。胰岛自身免疫综合患者胰岛功能出现特征性改变,精氨酸刺激后,胰岛分泌无明显峰值,呈现"高平"曲线,基线胰岛/C肽比值水平显著升高。及时诊断和调整治疗方案后,EIAS患者预后良好。

  • 标签: 糖尿病,2型 胰岛素自身抗体 外源性胰岛素相关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大量研究表明,脂肪组织不仅是能量储备的终末分化器官,而且是一个具有多种内分泌、自分泌和旁分泌功能的内分泌器官。肥胖是导致胰岛抵抗和心血管疾病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脂肪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与胰岛抵抗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关系密切,其中新近发现的抵抗、脂联为研究的热点。以下就有关内容作一综述。

  • 标签: 抵抗素 脂联素 代谢综合征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Rabson-Mendenhall综合(RMS)和Donohue综合(DS)都是由于胰岛受体基因突变引起的胰岛抵抗相关疾病,本文报道1例2个月起病的女性患儿,病初诊断为新生儿糖尿病,伴酮症酸中毒、高胰岛血症,有宫内生长迟缓,随访中出现生长发育迟缓、餐后高血糖及持续高胰岛血症等,遗传学检测提示胰岛受体(INSR)基因复合杂合突变:c.31-54del/p.Ala10-Ala17del/c.3529+5G>T。本例患儿是罕见的以新生儿糖尿病起病的INSR基因突变引起的胰岛抵抗病例,而RMS与DS表型存在交叉难于区分,其远期预后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 标签: 糖尿病 婴儿,新生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受体突变
  • 简介:摘要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失常可引起脂肪组织的过多堆积,继而导致肥胖,肥胖不是单基因疾病,是遗传与营养因素及行为等多因素相互作用所引起的一种营养失衡,肥胖的发生引起一系列的营养性疾病。瘦抵抗胰岛抵抗的发生与其密切相关,并且是冠心病、高血压、2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许多严重疾病的共同危险因子。近年来,脂肪细胞分化发育的分子调控及其与肥胖、胰岛抵抗发病机制的关系一直是国际上的研究热点。

  • 标签: 肥胖 胰岛素抵抗 瘦素抵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重庆沙坪区赵先生,57岁,患糖尿病7年,同时伴有肥胖、高血压。曾经服用过二甲双胍、拜唐苹及相关降压药物,开始血糖控制较好,时间长后越来越不理想,目前给予胰岛治疗,胰岛用量高达75单位/天,但血糖控制仍不稳定,糖尿病的治疗老是不能达标,患者煞是着急!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抵抗 血糖控制 二甲双胍 降压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糖尿病胰岛抵抗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辩证分为风热袭肺,痰热阻络,肺胃火旺,脉络瘀阻等四进行辩证论治。结果临床取得一定效果,疗效满意。结论2糖尿病胰岛抵抗可采用中医辩证分进行治疗。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中医辩证 分型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