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患者在骨科手术麻醉后早期认知功能发生的变化。方法80例择期行骨科下肢手术患者,年龄65岁以上,随机分为全麻组(A组n=40)和硬膜外联合蛛网膜下腔组(B组n=40),对A组、B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2h、24h和48h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POCD发生数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全麻组患者术后与术前相比MMSE评分均下降,变化较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硬膜外联合蛛网膜下腔组术后与术前相比MMSE评分下降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h、24h和48h各时段MMSE评分全麻组均低于椎管内麻醉组,POCD发生数量全麻组高于椎管内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为了减轻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降低POCD发生几率,椎管内麻醉相比全麻更适用于临床。

  • 标签: 老年患者 认知功能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职校护生对测量血压知识和技能的培优,提高其基础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顺利进入实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测量血压技能及培训方式相结合,对130名职校护生进行测量血压方面知识认知现状调查与培训。结果职校护生自评对正确测量血压技能掌握情况不佳。结论学生需进行正确测量血压方法培优训练,保证足够的培训课时,配备优秀优资力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能达到最佳的测量血压理论与技能学习效果。

  • 标签: 职校护生测量血压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研究接受过珠心算训练的儿童和未接受过珠心算训练的儿童在执行乘除法心算任务时行为数据的差别,旨在探讨珠心算训练儿童与非珠心算儿童认知差别。方法使用美国NeuroScan公司生产的32导脑电记录系统,记录随机选取12名经过珠心算训练儿童(训练组)和12名未经过珠心算训练儿童(未训练组),采集乘除法心算过程的连续脑电信号,对两组被试的行为数据进行统计比较。结果1.珠心算儿童乘除法心算答案正确率高于非珠心算(P<0.05),其反应时小于非珠心算组(P<0.01);2.珠心算儿童在进行乘除心算时正确率有显著差异(P<0.05),反应时无显著差异(P>0.05);3.非珠心算组儿童在进行乘除心算时正确率和反应时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1.珠心算训练能明显的提高儿童的心算能力和心算速度。2.珠心算训练提高了儿童注意、记忆等认知能力。

  • 标签:
  • 简介:摘要社区医学是关系到社区群众健康的一门科学。社区医学是以流行病学与统计学方法进行实地统计,并通过社区诊疗的方法予以解决。同时,针对社区居民健康保健需求,制定出科学的健康计划合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

  • 标签: 临床医学 社区医学 应用 研究
  • 简介:摘要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在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上存在的严重障碍是其区别于正常儿童的最鲜明特征。而使孤独症儿童出现社会交往缺陷的原因,主要在于孤独症儿童缺少或不具备社会认知能力。本文基于孤独症普遍障碍共性认知表现,立足于社会认知角度,为孤独症儿童进行相关研究。

  • 标签: 社会认知 交流能力 社会领域 孤独症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不同认知风格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各维度的表现。方法使用量表对21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就认知风格而言,大学生在不同专业上表现出显著差异,在性别、来源地等方面未表现出显著差异,文科生倾向于场依存型认知风格,理科生倾向于场独立型认知风格。(2)在交谈、交际、与异性交往方面,不同认知风格的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待人接物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在总体人际关系方面,不同认知风格的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

  • 标签: 认知风格 个体差异 人际交往
  • 简介:为了解遵义市地氟病病区居民对地氟病认识的真实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地氟病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活动,2009年6月对遵义市地氟病病区进行调查,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调查点与调查人群按照《2001-2002贵州省遵义市地方性氟中毒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1]的病区(8个县或区)划分.

  • 标签: 地方性氟中毒 居民 认知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心肌梗死患者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为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及康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因心肌梗死入院治疗的病人家属100人,通过访谈形式,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进行现场匿名调查。结果心肌梗死患者家属知识得分总体偏低,平均为(3.44±2.67)分(总分为14分),影响知识得分的因素有关系、学历、年龄。结论心肌梗死患者家属疾病知识认知水平低,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

  • 标签: 心肌梗死 家属 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讨论卒中后认知障碍早期康复治疗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12月该院收治的88例确诊并开始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规范、系统的康复治疗与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进行专门认知康复训练,并使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ini-mentalstateexamination,MMSE)量表、运动功能和ADL能力评分分别采用Fugl-Meyer分级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对患者进行效果比较。结果康复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为(25.9±1.71)分、Fugl-Meyer评分(56.92±1.86)分、Barthel评分(68.13±3.64)分;对照组患者的MMSE评分为(21.68±1.7)分、Fugl-Meyer评分(41.22±1.47)分、Barthel评分(51.56±1.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认知障碍 康复干预
  • 简介:目的了解高龄老年人睡眠节律对认知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检查112例高龄离退休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及认知功能,按睡眠节律分为早醒组、正常组、入睡困难组和混合组,按睡眠时间分为<5h组、5~8h组和>8h组。结果在PSQI的各因子中,日间功能障碍、睡眠障碍、入睡时间、催眠药物与MMSE因子中的即刻回忆、延迟回忆、命名、理解有显著相关性(P<0.05)。与正常睡眠节律的高龄老人相比,早醒组各项因子得分除定向力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睡困难组PSQI因子中的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和效率、入睡时间、催眠药物,MMSE因子中的理解、视空间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睡眠障碍组PSQI中的睡眠时间、入睡时间,MMSE中的即刻回忆、延迟回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睡眠时间5~8h的高龄老人相比,睡眠时间<5h组在PSQI总分、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和效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时间>8h组在PSQI总分、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和效率、睡眠障碍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重视老年人睡眠节律的调整,对入睡困难的老年人可适当给予中短效镇静催眠药物,以达到调整睡眠节律,提高睡眠质量,增强记忆功能的作用。

  • 标签: 睡眠节律 认知功能 相关分析 睡眠质量 高龄老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减少实习护生针刺伤的发生,了解在校护生对护士针刺伤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对她们进行针刺伤相关职业防护的系统性教育。方法对在校护理本科专业共160名护生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大多数护生对针刺伤危害有正确认识,掌握防护措施,而对医院感染护理风险管理意识淡薄。针刺伤后执行护理风险管理职业防护报告制度,报告程序,建档进行风险评估,追踪处理的仅有20%。140名(87.5%)护生发生过针刺伤,共发生235例次,人均发生1.469次。结论实习护生对针刺伤的防护认知和行为提升与护士自身因素及医院关心重视程度有关,医院应加深实习护生对职业风险管理意识和行为督促教育,并为临床护士提供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提高防护的依从性,提高执行率。建议护理院校增设护士职业防护课程,对即将参与临床实习的护生们开展多形式的相关知识教育,弥补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欠缺,规范护理操作行为,切实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 标签: 针刺伤 实习护生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干预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了82例冠心病患者,通过随机平行方法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均为41例。研究组接受认知干预,参照组实施常规干预,予以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①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统计学的意义存在(P<0.05,X²=5.5216)。②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患者对根管治疗后需及时进行全冠修复的认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由患者自行填写调查问卷。结果:认为根管治疗后需要全冠修复的占70%;了解需要全冠修复原因的占 52%;需要医护对其进行宣教的占96%。结论:患者对根管治疗后及时全冠修复的认知还有待提高,口腔医疗机构应加大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根管治疗后及时全冠修复的认知,延长患牙生存期。

  • 标签: []根管治疗,全冠修复,健康教育,重要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现阶段家长对儿童安全用药的认知情况,进一步探讨临床药师社区药学服务模式,并对宣传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儿童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通过社区开展“儿童安全用药”宣教活动,在宣教前收集、评估家长关心的安全用药问题,宣教后自制调查问卷,对涉及儿童安全用药的问题进行家长知晓度调查。在整个调查期间,临床药师要准确和详细记录相关资料数据,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结果:在调查问卷的30个问题中,有8个问题的认知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22个问题的认知情况以及掌握情况经药师科普干预后均有明显的提高,P<0.05。结论:现阶段社区药学组织较少,临床药师开展社区药学宣教的意义重大,能够提升家长对儿童安全用药认知,增强家长安全用药意识,帮助家长掌握安全用药知识,以此保障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同时促进社区药学服务的发展。

  • 标签: 安全用药 认知情况 宣传教育 调查 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