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正畸治疗前后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牙齿松动等情况,讨论经口腔正畸可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使用随机数字法随机抽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接受正畸治疗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50例,记录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牙齿松动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牙齿松动度、前牙覆牙合、前牙覆盖、牙周袋深度及牙槽骨高度均明显小于治疗前,差异在统计学层面有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后患者的牙周炎得到彻底性清除,口腔功能和美观度逐渐恢复正常,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前牙移位 口腔正畸 牙周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放疗(PORT)流程中含靶区纵隔移位规律和实施中期评估的价值。方法100例NSCLC术后N2期和R1-2切除并任何N期患者,以骨性解剖建立坐标轴,测量纵隔三维方向在PORT流程中的移位规律。采用WilCoxon、Kruskal-Wallis、χ2检验统计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临界值。结果纳入患者PORT流程中X(前后)、Y (左右)、Z(上下)方向纵隔移位分别为0.04~0.53、0.00~0.84、0.00~1.27 cm,纵隔移位距离的大小顺序分别为Z>Y>X;ROC曲线计算临界值分别为0.263、0.352、0.405,>临界值者分别为25(25%)、30(30%)、30例(30%),纵隔三维方向移位不同(P=0.007、<0.001、<0.001);X、Y、Z方向的纵隔移位与切除部位(P=0.355、0.239、0.256)、手术方式(P=0.241、0.110、0.064)均相近。全组纵隔移位>和≤临界值、放疗中程模拟(m-S)后修改和原计划放疗的比较分析显示PORT患者放射性食管炎(RE)、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均相近(均P>0.05);但m-S后修改计划病例≥3级RE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原计划PORT患者,分别为0、7%(P<0.001)。结论NSCLC根治术后N2期和/或R1-2切除病例的PORT流程中存在纵隔移位,20%~30%患者发生明显的移动,PORT流程中期重新定位并修改靶区和放疗计划对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有利。

  • 标签: 纵隔移动 癌,非小细胞肺/术后放疗 质量保证 质量控制
  • 简介:脓毒症是引起严重烧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与肠道细菌移位及肠源性LPS的侵袭有关。因此,减少肠道细菌移位对预防脓毒症发生有重要意义。笔者应用药膳饮食喂饲烫伤大鼠,观察其对大鼠肠道细菌移位及LPS入侵的影响,探索防治肠道细菌移位的方法。

  • 标签: 肠道细菌移位 烫伤大鼠 中药膳食 防治 严重烧伤患者 药膳饮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静脉输液时针柄移位的预见性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择需要静脉输液患者1200人次,分为两组,实验组600人次用加强固定法,对照组600人次用常规方法固定。结果实验组在静脉输液时穿刺部位疼痛和针柄移位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结论患者静脉输液时用加强固定法,减轻了输液过程中穿刺部位疼痛,避免了针柄移位使针头滑出血管外,保证了输液顺利。

  • 标签: 针柄 移位 预见性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使用重建钢板治疗移位型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003年3月至2007年6月的10例移位明显的肩胛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所有病例均获12~43个月的随访,平均22.3个月,骨折完全愈合。功能恢复按照Hardegger标准评定,优7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0%。结论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移位型肩胛骨骨折可坚强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肩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

  • 标签: 肩胛骨 骨折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肱骨小头移位骨折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68例肱骨小头移位骨折患者,使用可吸收螺钉进行内固定治疗。结果以Broberg-Morrey的评分系统对疗效进行评价,其中34例(50﹪)患者为优,26例(38.24﹪)患者为良,7例(10.29﹪)患者为可,1例(1.47﹪)患者为差。本组67例患者恢复至伤前活动水平,1例患者发生肘关节僵硬的情况。结论肱骨小头移位骨折使用可吸收螺钉进行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显著,骨折愈合良好,复位效果满意,内固定较牢靠,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肱骨小头移位骨折 内固定治疗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1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将81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牙周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腔正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牙齿松动情况、牙周相关指标、临床疗效及口腔功能。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牙齿松动度和牙周相关指标都更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及口腔功能Wheeler量表评分都更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口腔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牙齿美观度,在前牙移位治疗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口腔正畸 牙周病 前牙移位 临床疗效
  • 简介:本文从服装结构设计的角度描述了女装胸省的产生及使用量,运用几何学原理证明了胸省转移的机理。指出点移法和旋转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并对四种胸省转移的特点作了全面的归纳。

  • 标签: 胸省 分解转移 转移方法 移位原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引发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牙周病引发前牙移位患者68例进行此次研究,按照随机抽签法均分两组,各34例。其中,给予传统治疗的为参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腔正畸治疗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患者前牙功能优于参照组、有效患者占比高于参照组,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在进行牙周病引发的前牙移位治疗过程中,加以口腔正畸治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维护治疗的效果,让患者的前牙功能得到大幅度的加强,有助于患者的恢复,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口腔正畸治疗 牙周病 前牙移位
  • 简介:荒诞派作品兼备悲剧性与喜剧性。《动物园的故事》作为一部喜剧作品,审美主体会处在不同的位置和角度审视它,审美体验也随之不同。以审美客体为参照物,按照审美主体的移位,以《动物园的故事》为例,可以将喜剧审美主客体之间复杂的关系分为三种,即否定性审美(主体带着猎奇与戏弄的审美心理审视客体,称之为“向下看”),平等性审美(主体带着理解与认同的审美心理审视客体,称之为“平行看”),和肯定性审美(主体带着惊异与认可的审美心理审视客体,称之为“向上看”)。

  • 标签: 喜剧性审美 向下看 平行看 向上看
  • 简介:气管插管脱出的情况在临床屡见不鲜,如果情况未被及时处理,极有可能导致严重的低氧血症,并由此引发呼吸、循环衰竭,甚至导致患者死亡。而气管插管移位比较容易被工作人员所忽视,移位不仅是脱出前的先兆,并且气管导管过深容易造成单肺通气,过浅易导致漏气^[1-2]因此,规范化的气管插管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我院ICU的实际情况,对气管插管移位和脱出的原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插管法 气管内 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船舶市场的低迷,新造船的价格的持续疲软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船舶行业已进入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阶段,缩短船台周期也成为了衡量各船厂转型升级过程中重要目标。国内某船厂以平地造船技术为核心,依托SPMT模块装置硬件,实现平台阶段建造半船,用模块运输装置移位到船台合拢的工艺突破。本文重点研究和优化了总段移位对接技术和半船移位技术方案,有力的推动了船台建造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 水平船台 SPMT模块装置 半船移位技术

  • 标签:
  • 简介:跟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总数的2%,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跗骨骨折,其中75%为跟骨关节内骨折[1-2]。高处坠落是跟骨骨折最常见的直接暴力损伤因素,常伴有脊柱、骨盆等复杂骨折。Sanders[3]分型对跟骨骨折的诊疗及预后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充分反映跟骨后距下关节面的损伤情况,成为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分型方法。由于跟骨周围解剖结构复杂、软组织条件差,跟骨骨折尤其是移位型关节内骨折治疗困难,容易导致各种足部并发症,

  • 标签: 跟骨 骨折 关节内骨折 综述
  • 简介:儿童肘部骨折为临床常见伤,尤以肱骨远端(髁部)骨折多见,治疗不当易产生较严重的后遗症.因肱骨远端移位性骨折常涉及关节面、骨骺,暴力较大时多造成粉碎性骨折,不仅手法复位困难,而且维持复位后的位置也困难,是临床骨科医生较为棘手的问题.笔者于2010年~2013年采用尺骨鹰嘴过头骨牵引治疗儿童肱骨远端移位性骨折(本文特指髁上及髁间骨折,不包括肱骨内外侧髁及内外上髁骨折)2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尺骨鹰嘴牵引治疗 肱骨远端 移位骨折 儿童 移位性骨折 改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牙周病致前牙移位应用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采用2015年8月份——2016年8月份我科室收治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患者7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实施口腔正畸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指标进行比较,包括牙周袋深度、牙周袋深度、牙周出血指数以及前牙槽骨高度;并统计患者的牙齿外观满意度。结果患者接受治疗后,患者的牙周袋深度、牙周袋深度、牙周出血指数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有统计学意义。前牙槽骨高度与治疗前比较基本相同,P>0.05,有统计学意义。本次参与研究治疗的78例患者,接受治疗后牙齿外观满意67例,占85.91%。结论牙周病致前牙移位应用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较好,患者的各项指标改善显著,患者对外观的满意度也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牙周病 前牙移位 口腔正畸 效果
  • 简介:“领有名词的提升移位”问题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热点,语法学界应用不同的理论提出了不同的分析模式。但是无论是“领有名词的提升移位”说、“格传递”说还是“特征核查”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漏。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在生成语法的框架下对这一问题提出新的分析。认为S-结构“张三掉了两颗门牙”有着不同于“张三的两颗门牙掉了”的D-结构。“张三”并非从名词性短语“张三的两颗门牙”中移位至主语位置获得主格。这里应该存在一个表示“致使”义的轻动词(lightverb),正是这个轻动词给“张三”指派了“经历者”的题元角色。

  • 标签: 领有名词提升移位 生成语法 轻动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牙周病致前牙移位通过口腔正畸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牙周病引起的前牙移位患者进行口腔正畸,比较矫正前后牙周袋深度、牙槽骨高度等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矫正后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以及覆牙合值比矫正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口腔正畸方式能够安全有效的矫正牙周病引起的前牙移位

  • 标签: 口腔正畸 牙周病 前牙移位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引发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牙周病引发前牙移位患者68例进行此次研究,按照随机抽签法均分两组,各34例。其中,给予传统治疗的为参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腔正畸治疗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患者前牙功能优于参照组、有效患者占比高于参照组,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在进行牙周病引发的前牙移位治疗过程中,加以口腔正畸治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维护治疗的效果,让患者的前牙功能得到大幅度的加强,有助于患者的恢复,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口腔正畸治疗 牙周病 前牙移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采取口腔正畸治疗的价值。方法:本院于2020年1月~2020年7月纳入86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开展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选出43例患者接受牙周基础治疗(甲组),另外43例患者实施口腔正畸治疗(乙组),评估两组疗效。结果:乙组经过治疗后,患者牙周袋深度、出血指数、前牙覆盖及牙齿松动情况均优于甲组(P<0.05)。结论:口腔正畸疗法在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临床治疗中合理应用具有显著效果,其牙齿松动程度减轻、前牙移位得到良好矫正。

  • 标签: 口腔正畸 牙周病 前牙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