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社会更加关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持续提升,这是对传统稳定直线型职业生涯模式的创新。本研究通过对不同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心理资本要素的差异化表现进行分析,探索心理资本要素对就业能力的影响。进而从心理资本培育课程、心理资本培育环境、学习评价制度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心理资本对就业能力的调节作用,以促进其就业能力的持续性提升。

  • 标签: 无边界职业生涯 就业能力 心理资本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梳理与农村空巢老人心理健康发展相关研究的文献,分析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农村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本文为进一步探寻其亲子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可能存在的关系奠定理论基础,同时探究促进农村空巢老人心理健康发展的积极因素,应对方式是否在其亲子支持和心理健康之间去调节作用?

  • 标签: 空巢老人 亲子支持 应对方式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与其自我防护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期间我院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3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5名。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强化自我防护管理,比较两组职业危害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护理人员职业危害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较多,通过对其实施自我防护强化管理能有效降低职业危害事件发生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 自我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围绝经期护士应用自我健康管理的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抽取了我院320名处于围绝经期的护士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采用HPLP-Ⅱ对其自我健康管理现状进行评分,同时根据护士的一般资料结合评分结果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纳入护士中,HPLP-Ⅱ总分为(130.1±22.5),其中,患有慢性病、妇科病以及偶尔运动或从不运动的围绝经期护士,其HPLP-Ⅱ的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无慢性病、妇科病以及每天运动或经常运动的围绝经期护士,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绝经期护士应用自我健康管理的现状较差,同时,慢性病、妇科病以及护士的运动频率均是影响护士自我健康管理状态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围绝经期 自我健康管理 护士 相关因素
  • 简介:探讨高职高专学生自我控制、人格特质与手机依赖的关系。采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某专科学校966名学生施测。结果显示:1高职高专学生手机依赖得分为(41±11)分,与理论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4,P〉0.05);2手机依赖高分组与低分组在神经质(t=6.621,P〈0.01)和精神质(t=2.223,P〈0.05)维度、自我控制总分(t=5.342,P〈0.01)及冲动控制(t=3.282,P〈0.01)、抵制诱惑(t=2.645,P〈0.01)和专注工作(t=2.438,P〈0.01)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自我控制在人格特质对人机依赖的影响中起中介效应。说明手机依赖与自我控制呈负相关、与人格特质呈正相关,自我控制在人格特质对人机依赖影响中起中介效应。

  • 标签: 人格特质 自我控制 手机依赖 大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患者焦虑情绪、自我效能及配合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10例普外科住院择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自我效能及手术配合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AS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GSEC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配合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减轻外科手术患者焦虑情绪,提高自我效能与配合度。

  • 标签: 心理干预 外科手术 焦虑情绪 自我效能 配合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教育及自我管理对预防抑郁症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病情已经得到控制的抑郁症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认知行为教育及自我管理模式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7.5%,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为80%。结论认知行为及自我管理能够有效针对病情得到控制的抑郁症患者起到预防复发的作用,治疗效果显著,临床中应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认知行为 自我管理 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居家自我血压管理对维持性透析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对39例维持性透析高血压患者实施居家自我血压管理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实施后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有所下降,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明显上升,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居家自我血压管理利于改善维持性透析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增强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挽救病患性命。

  • 标签: 居家自我血压管理 维持性透析高血压患者 血压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管道自我管理能力调查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通过自我管理能力调查问卷对患者实行调查。结果维护依从性、运动、导管信心、异常情况应对、日常生活、日常导管观察、信息获取的管理评分分别为(23.29±2.9)分、(16.71±2.52)分、(29.82±3.53)分、(17.95±3.18)分、(30.41±5.32)分、(24.44±3.53)分、(8.86±3.45)分。结论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管道自我管理能力较低,为此需护理人员做好针对性的护理对策进行处理,以提高患者的日常管理能力。

  • 标签: 乳腺癌化疗 PICC管道 自我管理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病的高危人群生活方式及人体指标及生化指标影响。方法以社区自愿参与规范化管理的脑血管病的高危人群作为干预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化验检查进行危险分层分析后,抽取30~80岁356名高危人群的自我管理能力的状况进行调查,结果体力活动明显高于干预前;预前后高危人群自我管理能力的比较,2年后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结论强化干预有助于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逐步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发病的危险因素,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 标签: 脑血管病 高危人群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宫颈癌患者采取团体心理关爱治疗对于心理状态以及自我效能的临床影响。方法抽取我院于2017年9月—2018年3月所收治的70例首次住院宫颈癌患者进行对照分析,按照干预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患者分别为35例。实验组采取团体心理关爱治疗的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干预手段,观察并对比对照组和实验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以及自我效能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自我效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宫颈癌患者采取团体心理关爱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不良情绪。

  • 标签: 团体心理关爱治疗 宫颈癌患者 心理状态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患者自我管理的相关方面进行讨论探究。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4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中心就诊的120例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治疗,观察组则加强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并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康复结果,特别是自我管理能力和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更高,在注射依从性、用药依从性、饮食依从性上的表现均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即观察组依从率分别为95%、93.3%、71.7%,对照组则为75%、71.7%、46.7%,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针对慢乙肝患者而言,优化自我管理意识,关注不同阶段的变化情况,加强护理关注和心理支持,能够更好的帮助患者稳定生活状态,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干扰素 慢乙肝 自我管理 心理支持
  • 简介:摘要自我效能感是教育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它对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产生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介绍临床医学本科生自我效能感的现状,探讨自我效能感对本科临床医学生的影响以及培养途径。

  • 标签: 自我效能感 临床医学 培养
  • 简介:摘要我国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时起,便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免费发放避孕药具的相关制度,但是,多年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许多农村女性生殖健康意识与自我保健能力仍然没有太大的改观,妇科疾病普遍存在而且年龄越大的妇女疾病越严重;生殖保健意识也无法与城市妇女相比,忽视保健现象极其普遍;避孕药具的发放根本不到位,国家的好制度没有得到根本的落实;教育宣传不到位,许多农村妇女羞于启齿,不知道如何进行自我保健。本文在分析形成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的基础上,探析如何提高增强农村女性生殖健康意识与自我保健能力,仅供同行参考。

  • 标签: 农村女性 生殖健康 自我保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4例纳入研究,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结果经护理干预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良好,生活质量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增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

  • 标签: 护理干预 老年高血压 自我管理行为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自理、营养状况心理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11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评估自我管理教育前患者的生活自理、营养状况、做家务、心理障碍的情况,自我管理教育后6个月,再次评估患者的以上四个方面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进行自我管理教育后患者的营养状况、做家务、心理障碍的情况得到有效改善,P<0.05,有显著意义。结论自我管理教育能够进一步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自我管理教育 血液透析 生存质量
  • 简介:本研究对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的自我监控与主观幸福感(SWB)展开实证研究,所得数据运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①大学生的SWB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自我监控低于中等偏下水平。②自我监控与SWB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

  • 标签: 学生 自我评价(心理学) 幸福
  • 简介:目的探讨大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与个性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先将Snyder编制的自我监控量表施测于266名大学生,其中46名高自我监控和54名低自我监近者参与Eysenck人格测验。结果大学生的自我监控水平在性格内外向性方面差异不显著,而与其情绪稳定特征存在显著的连带关系,具有情绪稳定个性特征的大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大多处于高、中等水平,而具有情绪不稳定个性特征的大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多处于低、中等水平。

  • 标签: 大学生 自我监控能力 中等 个性特征 情绪稳定 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护理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月,选择我院心血管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顺利完成PCI术,对照组给予PCI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基于自我管理护理两组术后护理观察周期为3个月。结果护理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心绞痛、冠状动脉再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为3.3%,对照组为16.4%,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冠心病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肺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带管患者的自我护理方案以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96例肺癌PICC带管患者,随机分为各48例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以及常规护理加行延续护理平台。对比两组PICC带管患者出院后自我护理能力、健康行为水平。结果肺癌PICC带管患者出院后组间健康行为水平以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相关指标对比,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出院后延续护理干预利于肺癌PICC带管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健康行为的提高,具有实施价值。

  • 标签: 肺癌 PICC带管 自我护理能力 健康行为 延续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