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化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立体化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的运用

郑洪尧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镇北小学261400

立体化教学方法是一种彰显素质教育精神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其有助于优化课堂教学。作者立足于课堂实践,以构建适宜教学环境,形成以点带面的知识体系,组建师生互动的教学,实施开放和灵活的教学活动等等方面阐述立体化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的运用。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作者深有感触,特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同时积极借鉴同行优秀教学成果,特从以下两点进行深入研究和积极实践,引玉之砖,以期为小学语文诗歌立体化教学进献微薄之力

一、前言

诗歌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大组成部分,依托诗歌教学,完善学生认知结构,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效果,作者立足于课堂实践,实施立体化教学方法。所谓的立体化教学方法具有全方位和立体化特点,其优点在于以开放性和灵活性方法强化课堂知识和课下知识、教材内容和社会联系,这是新课改倡导的一种科学和合理的教学内容。有鉴于此,立体化教学方法较好地弥补传统满堂灌教学方法的缺陷,是一种多层次、全方位和多视角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在拓展学生思维深度和广度同时,符合教育改革要求。为此,作者特谈谈立体化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的运用,以期为诸位同仁提供借鉴意义。

二、立体化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构建适宜的教学氛围。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有序开展,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对诗歌认识程度,促使学生沉浸在一种轻松和快乐学习氛围中。一种和谐的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环境,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针对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他们热衷于具体形象的事物、理解能力较低,为此,教师应积极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以直观教学为主,运用信息技术打造逼真的教学氛围,实现文字、图画和氛围的和谐统一,促使乏味的教学内容变得形象和生动,以期实现优化教学的目标。我国诗歌富含优美的意境,本身就是一幅流光溢彩的画卷,教师在讲解诗歌时,应立足于诗歌本身,构建和谐教学氛围。比如:在学习某首诗歌时,教师可以将诗歌内容编制程多媒体课件,生动和形象地展示诗歌内容,在多媒体引领下,学生置身其中,教师可以适当穿插相关的历史典故,以期拓展学生思维能力,完善学生认知结构和提高学以致用能力。

2.形成以点带面的知识体系。立体化教学方法的实施,具有综合性特点,换言之就是以点带面的教学模式,在此模式中,教师应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点燃学生热爱是个的兴趣。在传统诗歌教学中,教师以填鸭式传授知识,压制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热情,有鉴于此,教师应积极转变这一教学模式,统筹兼顾讲解和阅读,丰富学生想象空间,形成以点带面的知识体系。具体而言,教师在讲解某首诗歌时,不仅仅要立足于诗歌本身,还应以此为契机,渗透和诗歌相关的内容,实施以点带面的教学。由此一来,学生不仅仅学习这首诗歌,而且视野得到拓展,深入触及诗歌内涵。因此,立体化教学模式不仅仅立足于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更是关注学生实践能力、思维能力、综合素养等等方面。比如:在讲解某首诗歌时,教师可以适当讲解与此相连的诗歌,通过对诗歌横向和纵向对比,引导学生体验相近题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特点,完善学生认知结构。一旦学生具备深刻和全面认识后,学生就会感悟其内在魅力,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种以点带面的知识体系,需要教师将相近题材的诗歌进行立体化比对,逐步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强化学生对诗歌的感悟。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比对,小学生认识能力非常有限,时常感觉语文学习是浮躁乏味的,因此,立体化教学方法实施,在拓展学生视野同时,将教材内容延伸到课外和社会中,弥补课堂时间有限和乏味的感受,促使学生喜欢阅读和提高教学效率。

3.组建师生互动的教学。立体化教学方法,具有开放性特点。伴随着教育改革稳步推进,需要师生互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形式封闭和单一,师生之间距离较远,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自主作用很难得到发挥,以至于学生产生厌倦和畏惧心态。为此,教师应积极转变满堂灌的单一教学形式,打造开放性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将全体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开展组内合作,组外竞争,以期活跃教学环境,融洽师生关系,这种平等和民主的教学形式,改变单一教学方法的不足,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促使不同层次学生互相帮助和深度交流,有利于完善学生知识体系。在师生互动模式下,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效率随之提高。

4.实施开放和灵活的教学活动。针对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生性活泼好动、喜欢动脑和乐于实践的年龄特点,为此,教师应有意识、有步骤地延伸诗歌教学形式,打造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空间,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比如:在学习某首诗歌时,教师可以开展竞赛活动,要求学生背诵诗歌,这种竞赛的形式,满足了学生乐于表现心理,激发了学生参与积极性。

言而总之:立体化教学方法的实施,需要教师拓展诗歌教学形式,将诗歌教学由课堂延伸到广阔的社会和自然。为此,教师应紧紧抓住一切有利的教育资源实施立体化诗歌教学,为学生阅读诗歌、鉴赏诗歌、积累诗歌和运用诗歌提供广阔空间。通过这些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诗歌活动,促使枯燥乏味的教学延伸到学生现实生活,强化诗歌和学生心灵互动,促使学生喜欢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