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优化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2
/ 2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优化措施

吴少华 王莹

湖北省襄阳枣阳王城镇小学 441217

湖北省襄阳枣阳王城中学441217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教师也逐渐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不断的摸索、研究新的教学方法。语文教育作为初中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其具备着一定的工具性以及人文性,它不仅可以引导初中生掌握一定的语言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具备运用技能的能力。而对语文教学而言,阅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于是作为人类文学历史上的重要宝藏,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名著阅读不仅可以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对学生各个方面进行熏陶,还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促进其健康发展。于是本研究就以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分析为主旨,提出当今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的部编版初中语文的名著阅读的相关教学方案。本文就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优化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

引言

新课标支持下的语文阅读活动添加了诸多内容,尤其给学生增添了丰富的名著阅读活动,并且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学生可以自由地阅读名著,给学生带来了不一样的阅读体验。而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名著阅读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学识丰富和综合能力提升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活动中,语文老师应该充分了解名著阅读的价值,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从而激起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可以在阅读课堂中获取丰富的名著知识,并且快乐地进行阅读。

1优化教学传统观念,充分强调名著价值

在针对中学的名著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转变和优化教学观念,从传统的应试教学思维中脱离出来,减少教学的功利性,认识到名著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良好的名著阅读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养成更好的阅读习惯,整体上强化学生的阅读素养,在掌握阅读技能的基础上,学习其他语文课堂知识也更加游刃有余。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充分强调名著的价值,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作者儒勒·凡尔纳通过环球探险旅行创造出一个科幻的故事,创造了“尼摩船长”这个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高大形象,赋予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以此来表达对现实的批判。学生在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能够了解创作的历史背景,从而对其中的内容有更多的感悟。

2创设阅读情境,吸引学生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学生学习时最好的老师。”兴趣不光是一种对事物渴望的心理暗示,还是能够促使学生自主投身于学习活动中的主要推动力。在进行名著阅读时,学生如果抱着积极的心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最终所获取的知识和内容是海量的,也能够减轻老师的工作量。而且名著蕴含着丰富的知识以及思想精神,学生通过名著阅读,能够了解名著中的人物、思想以及性格,并且可以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从而运用到实际写作中,增强学生的名著阅读效果。所以,新课标背景下,语文老师应积极落实名著阅读教学活动,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阅读情景,让学生根据名著中的某一场景进行分析和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够强化学生的名著阅读效果,增强名著阅读活动氛围,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

3重视引导名著阅读的正确方式

阅读并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来慢慢的回味文中的道理。于是教师在指导学生名著阅读时,应先带领学生理解作品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从而引导学生与之产生共鸣。同时引导学生文章总体上掌握作品结构,抓住作品中的主要元素。

4播放名著短片

  1.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浏览名著也可以借助观看名著的电影或电视剧的方式,例如我国的四大名著以及国外的众多名著已经被国内外优秀的导演们翻拍成了电视剧或电影,将原先的二维平面的文字转化为三维空间的立体画面,这种转化将更有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和保持学生对于名著阅读的兴趣。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去浏览《三国演义》时,可向学生播放《三国演义》电视剧中的部分片段,并对照名著文本中相应的内容来加深学生的印象,通过播放短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回归名著文本是用来加深学生的印象,这两者的有效结合将能够显著提升阅读名著的效果和质量,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和浏览名著时通过播放电视剧或电影中的片段,是一类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和浏览名著兴趣,并提高他们学习浏览效果和质量的重要方式,应当将这两种方式恰当地结合到一起,不断加深学生对于名著文字的理解和感受。

5鼓励拓展课外阅读,启发自主阅读乐趣

除了必读名著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拓展阅读,基于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名著,从中发掘阅读的乐趣,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在此过程中可以选取中外优秀的名著作品,通过阅读、对比和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名著的异同。在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阅读的同时,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模式。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学生之间可以互相监督,对于养成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有重要的作用。在每个小组中可以设置一个组长来负责组内各种阅读活动的安排。比如每一周或者每半个月读一本名著,之后在组内探讨,形成具体的读书笔记。教师也可以挑选专门的时间让每一个小组的同学都能分享自己课外阅读中的收获。在最初开展时,可以给学生指定具体的名著,让大家读完之后互相分享,让每一个小组的学生自行选择阅读什么样的名著,自己来安排时间。当学生有了极大的自主性之后,他们的阅读兴趣也会更强,更容易养成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引领学生学习的教师,教师应合理分析出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对初中语文课堂中名著阅读的教学目标作出精心的设计,以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而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名著阅读,教师就需把握好教学特点,教学学生合理的阅读技巧,从而帮助学生发挥自主性的学习。而本研究就以将理论分析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将提升初中生的语文素养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冯大舟.部编初中语文教材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体会[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24

[2]冯善亮.“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名著导读:变化与对策[J].课程教学研究,2019,(5).43-46.

[3]李涛.全科阅读引领下的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策略研究[J].语文课内外.2020,(6).200

[4]刘基六.思维导图法——浅谈语文名著阅读教学[J].汉字文化,2018(19).

[5]王叶媛.思维导图在初中课外名著阅读的应用初探[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