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垂体瘤是神经外科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占颅肿瘤的10%,其发生率有增多的趋势。神经下单鼻孔经蝶切除垂体瘤有损伤小、取瘤方便、美观不留瘢痕、病死率低和患者恢复快等优点。我科自2004年以来对42例垂体腺瘤患者行经鼻蝶下单鼻孔垂体瘤切除,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垂体瘤 神经内镜 单鼻孔入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为早期胃癌患者实施下黏膜剥离手术治疗和下黏膜切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2017年 11月 -2019年 10月,将我院 164例早期胃癌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 82例,为参照组行内下黏膜切除手术治疗,针对研究组实施下黏膜剥离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过程持续时间指标、大块切除率指标、完全切除率指标、治愈性切除率指标,以及局部复发率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手术过程持续时间指标长于参照组( P< 0.05)。研究组的大块切除率指标、完全切除率指标,以及治愈性切除率指标高于参照组,研究组的局部复发率指标低于参照组( P< 0.05)。结论:为早期胃癌患者实施下黏膜剥离手术治疗,能获取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早期胃癌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临床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 下胃息肉切除期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的具体措施与效果。方法:纳入我院 2017 年 9 月至 2019 年 4 月期间收治的择期行 下胃息肉切除治疗的患者 120 例为研究对象,以患者手术顺序及编号为参照随机分为研究组( 60 例)及对照组( 60 例),对照组患者开展围期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联合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进行评定比较。结果:护理后各组 SAS 及 SDS 评分均显著降低( P < 0.05 ),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 下胃息肉切除期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负面心理状况,效果突出。

  • 标签: 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 综合护理 负性心理
  • 简介:摘要2014年日本胃肠学会与日本胃癌学会联合发布了基于循证医学原则的《早期胃癌黏膜下剥离黏膜切除治疗指南》。然而由于当时该领域的许多证据级别较低,部分准则只能通过专家共识来建立。近年来,设计规范的临床研究数量激增。基于这些新的证据,日本胃肠学会发布了上述治疗指南的修订第二版。本文将基于新版指南中更新和新增的内容进行介绍与解读。

  • 标签: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早期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下黏膜切除手术EMR,内经黏膜下剥离手术ESD,治疗早期消化道癌变的病情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入院治疗的86例患者,采用下黏膜切除手术43例、黏膜下剥离手术43例两种方法,治疗上消化道早期的癌变。对比两组治疗的实际临床效果。结果临床统计EMR、ESD在手术中整块切除、未完全切除的复发率和发生率,住院时间,患者基础信息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EMR、ESD的合计完全切除、未完全切除率差异具有合理的统计学标准意义,P<0.05。结论EMR、ESD治疗上消化道早期癌症、癌前病变问题中,采用EMR切除治疗效率高,可以有效的抑制后续的并发症发生。ESD手术的创伤小,切除准确。

  • 标签: 内下镜黏膜切除 内经黏膜下剥离 上消化道癌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腹腔下胆囊切除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对患者产生的影响及作用。方法:从2021年1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腹腔下胆囊切除患者中,随机挑选出5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26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26例,手术室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备显著性(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85%VS19.25%),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实施手术室护理,有助于改善腹腔下胆囊切除患者手术指标,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腔胆囊切除中护理配合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30例胆囊结石并胆囊炎腔胆囊切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每组各15例,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临床治疗护理的有效率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对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总满意度为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的临床护理中应用综合合理,护理效果比较理想,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 胆囊结石病 胆囊炎 护理配合
  • 简介:目的:探讨经腹腔剥脱式胆囊切除式改进。方法:我们利用分离钳电凝剥脱法解剖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电凝铲电凝剥离胆囊床。处理Calot三角解剖关系清楚,避免误伤胆总管,同时避免高频电刀热电效应对胆肠及内脏的损伤。通过临床随机32例经腹腔剥脱式胆囊切除的手术实践,分析其技术改进原理及避免并发症发生的价值。结果:无中转开腹,全部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多数术后2天痊愈出院,最长时间为术后6天。术后肠胀气1例,恶心呕吐4例,肩背痛5例,心绞痛1例,室速1例。无手术死亡。结论:经腹腔剥脱式胆囊切除,无中转开腹,手术并发症少,无手术死亡,术后恢复良好,效果满意。该式操作简便,安全,快速,易掌握,与电钩电凝法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术式改进 剥脱式 CALOT三角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腹腔阑尾切除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近两年来腹腔阑尾切除97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均取得满意效果。97例无一例出现切口感染等其它并发症,术后2-3天均痊愈出院。

  • 标签: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2015年至2017年收治胆囊结石患者50例给予手术治疗与整体护理,通过对患者进行严密观察,给予整体护理降低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未发生并发症,所有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

  • 标签: 整体护理 胆囊结石 手术
  • 简介:摘要患者女性,30岁,BMI36.6,诊断代谢综合征。患者平卧"大"字位,头高左侧高30°,主刀右侧站位。距幽门2 cm开始紧贴胃壁游离胃大弯,充分游离胃底,显露左侧膈肌脚及食道左侧,经口置入36 F减重胃管,沿胃管距幽门4 cm开始进行袖状胃裁剪,根据胃壁厚度应用不同钉脚高度的切割闭合钉,连续全层缝合加固胃切缘,并将胃切缘复位固定于大网膜及胰腺背膜,经主操作孔取出切除的胃组织,清理腹腔,放置引流管,缝合戳卡孔。

  • 标签: 腹腔镜 减重代谢手术 袖状胃切除术
  • 简介:近年来对小肾癌(直径〈4cm)行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逐渐受到人们重视。对孤立肾或双侧肾癌以及对侧’肾功能虽暂时正常但患有严重威胁。肾功能疾患的患者行肾部分切除已被广泛接受。1993年Winfield及同事完成了第一例腹腔肾部分切除,目前国内有条件的医院已逐渐开展了此式。

  • 标签: 肾部分切除术 后腹腔镜 保留肾单位 小肾癌 肾功能 孤立肾
  • 简介:摘要目的做好下息肉切除的护理是下治疗的基础和保障。方法肠下息肉治疗1760例,其中EMA601例,ESD27例。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行内下治疗。

  • 标签: 护理 肠道准备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困难型腹腔胆囊切除(LC)的手术技巧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276例困难型L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6例中完成LC269例,行腹腔胆囊大部切除7例,中经胆囊管造影8例,其中1例造影后加行腹腔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LCTD)。术后并发肺部感染2例,剑突下穿刺孔感染7例。无胆道损伤及其他近期严重并发症。结论困难型LC应根据其困难原因分类处理,准确地辨认Calot三角的解剖关系,寻找安全的可分离间隙,运用恰当的处理技巧,选择合理的式,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CALOT三角
  • 简介:目的探讨电视胸腔辅助胸腺切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2年9月~2004年6月,18例胸腺疾病和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行胸腔辅助下胸腺切除手术,其中胸腺全切7例,11例MG行胸腺扩大切除.结果17例在胸腔辅助下完成,1例中转小切口(7cm)开胸手术.3例MG术后须短暂呼吸机辅助通气(<12h),二次气管插管1例,余无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死亡.手术时间47~115min,平均95min;胸腔引流时间1.2~2.6d,平均2d;术后住院时间4~9d,平均5.5d.9例良性胸腺瘤或胸腺囊肿随访3~20个月,平均13个月,无复发.11例MG随访3~19个月,平均10个月,4例症状完全缓解,7例都分缓解.结论胸腔辅助下胸腺切除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胸腔下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 标签: 胸腔镜 胸腺切除术 胸腺疾病 重症肌无力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出腹腔胆囊切除的护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腹腔胆囊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资料。结果60例均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做好围手术期的治疗和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