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血浆内皮(ET)及内皮受体B(EDNRB)含量变化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并且讨论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0年4月5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选择健康体检者25例为A组,选择27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为B组,患者治疗后病情缓解期为C组,采用ELISA法分别在治疗前后测量患者血浆ET-1、EDNRB含量,并行动脉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检查。结果ET-1和EDNRB含量经统计学处理成正相关(r=0.284,P<0.05).COPD组血浆ET和EDNRB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且这两项指标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ET-1和EDNRB含量与PO2成负相关(r=-0.76),与PCO2成正相关(r=0.75)而与VC和FEV/FVC成正相关(r=0.82,0.76),P均<0.01。结论通过以上实验结果可知ET-1和EDNRB参与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病过程,其异常表达可加速病情的发展。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内皮素 内皮素受体
  • 简介:摘要内皮是一类具有强烈缩血管活性的细胞因子,其受体分布广泛于机体各组织器官中。内皮具有促细胞增殖和调节体内多种活性物质释放等一系列生理作用。内皮作为一种血管活性多肽,在心、脑、肺、肾等多种疾病,特别是心脑血管类疾病的发病过程中,有着重要的病理生理作用。

  • 标签: 内皮素 生物学活性 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浆中内皮(ET)浓度变化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筛选40名除外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系统疾病的健康人为对照组,将40例随机选择新入院的脑梗塞和脑出血(CT证实)各20例作为实验组,分成脑梗塞组和脑出血组,进行放免测定。结果实验组脑梗塞组血浆ET1浓度2.98-3.87pg/ml,平均ET1值为3.509pg/ml。脑出血组血浆ET1浓度2.98-5.87pg/ml,平均血浆ET1值为4.8605pg/ml。脑出血的平均ET值高于脑梗塞的平均ET值(t=7.3842P<0.01)。脑梗塞的ET值与对照组的ET值差别不显著,三者的血浆ET值均与年龄、性别无关。

  • 标签: 内皮素 脑梗塞 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疗效及血浆内皮的影响。方法对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氯沙坦50mgqd连续治疗4周,并用放免法进行血浆内皮(ET-1),与32例正常人对照。结果EH患者的ET-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氯沙坦降压的同时可明显降低血浆内皮(P<0.05或P<0.01)。结论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疗效肯定,同时可改善内皮细胞的功能。

  • 标签: 氯沙坦 老年 高血压 内皮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DM2)的胰岛抵抗指数(HOMA-IR)与血浆脂联(APN)、内皮-1(ET-1)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正常对照组60例、DM2组60例,测定各组空腹血糖(FBG)、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OGTT2h)、空腹胰岛、脂联内皮-1,计算胰岛抵抗指数。结果正常对照组与DM2组比较HOMA-IR显著升高(P<0.01),APN显著降低(P<0.01),ET-1显著升高。对所有受试者分析胰岛抵抗指数与内皮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47,P<0.01);胰岛抵抗指数与脂联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373,P<.0.01)。结论DM2患者APN显著降低、ET-1显著升高;HOMA-IR与APN呈显著负相关,HOMA-IR与ET-1呈显著正相关。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脂联素 内皮素-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斯西酞普兰对抑郁障碍患者血浆内皮(ET)、一氧化氮(NO)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在我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91例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艾斯西酞普兰10-15mg/d)和对照组(阿米替林100-150mg/d)系统治疗,4周后以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浆内皮(ET)的浓度,同时以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浆一氧化氮(NO)的浓度,同时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第4、8周两组HAMD量表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研究组HAMD量表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8周,两组NO、ET水平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NO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ET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艾斯西酞普兰对抑郁障碍患者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较大。

  • 标签: 艾斯西酞普兰 抑郁障碍 内皮素 一氧化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内皮受体拮抗剂BQ123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内皮-1(ET-1)及血清尿酸(SU)水平的影响。方法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在本院95例初治CHF住院患者,同期本院10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CHF患者随机、双盲分组接受BQ123(n=35)和安慰剂(n=30)。分别于给药45min后测定ET-1及SU水平。结果CHF患者ET-1及SU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ET-1及SU水平呈正相关(r=0.673,P<0.05)。BQ123治疗后SU水平降低(P<0.01),ET-1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CHF患者ET-1及SU水平升高是心力衰竭病理生理特征之一,ET-1及SU水平呈正相关。BQ123治疗后对CHF患者产生有利影响。

  • 标签: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内皮素 尿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老年慢性肺心病伴有呼吸衰竭的患者采取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患者脑钠肽以及内皮-1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50例,分组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脑钠肽、内皮-1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均有所缓解,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通气状态,提高血氧饱和度,使患者能够有效呼吸。

  • 标签: 老年慢性肺心病 呼吸衰竭 脑钠肽 内皮素-1 无创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呼吸衰竭期血浆内皮一氧化氮的变化情况。方法以4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观察组,就诊为2017年2月—2018年9月期间,以同期的3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静脉血测定的内皮-1(ET-1)、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观察组的ET-1和NO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FEV1、PaO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aC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COPD患者急性呼吸衰竭期,患者血清内的ET-1和NO水平异常升高,是其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重要影响机制,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呼吸衰竭期 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 水平变化
  • 简介:摘要宫颈癌是我国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早期根治性手术和放疗会有满意的效果,然而晚期(IIb-IVa)、复发及转移性宫颈癌对各种治疗手段都不敏感。重组人内皮(恩度)是一种新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药物,可以抑制血管内皮的增殖和迁移,从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本文为重组人内皮治疗宫颈癌的研究总结。

  • 标签: 宫颈癌 重组人内皮抑素 抗血管生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血管内皮抑制介入治疗肝癌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单纯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内皮抑制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在治疗1、2月后的VEGF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血管内皮抑制进行介入性治疗,能够取得满意效果,安全性强,有效性高,值得应用。

  • 标签: 动脉化疗栓塞 血管内皮抑制素 介入治疗 肝癌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探索其局部注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我科收治的6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先进行胸腔穿刺置管闭式引流胸水,然后采用顺铂100mg进行腔内化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45mg)联合顺铂100mg进行胸腔灌注。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仅的36.67%(P<0.05),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患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组人民血管内皮抑制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好。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恶性胸腔积液 腔内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恩度)联合NP方案(长春瑞滨+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39例晚期NSCLC患者接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联合NP方案化疗,至少2周期后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39例均可评价疗效,CR2例,PR11例,SD17例,PD9例,RR33.3%,DCR76.9%,中位TTP6.1个月,中位生存期10.5个月,1年生存率39.5%。生活质量(QOL)改善14例,稳定18例,下降7例,QOL的改善稳定率达82.1%。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主要与化疗药物有关。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NSCLC可以提高化疗的有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

  • 标签: 非小细胞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化学治疗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癌胸腔积液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顺铂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经诊断确诊为肺癌胸腔积液的患者60例纳为本次参研的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A组与B组,前者行顺铂治疗;后者在顺铂治疗的前提下加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治疗。治疗后统计对比两组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治疗后B组治疗的有效率73.3%显著高于A组46.7%,P<0.05,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与顺铂联合用于肺癌胸腔积液治疗中的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 标签: 顺铂 胸腔积液 肺癌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埃克替尼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注射液(恩度)治疗肺腺癌合并恶性浆腔积液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肺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共12例,同时合并有心包积液者2例。接受埃克替尼联合恩度治疗方案。其中口服靶向治疗药物,埃克替尼150mg/片,一次一片,一日三次,口服。21天一周期,连续14日,间歇7日重复使用,恩度60mg/次,浆膜腔内灌注治疗,根据积液情况,再次重复使用,并按照WHO标准评价近期疗效,参照Karnofsky评分(KPS)变化评价生活质量(QOL),按照NCICTC3.0版标准评价毒性反应。1周期评价毒性反应,2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结果全部12例患者均可进行安全性评价,共完成治疗周期73个周期期,平均周期为6.08个周期,近期有效率58.33%,疾病控制率83.33%,生活质量改善者有6例,生活质量稳定者4例,下降者2例。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皮疹、腹泻以及疲乏等。结论埃克替尼与恩度联合使用可以改善肺腺癌合并浆膜腔积液患者症状,毒副反应轻,安全性好,对于晚期肺腺癌化疗耐药患者及体能状态差无法耐受化疗患者及高龄伴有多种基础疾病患者的可行选择。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 埃克替尼 肺腺癌 浆膜腔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6年12月80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分别40例。化疗组采取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联合组在化疗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比较两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总有效率;中位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干预前后患者生存质量。结果联合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化疗组,P<0.05;联合组中位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长于化疗组,P<0.05;干预前两组生存质量相近,P>0.05;干预后联合组生存质量优于化疗组,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肯定,可有效延长中位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顺铂化疗方案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恩度)胸腔内注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5例经病理学和细胞学检查确诊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给予胸腔内注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恩度),具体方法为恩度30mg/次,q2d×3(d1、d3、d5),连续3次为1疗程,最多可连续接受2疗程治疗。参照WHO关于癌性胸腔积液疗效判断标准统一评估疗效,结果25例患者共完成40个疗程,有效率60%。全组患者耐受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胸腔内注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安全有效,有待深入研究。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 胸腔内注射 非小细胞肺癌 恶性胸腔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牛蒡子总木脂(TLFA)对体外培养的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MECs)迁移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测定TLFA对SD大鼠RMECs迁移的影响,qRT-PCR检测TLFA刺激后RMECs的VEGF表达水平变化。结果TLFA对SD大鼠RMECs迁移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的强弱呈剂量依赖性。TLFA对RMECs中VEGF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呈浓度—时间依赖性。结论TLFA抑制大鼠RMECs迁移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VEGFmRNA的表达有关,它可能通过抑制VEGF的表达而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

  • 标签: 牛蒡子总木脂素 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