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利拉鲁肽联合胰岛注射液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内皮-1,瘦和胰岛抵抗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6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给予对照组胰岛注射液,给予观察组胰岛注射液+利拉鲁肽,并对两组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血糖水平、内皮 -1、瘦、胰岛抵抗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利拉鲁肽和胰岛注射液,能有效的稳定血糖,改善胰岛抵抗,降低内皮 -1和瘦,值得推广。

  • 标签: 利拉鲁肽 胰岛素注射液 2型糖尿病患者 内皮素-1 瘦素 胰岛素抵抗
  • 简介:【 摘要 】 目的:研究 改良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应用效果及其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与内皮 1(ET1) 水平的影响 。 方法: 将我院 2019 年 6月— 2020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 80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40名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 改良视网膜光凝术 治疗 ,检测两组患者 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内皮及 视网膜新生血管的 有效程度。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 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消失程度,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且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内皮生长因子对比和内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优于对照组, ( P< 0.05 ),结论: 改良视网膜光凝术能够提高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值得我们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光凝术 血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 内皮素 1(ET1) 影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靶向治疗联合化疗对多种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自己主管的病人中接受治疗的30例多种恶性肿瘤患者,对他们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靶向治疗联合化疗,并观对患者的临床效果与生活质量做出记录。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以及肝肾功能的指标进行比较,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患者治疗前的生活质量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治疗后ALT、AST、Cr、BUN、WBC指标并没有发生影响(P>0.05)。结论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靶向治疗联合化疗治疗肿瘤患者,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减少化疗对患者肝肾功能的损害,值得临床治疗推广。

  • 标签: 多种恶性肿瘤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靶向治疗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院内2019年1月与2020年12月内68名晚期胃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双色球分组原则将68名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设为观察组,实行舒适护理,一组设为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舒适护理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化疗 晚期胃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贝前列钠联合羟苯磺酸钙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羟苯磺酸钙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给予贝前列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变化以及血管内皮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Cr、BUN以及Upro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MD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ET-1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FMD、ET-1水平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贝前列钠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以及血管内皮功能,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贝前列素钠 羟苯磺酸钙 慢性肾小球肾炎 肾功能 血管内皮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 恩度) 静脉泵入联合窗口期化疗在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云南省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肿瘤内二科 2018年 1 月 至 2021 年3 月收治的 25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用恩度持续静脉泵入联合窗口期化疗。具体方案: 恩度 15mg /m每天持续 24h 静脉泵入, 连续 7d; 在第 4 天窗口期接受化疗,21 天为 1 周期。治疗 2 - 6 个周期,每 2 个周期评价疗效, 每周期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25 例患者均完成至少 2 个周期的治疗,获完全缓解 1 例CR( 4% ),部分缓解 11 例PR ( 44% ),稳定 11 例SD( 44% ),进展2 例PD ( 8% );有 效 率(RR) 52% ,疾 病 控 制 率(DCR) 92% 。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持续静脉泵注 化疗 晚期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血管内皮是血管的屏障层,可以通过产生和释放多种物质来达到调节血管功能,影响血流的状态。同时,由于血管内皮细胞直接与血液接触,因此极易受到血液成分的影响,造成血管内皮损伤,引起一系列血管病变,最终造成靶器官损伤。本文通过介绍内皮细胞的损伤机制以及中医药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对心脑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标签: 血管内皮细胞 损伤因素 中医药 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06-09月我院接受飞秒激光制瓣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80例156眼,术前、术后1m和术后6m时,使用非接触式角膜内皮细胞仪测量患者角膜中央区单位面积内的角膜内皮细胞形态,测量指标包括角膜内皮细胞数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边形细胞百分比、角膜内皮细胞平均面积、角膜内皮细胞面积标准差和细胞面积变异系数等,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随访期内未见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1m时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835.45±293.06个/mm2,较术前减少2.49%(t=4.59,P=0.00);术后1m时患者角膜内皮细胞面积标准差为117.67±31.78μm2,较术前显著增加(t=-3.79,P=0.03);角膜内皮细胞数目、六边形细胞百分比、角膜内皮细胞平均面积和细胞面积变异系数等指标在手术前后各时间点的测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早期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较术前轻度下降,但角膜内皮细胞功能未受到显著影响,随访期内未发生进行性角膜内皮细胞丢失。

  • 标签: 飞秒激光 角膜内皮细胞 形态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重以及肥胖妇女血清脂联、抵抗和胰岛抵抗之间存在的关系。方法:将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至本院检验科展开测定的656例超重和肥胖妇女作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时间段的600例正常妇女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妇女的胰岛抵抗、抵抗素以及血清脂联等关系。结果:观察组较之于对照组而言,血清脂联整体水平下降更为显著,而抵抗整体水平上升更为显著,BMI指数相比也有较大差异(P<0.05);观察组的胰岛抵抗指数较之于对照组而言显著更高(P<0.05),但是两组的血压水平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肥胖和超重反复胰岛抵抗极有可能和血清脂联的下降有关,但是和抵抗的相关性并不明显。

  • 标签: 超重 肥胖妇女 血清脂联素 抵抗素 胰岛素抵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缺氧条件下, 新片罗素A对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CCK-8筛选CoCl2适宜浓度,构建缺氧细胞模型。通过细胞增殖试验、细胞划痕试验利用IncuCyte ZOOM动态观察缺氧条件下不同浓度新片罗素A对EA.hy926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实验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细胞活性在100mol/L CoCl2干预24h与正常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 标签: 化学缺氧 内皮细胞 增殖 迁移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缺氧条件下, 新片罗素A对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CCK-8筛选CoCl2适宜浓度,构建缺氧细胞模型。通过细胞增殖试验、细胞划痕试验利用IncuCyte ZOOM动态观察缺氧条件下不同浓度新片罗素A对EA.hy926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实验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细胞活性在100mol/L CoCl2干预24h与正常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 标签: 化学缺氧 内皮细胞 增殖 迁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三碘甲状(T3)和甲状腺(T4)及促甲状腺(TSH)检验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甲状腺功能检测的受检者135例,最终诊断结果显示甲状腺功能亢进(45例)、甲状腺功能减退(45例)、甲状腺功能正常(45例),分别分入甲亢组、甲减组、对照组。对比三组受检者T3、T4、TSH的检测水平差异。结果 甲亢组T3、T4高于甲减组、对照组,TSH低于甲减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减组T3、T4低于甲亢组,对照组,TSH高于甲亢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患者最终诊断结果为依据,甲减组患者T3、T4符合升高趋势的患者分别为43例、44例,TSH符合降低趋势患者41例。甲亢组患者T3、T4符合降低趋势的患者分别为39例、38例,TSH符合升高趋势的患者41例。结论 以T3、T4、TSH检测进行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对甲减、甲亢有较高的检出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甲减 甲亢 三碘甲状素 甲状腺素 促甲状腺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肺癌及乳腺癌的相关性。方法医院在2018年2月到2019年2月期间,针对于肺癌患者与乳腺癌患者进行选取研究。并选取其中的83例,设置为肺癌组。同样的时间段上,选取92例的健康体检者,设置为肺癌对照组。选取其中的47例,设置为乳腺癌组。同样的时间段上,选取78例的健康体检者,设置为乳腺癌对照组。对比肺癌患者和乳腺癌患者病理参数。结果肺癌组和腺癌组的血清VEGF水平与各自的对照组相比较,明显较高,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肺癌及乳腺癌的相关性是存在的,VEGF检测属于主要的参考指标。

  • 标签: 血管内皮 生长因子 肺癌 乳腺癌
  • 简介:摘要: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推动了其眼科适应证疾病治疗的革命性发展。我国已具有十余年应用经验,并已列入医保目录。目前广泛应用的适应证包括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及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对保障患者的最大视力获益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其他类型的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亦具有重要的治疗及联合治疗作用。然而在抗VEGF药物重复治疗过程中,遵循科学疗程、注重适应证合理选择、规范使用流程及避免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发生等仍然是需要强调的问题。

  • 标签: 中国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眼科 临床应用 现状及存在问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槲皮对小白鼠血液中酒精含量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3-4周龄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A组(对照组)及B、C、D组(实验组)。给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灌胃酒精溶液0.16ml/10g酒精同时灌胃,造模实验结束半小时后开始灌胃给药,三组实验组分别以40mg/kg、80mg/kg、120mg/kg槲皮蒸馏水0.2ml/10g悬浊液灌胃,对照组加入0.2ml/10g悬浊液相同体积的蒸馏水。半小时后抽取小鼠血液2ml,使用分光光度仪测其血清中酒精含量,并记录数据,通过t检验来反映酒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对比,B、C、D组血清酒精含量差异与A组血清酒精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之间对比,B、C、D组血清酒精含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槲皮具有降低血液中酒精含量的作用

  • 标签: 槲皮素 解酒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卡前列氨丁三醇联合缩宫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产后出血患者92例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46例)缩宫治疗,观察组缩宫联合卡前列氨丁三醇,对比疗效。结果 观察组止血起效时间、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