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恩度)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和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系HPMEC建立非接触式共培养血管模型,并在此模型上应用MTT方法研究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以流式细胞仪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的周期分布,以RT—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的cyclinD1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恩度能明显抑制共培养模型下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肿瘤内皮细胞G0/G1细胞数增多,S期细胞显著减少;转录和蛋白检测水平cyclinD1呈剂量依赖性下调。结论:恩度能抑制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且这一作用与抑制cyclinD1表达,使肿瘤血管内皮细胞滞留于G0/G1期有关。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 共培养 HPMEC细胞株 CYCLIN D1
  • 简介: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恩度)联合化疗对肺癌的作用。方法:建立肺癌裸鼠移植模型16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恩度组、顺铂组、恩度联合顺铂组。治疗结束第2天处死裸鼠,测量肿瘤体积和质量,免疫组化法测微血管密度(MVD)及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治疗结束后,空白对照组、恩度组、顺铂组和联合组的肿瘤体积分别为(4684.9±499.3)mm^3、(3903.4±327.4)mm^3、(2689.6±232.9)mm^3和(2007.9±317.3)mm^3。(P〈0.05)。恩度组、顺铂组和联合组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13.5%、18.9%和35.1%(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联合组肿瘤MVD低于其他各组(P〈0.05);用药组VEGF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中恩度与顺铂联合抗肿瘤作用较单药明显增强,能够有效地抑制肺癌的生长。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 顺铂 肺癌
  • 简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恩度是我国学者自主研发的一种多靶点抗血管生成药物。临床试验表明恩度与化疗联合应用可以明显提高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2005年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恩度与NP方案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年的研究表明这种联合治疗方式对不同病理类型和病程阶段的肺癌患者均有一定疗效。本文对恩度与不同化疗方案联合在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二线治疗、辅助/新辅助治疗、肺鳞癌和小细胞肺癌治疗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化疗:非小细胞肺癌 小细胞肺癌
  • 简介:目的:揭示新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恩度,YH-16)与顺铂(CDDP)联合使用的抗血管形成作用。方法:首先以细胞增殖抑制、克隆形成实验和细胞凋亡分析,考察YH-16联合CDDP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肝癌细胞系QGY-7701和SMMC-7721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其次,在HUVECs体外培养体系上,评价两药联合使用对细胞迁徙/侵袭和管道形成的抑制作用。结果:YH-16与CDDP联合使用能协同地抑制HUVECs增殖和克隆形成,并增强了诱导细胞凋亡,上述作用具有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两药联合使用对HUVECs的迁徙/侵袭和管道形成也有协同的抑制作用。结论:在血管形成的多个环节上,YH-16与CDDP联合使用提高了抗血管形成的效能,联合用药模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顺铂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抗血管形成作用
  • 简介: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恩度)联合腔内化疗治疗恶性胸腹水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恶性胸腹水患者分为腔内恩度联合化疗组(治疗组)和腔内化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均先排尽胸腹水,治疗组在胸腔内注入顺铂(DDP)60mg和恩度60mg,在腹腔内注入DDP60mg、氟尿嘧啶(5-FU)1.0g和恩度60mg。对照组除不加入恩度外,其余同治疗组。结果在可评价的76例患者中,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1%,对照组57.6%,其中治疗组恶性胸水患者的有效率为88.9%,恶性腹水患者为72.0%;对照组恶性胸水患者的有效率为60.0%,恶性腹水患者为55.6%,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全组患者耐受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为5.8个月,略长于对照组的4.6个月,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内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胸腹水有效且安全。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恶性胸腹水 腔内化疗
  • 简介:总结17例胸腔内灌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恩度)联合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通过重视心理护理,加强心脏毒性反应、胸腔置管引流和灌注化疗的护理,密切观察不良反应,预防感染等护理措施,本组患者的胸腔积液均得到有效控制,不良反应较轻,顺利完成治疗。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胸腔积液 化疗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持续静脉输注联合FOLFOX/FOLFIRI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初治或复治晚期结直肠癌患者13例,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15mg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第1天至第7天,总量为105mg,共持续168小时,第6天开始联合FOLFOX/FOLFIRI方案治疗,3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13例患者共完成54周期治疗,全部病例均可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总有效率为(ORR)23.1%,疾病控制率(DCR)为69.2%,中位PFS为4.7个月。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延迟性腹泻和外周感觉神经麻木等,无化疗毒性相关死亡病例。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持续静脉输注联合化疗对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肯定,毒副反应能够耐受。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FOLFOX/FOLFIRI方案 晚期结直肠癌 联合化疗 毒副反应
  • 简介:目的观察和比较重组人血管内皮(恩度)联合培美曲塞与单药培美曲塞治疗晚期复治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32例均已确诊并有远处转移的复治的晚期NSCLC患者,其中恩度联合培美曲塞组12例,培美曲塞单药组20例,按照RESIST标准每周期评价化疗疗效和WHO标准每周期评价毒性。结果恩度联合培美曲塞组共完成35个周期,平均2.9个周期。RR3例(25.0%),CBR9例(75.0%)。培美曲塞单药组共完成55个周期,平均2.7个周期。RR4例(20.0%),CBR12例(60.0%)。两组比较,R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BR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均未达到3级及以上,可以耐受。结论恩度联合培美曲塞治疗复治晚期NSCLC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且毒性反应轻,耐受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 培美曲塞
  • 简介:目的:探讨手部Kaposi血管内皮细胞瘤(KHE)的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方法2010年至2013年,我院收治5例手部Kaposi血管内皮瘤患者。男4例,女1例,年龄为6个月至33岁,平均4.6岁(55个月),1例为33岁成年人,余4例均为婴幼儿。本组病例术前检查均未发现凝血系统异常。5例均采取外科手术局部肿物扩大切除。结果术后病理均确诊为Kaposi型血管内皮细胞瘤,肿瘤表现为多结节状侵袭性生长,细胞呈血管内皮细胞样,可见密集分布的梭形肿瘤细胞和筛状或裂隙样血管,局灶增生呈肾小球样结构。部分病例有组织学或影像学证据显示骨破坏。免疫组织化学CD31,CD34,Fli-1蛋白,第VIII因子等血管标记阳性,SMA灶性阳性,1例局灶性表达CK。术后随访12~25个月,平均18个月,其中1例术后1年复发,再次接受手术治疗,剩余病例均无复发。结论对于手部单纯KHE的病例,单纯手术扩大切除肿瘤,可获得良好的结果。

  • 标签: 肉瘤 卡波西 肿瘤 软组织肿瘤 治疗结果
  • 简介:一、临床资料1.病史:患者,女,48岁.因卵巢囊肿行腹腔镜治疗时发现肝占位,当时未予处理.出院前在当地医院作CT检查,结果提示:全肝见多发性低密度结节病灶,主要位于右叶被膜下,肝右叶萎缩,左叶及尾状叶代偿增生.自起病以来患者无腹痛、腹泻、黄疸,无发热、寒战,无恶心、呕吐,为进一步治疗收入我院.

  • 标签: 上皮样 例报道 内皮瘤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8岁,因“发现左侧胸壁肿块10余天”于2013年8月19日入院。专科查体:体温正常,左侧胸壁近腋窝处可及约10cm×8cm肿块,质地硬,活动度差,无压痛,与周围组织分界欠清楚,局部皮温不高,无红肿。胸部增强CT提示:左侧胸大肌偏外侧占位,考虑血管瘤可能。

  • 标签: 胸壁 血管内皮瘤 诊断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良、恶性心包积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探讨VEGF在恶性心包积液生成中的作用。方法:用EIA法检测22例恶性心包积液与16例非恶性心包积液及血清中VEGF水平,比较良、恶性心包积液中VEGF水平差异;并观察丝裂霉素心包腔内化疗后VEGF水平改变。结果:恶性心包积液中VEGF水平明显高于非恶性心包积液;肺癌与乳腺癌导致心包积液VEGF水平无明显差异;心包腔内化疗只可暂时降低VEGF水平。结论:恶性心包积液的VEGF明显增高,VEGF与恶性心包积液的发生、发展相关。

  • 标签: 心包积液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男,73岁,因“胸痛、发热2天”于2014年4月收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诊治。患者1年前因“右肾癌”在我院行“肾癌根治术”治疗,因病理类型特殊,我院病理科曾予以报道,请UCLA会诊最终诊断“肾脏组合性血管内皮瘤”。术后患者恢复可,定期复查胸部X片和腹部B超,10月来未见复发转移征象。

  • 标签: 肾肿瘤 组合性血管内皮瘤 肝转移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100例胃癌及50例胃良性病变标本中VEGF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胃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75%(75/100),良性病变14%(7/50)(x^2=50.0323,P〈0.001),VEGF阳性表达率与瘤体的大小、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浆浸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01),结论:VEGF在肿瘤生长中刺激新生血管生成,与胃癌的恶性进程密切相关,是胃癌的生物学标记。

  • 标签: 胃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
  • 简介: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对颅内原发和转移性肿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脑肿瘤的预后除与其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以及瘤周水肿等因素有关外,还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有关。国内近年来有一些相关的报道,但系统研究不多。本研究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脑膜瘤瘤周水肿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膜瘤中VEGF的表达,用头颅MRI估计瘤周水肿的存在及程度。结果:30例脑膜瘤中,26例脑膜瘤有VEGF阳性表达,阳性率为76.7%。VEGF表达强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水肿指数(edemaindex,E1)的差异有显著意义(EI=4.8与EI=I.2,P〈0.01)。结论:VEGF可能是形成脑膜瘤瘤周水肿的重要因素之一。

  • 标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脑膜瘤 瘤周水肿
  • 简介:维生D是脂溶性的维生,在鲑鱼等海鱼和动物肝脏中含有少量维生D,在蔬菜、水果中基本没有维生D,但是维生D却又是可以廉价取得的维生,因为人体皮肤中的胆固醇通过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就可合成维生D。

  • 标签: 维生素D 紫外线照射 动物肝脏 人体皮肤 脂溶性
  • 简介:去年的某一天.一家医院接生了一名早产儿,一出生就全身真菌感染.十分危重。为了控制感染,医生们先后用了7种抗生,奇怪的是每种抗生使用两三天就失效了,经检查明确,这个小生命刚刚来到这个世界就已经对这7种抗生耐药了。又一个出生7天的小女婴因呼吸道感染住院.医院在对其肺炎克雷伯氏菌进行15种抗菌药敏试验中发现.仅有4种抗生中度敏感或敏感.也就是说其余11种都无效,耐药种类高达73%!……

  • 标签: 抗生素滥用 肺炎克雷伯氏菌 全身真菌感染 抗生素耐药 呼吸道感染 控制感染
  • 简介:病例报告:患者女,58a。因“反复腹泻10a,加重伴呕吐2mo,于2002年12月18日收治。患者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大便3~4次/d,呈稀糊状,不伴有粘液脓血,无发热、腹痛、黑便、反酸、嗳气等症状。外院就诊予抗生、胃肠粘膜保护剂等治疗可缓解,但停药后腹泻症状又出现。2mo前腹泻症状逐渐加重,10余次,d,呈水样白色液体,内有食物残渣,

  • 标签: 胃泌素瘤 病例报告 生长抑素 肿瘤
  • 简介:磁共振波谱是唯一能无创伤性的在体检测组织生化代谢的技术方法。磁共振波谱可分为单体波谱和多体波谱。单体波谱操作简单、检查时间较短,还可以获得较好的匀场效果和波谱图像,但是体较大。体定位的准确性非常重要。多体波谱体小、视野较大,可同时反映不同代谢物的空间分布。但操作较复杂,检查时间较长。本文主要对单体波谱和多体波谱的优缺点及其在胶质瘤中的应用加以总结。

  • 标签: 磁共振 波谱学 胶质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