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世界文学史上,爱情题材是个常盛不衰的题材类别。这是因为,爱情不但是人类伦理生活的一项主要而且重要的内容,而且也是揭示特定的伦理世界的性状、显明该世界中伦理生活之特征的重要指标。通过描写爱情,一方面可以呈示生活的好的一面,给人以美的享受也给人以希望,给人以爱和建设身置其中的世界的动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探讨生活的坏的一面,使人警醒、审慎从而更好地经营自己的人生,抑或,暴露特定的伦理关系对人性本身的毁改,从而使人在更高的程度上去认识、理解爱情这种现象。不过,这是就文学史中爱情题材创作的理想主义一般而言的。如果我们细心分析和审读一下这类创作的具体情形的话,我们就会发现,爱情题材创作除了一般地体现了以上两个方面的意义之外,还必然地向我们传达了许多隐藏在人的心理深处的、不易被明察的文化内涵。这就是,东西方情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我当然不想说它们从形式到内容都完全不同,这是废话;我想说的是,二者体现着两种不同的人的现实,二者在实现人的本质上程度非常不同以至相差悬殊,因而在与一般真理相同一上便有了强与弱、高与低的差别。大体说来,在以爱的方式“述说”人本身固有的相关的内容这一点...

  • 标签: 情爱模式 畸形情爱 矫情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除腰5横突肥大并趋向骶骨化在临床上多见外,腰3横突过长属次多见者(其他腰椎横突则少有过长者)。目的讨论椎骨附件畸形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症状轻者可采用封闭疗法、理疗及药物外敷等措施。非手术疗法无效者,可采取手术方式将过长的横突部分切除,或采用周围软组织松解术。

  • 标签: 椎骨附件畸形 治疗
  • 简介:患儿男性,年龄为3个月,因确诊“先天性肺囊肿”1个月,收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小儿外科。病史采集:1个月前反复“肺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X射线胸片及CT检查发现,左侧胸腔内囊性占位。不伴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入院查体:神志清,欠合作,皮肤巩膜无黄染、发绀,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气管居中,胸廓外形正常,呼吸动度正常、对称。双肺语颤对称、叩诊呈清音,呼吸音清。CT检查示:右肺下叶基底段囊性病变约3.5cm×5.5cm,初诊为先天性肺囊肿。充分术前准备后,在全身麻醉下经第6肋间隙入路行剖胸探查术见:左侧胸腔内囊性约6cm×5cm×4cm,

  • 标签: 食管重复畸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先天性肺囊肿 CT检查 囊性占位 全身麻醉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刘柳 赵雪莲 王海涛 李高峰 李正勇 潘博 杨磊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20年第01期
  • 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整形外科,石家庄 050051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整形外科,石家庄 050000 ,山东大学威海市立医院整形外科 264200 ,湖南省人民医院整形激光美容科,长沙 410005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整形外科,成都 61004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七科 100144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耳畸形患者伴发其他畸形的特点,并探讨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东大学威海市立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6家三甲医院收治的小耳畸形患者资料,通过体格检查、心电图、胸部CT和腹部超声检查进行诊断,记录并统计耳部畸形及伴发其他系统畸形的情况。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录入数据并处理,Pearson χ2检验分析小耳畸形与伴发畸形间的关系,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小耳畸形患者746例,男性513例,女性233例,年龄5~27岁。单侧小耳678例,双侧小耳68例;Ⅰ度128例,Ⅱ度564例,Ⅲ度54例。336例(45%)患者伴发其他畸形,其中伴发耳面颈畸形321例,肌肉骨骼系统畸形261例,心血管系统畸形76例,泌尿生殖系统畸形30例,眼畸形30例,呼吸系统畸形27例,中枢神经系统畸形7例,消化系统畸形5例,膈疝1例。男性和女性小耳畸形伴发其他畸形的构成比分别为47.0%(241/513)和40.8%(95/23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93,P=0.114);单侧和双侧小耳畸形伴发其他畸形构成比分别为45.7%(310/678)和38.2%(26/6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00,P=0.237);Ⅰ、Ⅱ、Ⅲ度伴发畸形的构成比分别为39.8%(51/128)、42.6%(240/564)和83.3%(45/54),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794,P<0.001)。结论小耳畸形具有显著的临床异质性,伴发畸形比例较高,耳廓发育程度越差的患者伴发畸形的几率越大;需要进行系统检查和辅助检查,有助于临床诊疗和致病原因分析。

  • 标签: 先天性小耳畸形 伴发畸形 多中心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及胸骨劈开入路治疗性纵隔淋巴结清扫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纵隔淋巴结转移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7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与头颈外科联合,通过胸骨劈开入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全部病例,对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分布、转移率、转移程度、手术方法、手术并发症及患者术后生存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入组31例患者,男16例,女15例,年龄46(19~65)岁,经部分胸骨劈开入路治疗28例,全胸骨劈开入路治疗3例。除3P、4L、7区未见淋巴结转移外,甲状腺乳头状癌纵隔淋巴结最远转移至6组,各组淋巴结转移率由高到低依次为2R(61%)、1R(39%)、3A(39%)、1L(16%)、2L(10%)、4R(10%)、5区(3%)、6区(3%)。同时,2R区阳性淋巴结比例也最高,达35%(77/219)。甲状腺乳头癌纵隔转移淋巴结结外侵犯常见(23%),易融合成团(23%)并侵犯周围血管神经(26%)。术中或术后因渗血或出血多而需要输血比例高达29%。全部患者术后1、3、5及10年生存率分别为94%、94%、87%、81%。结论除3P、4L和7区未见转移外,甲状腺乳头状癌可转移至纵隔其余各站淋巴结,胸骨劈开纵隔淋巴结清扫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治疗手段。

  • 标签: 癌,乳头状 甲状腺 淋巴转移 外科手术 预后
  • 简介: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是发生在颌骨、肌肉、筋膜、皮肤之间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1]。纵隔脓肿多为外伤手术或纵隔感染引起的急性结缔组织化脓性炎症,发展迅速,病死率高达40%~50%^[2]。纵隔中上段脓肿形成主要是颈部感染下行及中上纵隔感染本身引起,如牙源性感染、咽旁隙及咽后隙感染下行或是上段食管损伤引起纵隔脓肿。下纵隔脓肿形成主要源于下段食管损伤,常并发单侧或是双侧胸腔感染。而颌面部多间隙感染合并纵隔脓肿非常罕见,且临床上容易忽视。现将成功救治的一例报道如下。

  • 标签: 颌面部多间隙感染 纵隔脓肿 急性化脓性炎症 疏松结缔组织 纵隔感染 脓肿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纵隔肿瘤手术中采用康复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我院于2019年12月~2022年12月时间段开展研究,共计30例纵隔肿瘤手术患者参与,通过抓阄方式分为普通组(15例,普通护理)与康复组(15例,普通护理+康复护理),研究指标为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能力。结果:护理后,康复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康复组生活能力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纵隔肿瘤手术患者预后期间应用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明显,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并让患者具有更高的独立生活能力。

  • 标签: 纵隔肿瘤手术 康复护理干预 并发症 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放疗(PORT)流程中含靶区纵隔移位规律和实施中期评估的价值。方法100例NSCLC术后N2期和R1-2切除并任何N期患者,以骨性解剖建立坐标轴,测量纵隔三维方向在PORT流程中的移位规律。采用WilCoxon、Kruskal-Wallis、χ2检验统计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临界值。结果纳入患者PORT流程中X(前后)、Y (左右)、Z(上下)方向纵隔移位分别为0.04~0.53、0.00~0.84、0.00~1.27 cm,纵隔移位距离的大小顺序分别为Z>Y>X;ROC曲线计算临界值分别为0.263、0.352、0.405,>临界值者分别为25(25%)、30(30%)、30例(30%),纵隔三维方向移位不同(P=0.007、<0.001、<0.001);X、Y、Z方向的纵隔移位与切除部位(P=0.355、0.239、0.256)、手术方式(P=0.241、0.110、0.064)均相近。全组纵隔移位>和≤临界值、放疗中程模拟(m-S)后修改和原计划放疗的比较分析显示PORT患者放射性食管炎(RE)、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均相近(均P>0.05);但m-S后修改计划病例≥3级RE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原计划PORT患者,分别为0、7%(P<0.001)。结论NSCLC根治术后N2期和/或R1-2切除病例的PORT流程中存在纵隔移位,20%~30%患者发生明显的移动,PORT流程中期重新定位并修改靶区和放疗计划对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有利。

  • 标签: 纵隔移动 癌,非小细胞肺/术后放疗 质量保证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胸腔镜(VATS)单或双操作孔法切除后纵隔肿瘤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方法分析在胸腔镜用单操作孔切除后纵隔肿瘤30例患者临床资料,与同期双操作孔切除的后纵隔肿瘤患者30例对比。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第一天白细胞值、术后疼痛VAS评分(术后24h、48h)、术后住院时间方面的差异。结果VATS单孔操作孔切除后纵隔肿瘤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24小时白细胞值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疼痛VAS评分、48hVA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比双操作孔有优势(P<0.05)。结论VATS单操作孔技术较双孔技术有疼痛轻、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但受到了手术器材,手术技巧等的限制,在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方面无优势,且适应症偏少。若能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其优势会更明显。

  • 标签: VATS单 双操作孔 后纵膈肿瘤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前纵隔肿瘤CT影响特征与鉴别诊断的价值予以探讨。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前纵隔肿瘤患者,对患者的CT影像特征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所选取的29例前纵隔肿瘤患者中,2例淋巴瘤患者,9例生殖细胞肿瘤患者;18例胸腺肿瘤患者,将患者的CT影像诊断结果与患者最终病理学证实结果相比,CT影像诊断的准确率高达93.1%。结论将CT影像学诊断应用于前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前纵隔肿瘤 CT影像特征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非外伤性纵隔气肿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至2019年我院收治的经胸部CT诊断纵隔气肿患儿的临床资料,除外新生儿及外伤患儿,分析其病因、病原及发病机制,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共86例纵隔气肿患儿,平均年龄(50.3±35.2)个月,男49例,女37例。主要病因包括肺部感染38例(44.2%),支气管异物25例(29.1%),间质性肺疾病5例(5.8%),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异常5例(5.85%),支气管哮喘4例(4.7%)等。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为:肺炎支原体11例和流感病毒12例。支气管异物合并纵隔气肿的25例患儿中有20例伴有呼吸困难,属于危重症,应尽早行纤维支气管镜取出异物。间质性肺疾病合并纵隔气肿的患儿有2例误诊为感染,延误治疗,应引起呼吸科医师重视。结论纵隔气肿可由多种疾病引起,治疗关键在于积极寻找病因,因病施治。

  • 标签: 纵隔气肿 病因 病原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在纵隔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胸腔镜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13例。全麻,双腔气管插管。根据肿瘤的部位不同,体位采用健侧卧位或患侧抬高30°卧位。3个手术孔成一个倒三角形。经操作孔利用电钩或超声刀分离肿瘤。肿瘤置于标本袋内取出胸腔。结果13例均在胸腔镜下完成纵隔肿瘤切除术。结论胸腔镜下对纵隔肿瘤切除安全可靠,对良性肿瘤,及小肿瘤比较适合。

  • 标签: 纵隔肿瘤 胸腔镜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