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体外自助式扩张球囊预防食管大面积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后食管狭窄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行ESD且术后黏膜缺损≥5/6食管环周、长度30~100 mm的早期食管癌或癌前病变患者,术后使用体外自助式扩张球囊预防食管狭窄。ESD术后食管黏膜缺损分为2级:1级为≥5/6环周但未累及全环周;2级累及全环周。观察术后狭窄发生率,狭窄出现时间,内镜下球囊扩张(endoscopic balloon dilations,EBD)或放射状切开(radial incision and cuttings,RIC)治疗狭窄的次数,以及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共27例患者纳入研究,随访14~38个月,其中术后黏膜缺损范围1级的患者3例,2级24例。术后黏膜缺损长度(73.7±18.4)mm,球囊放置时间(92.0±20.0)d;总狭窄发生率为18.5%(5/27),其中术后黏膜缺损2级的患者狭窄发生率为16.7%(4/24)。球囊取出到发生狭窄的中位时间为17 d,其中2例狭窄患者分别进行了3次EBD治疗,其余3例患者分别接受了2次、1次和2次RIC治疗。所有患者在佩戴球囊过程中未出现穿孔和迟发性出血。结论对于ESD术后黏膜缺损≥5/6食管环周且长度≤100 mm的食管大面积病变患者,体外自助式扩张球囊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术后狭窄的方法。

  • 标签: 食管狭窄 食管肿瘤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体外自助式扩张球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范围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术后发生食管顽固性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2013年7月—2017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病变范围≥3/4食管环周的186例患者(共212处食管早期癌或癌前病变)纳入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内镜下食管球囊扩张次数分为顽固性狭窄组(69例,扩张≥6次)和非顽固性狭窄组(117例,扩张0~5次)。单因素分析使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多因素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结果与非顽固性狭窄组比较,顽固性狭窄组在病变纵径、人工溃疡(ESD术后创面)纵径以及病变位置、病变环周范围和固有肌层损伤构成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剔除人工溃疡纵径这一因素后(因人工溃疡纵径与病变纵径在临床上存在明显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变纵径>5 cm(P=0.003,OR=3.531,95%CI:1.547~8.060)、病变位于胸上段(与胸下段比较:P=0.001,OR=36.720,95%CI:4.233~318.551)、颈段(与胸下段比较:P=0.003,OR=24.959,95%CI:2.927~212.795)、全周病变(P<0.001,OR=10.082,95%CI:4.196~24.226)和存在术中固有肌层损伤(P<0.001,OR=7.128,95%CI:2.748~18.486)的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行ESD术后易发生食管顽固性狭窄。结论对于大范围(病变范围≥3/4食管环周)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病变纵径>5 cm,病变位于胸上段、颈段,全周病变,以及存在术中固有肌层损伤均是ESD术后发生食管顽固性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食管肿瘤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顽固性食管狭窄 内镜下球囊扩张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治疗颈部食管黏膜下肿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12例颈部食管黏膜下良性肿瘤并接受STER治疗的患者资料,分析其整块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手术及住院时间、术后相关并发症。结果12例颈部食管黏膜下肿瘤均行STER治疗,男7例,女5例,年龄(58.3±11.6)岁,病灶距门齿(19.41±0.51)cm,切除瘤体直径(16.25±6.44)mm,手术时间为(45.00±٦.٥٧)min,整块切除率91.67%(11/12),治愈性切除率100%(12/12)。术中出血1例(8.33%,1/12),无穿孔,术后有8例(66.67%,8/12)出现不同程度发热,有9例(75.00%,9/12)出现咽喉部不适或胸骨后烧灼不适,住院时间为(8.17±1.11)d,术后随访未发现病变残留、复发及食管狭窄。结论STER治疗颈部食管黏膜下良性肿瘤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 内镜 颈部食管黏膜下良性肿瘤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幽门狭窄(pyloricstenosis)是因幽门的肌肉过度增生而造成其管腔变狭窄。幽门的管腔收缩,会引起胃的扩张,这样会延迟胃的排空,食后呕吐和阻塞。婴儿自出生第3天至第6周,任何时间都可能发病。讨论幽门狭窄患儿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密切的观察婴儿的情况,如脱水、呕吐、排出物及生命征象。有严重碱中毒时,呼吸可能会不规则和并发有呼吸暂停的现象。

  • 标签: 幽门狭窄 护理
  • 简介:1概述1.1指南制定的方法和背景本指南是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组织,在近年临床研究证据及2008年学组编写的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治疗指南基础上,参考2014年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卒中协会(AmericanHeartAssociation/AmericanStrokeAssociation,AHA/ASA)发布的相关指南,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指南 美国卒中协会 血管外科学 临床研究证据 美国心脏协会
  • 简介:<正>目的:探讨女性尿道狭窄的诊断和治疗。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8~2010年女性尿道狭窄的资料。研究标准包括:①临床诊断为尿道狭窄,②膀胱镜可见狭窄,③以Blaivas-Groutz计算图为标准,影像尿流动力学显示尿道梗阻和/或④尿道口径小于17Fr。术后复发诊断标

  • 标签: 尿道狭窄 尿道成形术 女性患者 尿道梗阻 材料与方法 尿流动力学
  • 简介:小辛被爸爸带到学校里上了三天课就开始逃学,老师追了他几次.看这五岁半的孩子实在是没开窍。就对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多管。小辛正好自在,成天无所事事地在古城里闲逛。古城三个月前开始拆迁,到处能看到搬得空空的房子和拆得只剩半截的墙壁,地上满是碎砖破瓦,街上尘土飞扬。小辛家也在拆迁范围之内,门前的灰砖墙上被人用石灰水刷了一个大大的"拆"字,外面还套了一个一点不圆的圆圈。小辛的爸爸却没有搬走的意思,小辛不止一次听他跟妈妈商量说要在这里钉死下去,说不定还能再捞到点好处。小辛家一共有五口半人,除了他和爸爸、妈妈,有爷爷、奶奶,还有一个妈妈跟爸爸结婚时带过来的儿子虎子。小辛不是这个妈妈生的,他对亲生的妈妈没有记忆。他听家里的亲戚说妈妈生下他不久就跟人跑了,但是家里的人却都说妈妈死了。平常他们并不提起她,小辛也识趣地不问,他本能地知道这是一个问不得的问题。现在的这个妈妈是他爸爸和妈妈分手之后重新找的女人,也有人传是爸爸和妈妈分手之前就找好的女人。这个妈妈带过来的儿子是她和前夫生的,比小辛大一岁,算是他的

  • 标签: 街道 房子 古城 狭窄 声音 大鸭梨
  • 简介:摘要随着泌尿外科微创手术的普及,各类医源性的输尿管损伤后狭窄增多,临床治疗较为棘手。本文就各类输尿管狭窄,尤其是长段输尿管狭窄的各种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总结。

  • 标签: 尿道狭窄 外科手术,微创性 创伤和损伤
  • 简介:摘要腰椎管狭窄症是腰椎椎管、神经根管及椎间孔、侧隐窝因骨性或纤维性增生,导致上述官腔狭窄,压迫脊髓、神经根或马尾神经而产生临床症状。颈椎管狭窄症是指某种因素致骨性或纤维性增生,导致一处或多处管腔狭窄,压迫硬膜囊与神经根,引起脊髓血液循环障碍,脊髓压迫症状者。目的讨论椎管狭窄症的诊疗。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诊断与治疗。结论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方法有非手术治疗(牵引、理疗、按摩及药物治疗等)与手术治疗两种,手术治疗适用于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或症状严重者。

  • 标签: 腰椎管狭窄症颈椎管狭窄症 诊断 治疗
  • 简介:多平面椎板切除减压中26%因术中减压不理想,对有症状的腰椎管狭窄多主张行早期手术治疗,2.6 手术疗效 腰椎管狭窄行手术减压的疗效普遍认为较好[1.5.12]

  • 标签: 治疗进展 狭窄治疗 腰椎管狭窄
  • 简介:[摘要]近年来泌尿外科微创手术逐步普及,多种医源性输尿管损伤概率增加,临床针对这一病症的治疗较为棘手。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就多种输尿管狭窄,特别是长段输尿管狭窄的多种治疗方式及其疗效加以分析,希望对改善输尿管治疗效果有积极作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