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纵隔子宫是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由胚胎时期双侧副中肾管发育融合障碍所致。纵隔子宫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不明,是导致妇女不孕、不良妊娠及产科并发症的原因之一。据文献报道,在不孕及有反复自然流产史的患者中,纵隔子宫的发病率较高[1-2]。因此,正确诊断和治疗对提高纵隔子宫患者的生育能力、改善围产儿预后有重要意义。一、纵隔子宫的发生机制在胚胎发育早期,泌尿生殖嵴外侧的中肾有两对纵行的管道,一对为中肾管,

  • 标签: 纵隔子宫 中肾管 三维超声 妇女不孕 先天性发育异常 自然流产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孕期子宫不完全纵隔与宫腔粘连带的鉴别价值,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2011年1月收治的38例孕期子宫不完全纵膈患者和31例宫腔粘连带的患者进行超声诊断,对比两组患者超声结果,分析两者差异,并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孕期子宫不完全纵膈和宫腔粘连带具有较清晰的超声诊断区别,孕期子宫不完全纵隔患者能够较为明显地观察到宫腔内的隔膜样结构,数量为1条,其回声同子宫肌壁相近,边缘光滑;宫腔粘连带患者可位于宫腔内的任何位置,数量较多,回声较强,宫腔内膜边毛糙。纵膈厚度明显大于宫腔粘连带,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用超声对孕期子宫不完全纵隔与宫腔粘连带的鉴别诊断价值较大,可清晰地分辨出两者区别,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超声孕期子宫不完全纵隔宫腔粘连带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子宫畸形妊娠与并发症的临床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5年7月收治的42例子宫畸形妊娠病患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探讨子宫畸形妊娠与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防范方法。结果42例子宫畸形妊娠病患中胎儿的存活率为23(55%),之中早产儿13例,足月产儿10例;妊娠失败19例(45%),之中死产3例,流产11例,早产婴儿死亡5例。结论子宫畸形异常会使得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胎儿的存活率产生威胁,做好正确的临床诊断和采取对应防范措施非常重要。

  • 标签: 子宫畸形妊娠 临床表现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在终止畸形子宫早孕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2014年我院收治的23例畸形子宫早孕患者根据其治疗意愿选取治疗方法,即研究组采取B超监测下行人工流产术,对照组依赖于医疗人员手术经验。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出血量上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上无显著差异(P>0.05)。对患者术后14d的人流综合征和吸宫不全进行分析,其中研究组人流综合征所占比例为5.9%,对照组为25.0(P<0.05)。研究组不存在吸宫不全情况,对照组有2例患者吸宫不全和漏吸。结论B超辅助下终止畸形子宫早孕手术能够提高一次性流产成功率,可有效避免漏吸、吸宫不全、子宫穿孔等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B超 畸形子宫 早孕手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对先天性子宫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42例先天性子宫畸形的磁共振检查,及超声检查的临床资料,将检查结果同宫腔镜或腹腔镜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将宫腔镜或腹腔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磁共振的诊断准确率为97.62%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85.71%。结论磁共振能够清晰的显示出子宫外部的形状、具体轮廓以及子宫内部的宫腔结构,是目前医学界公认的检查子宫畸形的最佳方法。

  • 标签: 先天性 子宫畸形 磁共振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腔镜联合宫腔镜在子宫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 2017年 1月 ~2019年 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126例子宫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行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断,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126例患者中,子宫外形正常者, 71例,占 56.35%,呈鞍状样 12例,占 9.52%,单角合并残角子宫 5例,占 3.97%,双子宫 2例,占 1.59%。 126例患者经宫腔镜联合腹腔镜确诊 126例,宫腔镜诊断率为 100%,显著高于单纯行宫腔镜的 70.64%,或单纯行腹腔镜检查的 66.67%( P<0.05)。结论:对子宫畸形患者行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断,能够提高诊断率,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腹腔镜 宫腔镜 子宫畸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者女性,36岁,以“阵发性腰部隐痛1年,停经3个月”于2008年11月24日入院。病史采集:体健,平素月经规律,(3~5)d/(35~40)d,量中,色红,无痛经。G4P3,曾行阴式分娩3次,人工流产术1次。3年前外院行宫内置环术,术后无异常,1年前因早孕行人工流产术,术中未见宫内节育器,而行第2次宫内置环术,术后腰部阵发性隐痛,未就诊。末次月经为2008年9月4日。

  • 标签: 不完全纵隔子宫 节育器异位腹腔 人工流产术 宫内置环术 腰部隐痛 宫内节育器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研究 73例先天性纵隔子宫妊娠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效果。 方法 本次73例研究对象都是 2017年 12月至 2018年 12月间我院收治的先天性纵隔子宫患者,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00%确诊,其中 78.08%为不完全纵隔子宫妊娠、 21.92%为完全纵隔子宫妊娠, 82.19%为早期妊娠、 17.81%为中晚期妊娠, 52.05%妊娠囊处于左侧宫腔、 47.95%处于右侧宫腔;早期妊娠宫腔中可见纵隔、中晚期妊娠可见带状回声。 结论 先天性纵隔子宫妊娠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发挥着重要作用,能确定妊娠及纵隔情况,为治疗方案制定、分娩方式制定提供可靠参考,值得全方位推广。

  • 标签: 先天性纵隔子宫 妊娠 彩色多普勒超声 流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获得性子宫动静脉畸形(uterine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UAVM)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入选2014年1月至2021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影像学诊断为UAVM 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孕产次等;辅助检查情况: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B超、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磁共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病灶直径、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治疗方案及术后病理特点等。结果16例患者中hCG阴性10例,阳性6例。两者第1次异常出血时间分别为(43.4±36.4)d与(16.0±9.0)d;再住院时间为(63.3±54.4)d与(48.3±54.0)d;其中6例大量出血患者均为hCG阴性。16例患者超声均提示宫腔见血流丰富的混合回声光团,行磁共振检查14例也提示宫腔内或宫壁异常信号;6例DSA检查可见团块状染色,静脉提前显影,2例可见造影剂外溢,5例CTA结论与DSA相符。治疗中行子宫动脉栓塞5例,其中2例为大出血急诊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3例为预防性栓塞。4例在栓塞后行宫腔镜,1例因宫腔内无明显组织物行球囊压迫止血。未行子宫动脉栓塞者实施宫腔镜手术10例,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未刮宫1例。经手术治疗的15例中14例病理学可见退变滋养细胞或绒毛组织。随访中1例子宫动脉栓塞后患者术后主诉月经减少,超声考虑宫腔粘连可能。结论妊娠终止后应加强影像学检查,警惕UAVM的发生,一旦诊断应尽早开始医疗干预以减少出血。妊娠相关UAVM尚无标准化治疗,需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出血情况、病灶位置以及是否有生育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治疗方案。

  • 标签: 子宫动静脉畸形 妊娠组织物残留 子宫出血 超声检查 子宫动脉栓塞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诊断子宫畸形过程中应用经腔内三维超声成像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87例子宫畸形患者所有资料,对所有患者实施经腔内三维超声成像以及二维超声成像,对比两种超声成像技术诊断的价值与效果。结果此本次研究的87例子宫畸形患者,经二维超声成像诊断后检出率80.54%显著低于经三维超声成像诊断后检出率96.55%,P<0.05且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将经腔内三维超声成像应用在诊断子宫畸形中效果显著,可提升诊断检出率,值得借鉴。

  • 标签: 经腔内三维超声成像 子宫畸形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纵隔神经母细胞瘤是原发于纵隔的神经原性恶性肿瘤,比较少见,恶性程度高。现将我们解放军总医院自1980年~2002年经手术治疗并病理确诊的3例纵隔神经母细胞瘤报告如下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 标签: 纵隔 神经母细胞瘤 肿瘤 病例报告 手术 治疗